分享

放下心中的尺子,修炼自由的灵魂

 12345csdms 2023-05-27 发布于湖南

原创 慈怀兹心 慈怀读书会 2023-05-27 06:29 发表于上海

放下心中的尺子,修炼自由的灵魂音频:00:0011:36
解读:荔枝萝 | 朗诵:飞扬
原著:林光华

常言道:“入世用儒,出世用道”,可见道家学说对国人思想的影响之大。

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一”思想,并提出了自己的“天”“人”哲学理念,这奠定了日后道家门派的哲学思想、也同时奠定了庄子在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就连闻一多也曾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今天分享的《放下心中的尺子》一书是林光华对庄子哲学、道家哲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林光华是研究道家哲学、老庄哲学的资深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现代心灵生态的探索。

在书中作者结合社会现实对庄子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使人眼前一亮。通过对庄子思想的总结和凝练,鼓励无数读者追求自身的自由,摆脱体制化的束缚,清空自己的内心,使自己摆脱物的绝对束缚,过上一种心安理得的生活。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解读庄子的世界,在逍遥自在的道家思想中,放下内心的尺子,寻求心灵的平衡;走出比较的束缚,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

图片
积厚致远,注重心灵的成长

庄子说“深积厚养”。我们的深度与能量是“养”出来的,一点一滴,积微成著。

许多人沉迷计算出行步数、拍照打卡美景、晒出阅读时长,却是本末倒置,过于关注手机上显示的那个数字,而忽略了当下的内心感受。

林光华在书中指出,做这些事时,不是“养”,只是一种心理安慰。“养”是要走心的。

《老子》第一章说:“无欲以观其妙。”所有走心的观照,不管是看书,还是看人,还是观景,都会生出妙来。当打卡与记录成为一种习惯,人也就沦为只注重表面的动物了。

我们需要自省,每天匆匆忙忙,什么东西落到我们心上了?雨水的凉,树叶的黄,夜晚的洒水车,清晨的鸟叫,山里的花香,四季的变迁,还是身边的人,远方的梦……

正如庄子说的“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风和水的积淀,是时间的积淀,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极多的数量,但是没有用,就像催熟的水果不好吃,速成的鸡没有味一样,数量达到了标准,但没有在心中感悟和酝酿,一样无法产生质变。

做任何事,都不要急于求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委屈,经受住考验,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修行不是修头脑,不是往里面灌输知识,修行是用心去感悟,去觉知,去求证。

积累不是数字上的,积累是心灵的浅吟低唱,要慢慢涵养。信息、知识等等,都要经过心灵的过滤,才会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图片
加法求知,减法修心

正如哲学家梭罗所说的:“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

佛家常讲人有三毒,“贪”便是其中之一。人的贪欲导致不断、不舍、不离,无尽地占有,却恐慌于丝毫的失去。当我们的身心都这样负重前行的时候,何来自由可言?

前阵子,网络上非常流行一个词叫“断舍离”,即在生活中丢弃不必要的东西,斩断执念,慢慢做减法。

“断舍离”的思想在网络上受到火热追捧的同时,很少有人知道,“断舍离”的许多观点其实来自庄子。

庄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意思是:利用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样怎会受到牵累呢?

我们需要利用物质,但是不能被物质所绑架。古今中外,人为物役的事例不胜枚举,被名利之锁捆绑、被欲望蒙着眼睛、被权力牵着鼻子、为金钱推磨沉沦的人何其多?

林光华也强调“人不要为物所化,变成了物。你在利用物时,你自己也在物化。如果你只关心结果的话,你赚钱的时候,会变成钱的奴隶;你开车的时候,会变成车的奴隶;你买房的时候,会变成房的奴隶;你生了很多孩子,会变成孩子的奴隶。因为你关心的是这些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而不是把一切看作自己本真生命的展开。”

人一旦功利化、物化,心就被放在一边了,心灵得不到滋养,得不到成长,就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我们不能把自己活成一种满载金银的器具,成为一种情感匮乏、心灵空虚、没有生机的空壳。

唯有静下心,沉住气,审视自己,量力而行。追随本心,适应自然,只取所需,不过分贪求,方能不被外物所累。


图片
放下心中的尺子,
修炼自由的灵魂

逍遥的第一步就是得知道什么是自己内在的需要,什么是外在的评价。如果你不能从社会普遍心理中挺立出来,去看清自己,就永远逍遥不起来。

庄子认为,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情,根本原因是内心感到快乐,而不是为了别人的夸赞。夸赞是你做好一件事情的副产品。

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别人的意见与看法中,内心不为所扰,便是定力、定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互相攀比,内心其实极其弱小,看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别人出国你也出国,别人买房你也买房,别人买车你也买车,别人给孩子报班你也给孩子报班……

生怕自己落后,内心永远不安,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很多人被竞争与野心牵着走了一辈子,却没有停下来好好看看自己的内心真正渴望什么。

如此一来,人就变成了一个赚钱、花钱的重复劳作的机器,或者成了追求名利的工具,不曾认真地审视过自己,也不曾用心地观察过生活。

在书中,宋荣子笑那些活得很累的成功人士,因为这些人的成功为名利所累,要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都赞誉你,你也不因此而更加努力;全世界都诋毁你,你也不因此而沮丧。这才是更高一层的逍遥。

要分清别人的标准和自己的标准,别人的标准是很残忍的,因为它是忽略个体的具体情况与个性的,是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一把尺子。

假使只做符合社会的尺子的事,去争、去抢、去努力,得到的却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哪怕做了皇帝,他也会突然发现自己想要的不是天下。或者,他没有看到天下之外还有什么。

按照自己的内心行事,不意味着孤立、小众,更不意味着失败。相反,只有按照自己的内心行事,才能走得更远,获得真正的成功,取得巨大的成就。


图片
看淡得失与生死,收获自在人生

庄子说:“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做梦梦到自己在喝酒,早上起来却遇到不开心的事,痛哭流涕;梦到自己哭了,早上醒来去打猎,又特别开心。

书中点明,庄子并不是纯粹地讲梦,而是讲我们的生活,讲我们的内心,讲我们内心与外在之间的关系。

正如在梦中一样,得失与生死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在梦中我们痛苦地面对离别、因为害怕失去而惶惶不可终日,只有真的醒来才知道那是一场大梦,才知道你的悲欢离合其实都不是真的,终究都是要消失的。

很多人自以为已经醒了,庄子说,其实哪里是真醒,只是这个梦醒了罢了,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梦呢?

真正醒悟的人方能看破:一切都是无常。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和悲观,恰恰是觉悟了人生如梦,才能回归到生活本身,知道什么对自己而言是真正重要的,知道该怎么生活。

生活的意义不是在情绪上,而恰恰是在情绪的自我控制上,放下得失心,生活本身才能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放眼整个人生,一时的得失没那么重要。得不狂喜,失不沮丧,用从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不可控的因素有很多,但每一个当下才是生活的本质。

保持真性人才善,真人无为故无累,情,欲,苦,乐都离了本心,迷失了心智,明白后,去修,不是节制,而是升华,升华欲望,对整个世界,学会接受,承受,享受,一切经历与体会,没有分别,没有好坏,只有自在。


图片

如果说《庄子》的学说是一场美妙的思想盛宴,包含了可以润泽和丰盈一生的人生智慧,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那么林光华《放下心中的尺子》更注重于实践,知行合一,顺其自然、放下尺度,随心而行,不依外物,帮助读者回归简单、自然、真实的生活。

现实与自由并不是矛盾的,只是在拷问我们的内心,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否敢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借用“逍遥”的心态、以庄子的智慧,去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人生挑战,摆正自己的位置,而后更加脚踏实地、更用心地生活。

从当下开始,是时候给自己松绑,放下心中的尺子,还自己一个自由的人生模板了!


*解读:荔枝萝。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朗诵:飞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