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型和2型糖尿病大不相同

 钱首相小泉 2023-05-27 发布于江苏

流行病学特征

◇ 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第10版糖尿病地图显示,2021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20-79岁)中,约2%为1型糖尿病(T1DM);而超过90%为2型糖尿病(T2DM)。

◇ 虽然T2DM患病人群占主导地位,但是T1DM的预防、治疗和转归与T2DM有所区别,基于T2DM制定的防治策略可能不适用于T1DM患者,因此未来对于T1DM的防治应予以更多关注。

病因学

◇ T1DM病理生理特点

T/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损伤胰岛β细胞。

◇ T2DM病理生理特点

以往认为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肝糖输出增加和肌肉摄取葡萄糖减少,即“三重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DeFronzo教授将“三重奏”扩展至“八重奏”,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易感性、静坐的生活方式、肥胖、胰岛素抵抗、不健康饮食等。

临床特征与自然病程

◇ T1DM与T2DM的临床特征对比

文章图片1

◇ T1DM的自然病程

T1DM的自身免疫进展可分为免疫激活期、加速期及慢性进展期;临床转归也相应分为3个阶段,具体如下。

  • 第1阶段: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且血糖正常;
  • 第2阶段: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且血糖轻度正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 第3阶段:胰岛自身抗体阳性,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文章图片2

T1DM的自然病程

◇ T2DM的自然病程

随着病程延长,胰岛素抵抗持续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无法代偿,导致胰岛素水平逐渐下降,促使糖尿病前期进展为T2DM。

文章图片3

T2DM的自然病程

筛查与预防策略

◇ T1DM筛查策略

  • 胰岛自身抗体:GADAb、 ICA、 IAA、IA-2Ab、ZnT8Ab;
  • 遗传易感性:约有60余种基因变异病发病相关,其中位于人类染色体6p21.3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类型可以解释约50%的T1DM发病风险;
  • 遗传风险代谢评估指标:葡萄糖耐量-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高糖钳夹技术等评估胰岛功能;
  • 预测模型:DPT-1危险评分可用于预测抗体阳性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

◇ T2DM筛查策略

筛查对象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

  • 有糖尿病前期史;
  • 年龄≥40岁;
  • BMI≥24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国≥90 cm、女性腰国≥85 cm);
  •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 缺乏体力活动者;
  •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 有多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 有黑棘皮症者;
  • 有高血压史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者;
  • 高密度蛋白胆固醇<0.90 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药治疗者;
  •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史;
  • 有类固醇激素使用史;
  •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 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总分≥25分。

◇ T1DM和T2DM的三级预防策略

文章图片4

治疗策略

◇ T1DM治疗理念与策略

  • 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可显著降低T1DM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风险。
  • 对于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有能力进行规律血糖监测或使用动态葡萄糖监测(CGM)的T1DM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具有部分残存β细胞功能的新发T1DM儿童和青少年,建议HbA1c<7.0%。
  •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指出,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T1DM患者需要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
  • 此外,免疫治疗、细胞治疗(胰岛移植和干细胞移植)、人工胰腺等新兴策略在T1DM患者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 T2DM治疗理念与策略

  • T2DM的治疗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多因素的共同管理,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及体重,并在有适应证时给予抗血小板治疗。血糖、血压、血脂及体重的控制应以改善生活方式为基础,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
  • 多种降糖药物针对T2DM发病机制的“八重奏”发挥作用。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案应该兼具机制互补、安全降糖、综合达标、器官保护、使用方便等特点。

临床结局

T1DM患者高血糖、低血糖及下肢截肢的发生风险高于T2DM患者;而T2DM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卒中的发生风险均高于T1DM患者。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