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质量发展

 张小龙net馆藏 2023-05-28 发布于湖北

2023.5.27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传统产业的新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在浙江、安徽等地调研时发现,一些传统产业通过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上游不断延伸。

记者来到浙江安吉县的这片毛竹林时正赶上省里的农林专家在测量竹林产生的碳汇值。毛竹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安吉,这些新增的碳汇可以由县里统一收储后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兑换成真金白银。

在安吉县森林碳汇管理局的这个大屏上,整个安吉县近百万亩的毛竹林,每一块的位置、属于哪个村民、能产生多少碳汇值、碳汇的交易情况等等都清晰可见。

当前,安吉的竹产业并不仅仅发展了竹林碳汇,而是通过碳汇的契机实现系统化地管理。山上的林海里可以开个特色民宿,离林道更近的,运输成本低,可以就近加工竹产品,甚至引进了国家级高新企业,可以将竹废料转化成能源。安吉的竹产业从曾经只靠村民们简单的卖竹子到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如果说安吉的竹产业振兴代表着以生态资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升级,在安徽铜陵,这座“因铜而生”的城市则探索着铜产业这个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铜街、铜工艺小店、铜生产企业……记者一来到铜陵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充满着铜的元素。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单体矿铜冶炼厂,电解铜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百分之十,每5个家庭就有1个从事与铜相关的工作。然而,当记者来到市里举行的招商对接会时,在现场的招商手册上却并没有看到传统的铜产业。

在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车间里,生产的依旧是以铜为基础的铜箔,但是质感却像纸巾一样柔软,甚至可以轻易撕开。这里面最薄的只有3.5微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产品主要用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上,企业的定位也变成了锂电新材料产业。

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企业让如今铜陵的铜产业不再需要单独出现在铜陵的招商手册里,而是融入到产业链高端化、精细化的各个环节中。数据显示,2022年,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占铜产业比重提高至51.9%。

无论是“竹”还是“铜”,这些最传统的产业都曾因资源和市场的变化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产业的价值来自不可替代性。只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因地制宜走绿色、创新、开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传统产业也能跻身价值链上游。

2023.5.28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基础研究特区“特”在哪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如何加强基础研究,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上海首创了基础研究特区的新模式,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在复旦大学力学实验室里,我们见到了36岁的青年科学家徐凡。他正在研制一款用激光驱动的宇航光帆,可以实现光年距离的太空探索。宇航光帆颠覆了现有航天器的基本原理,而这样一个近乎科幻的想法在2021年成为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支持的第一批项目。

为了鼓励青年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大胆探索,做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敢闯“无人区”,2021年10月,上海市提出了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入选为第一批基础研究特区。记者了解到,特区项目与以往的基金项目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权力的下放。作为特区主体的科研机构和院校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并且在考核目标上接受失败,允许试错。

有了特区项目稳定的资金支持,这两年徐凡的科研进展很快。他从失水的百香果获得启发,研发出了一款褶皱形貌智能软抓手,可以应用于清理太空中微小的垃圾颗粒,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的科学期刊上。

2023.6.4

广东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广东坚持制造业立省,持续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通过创新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

不久前,深圳这家锂电池公司在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与当地一家产业链下游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稳链强链,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广东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围绕链主企业,通过设立展销中心、组织上下游产业链对接会等,促进链主企业和本区域企业深度合作,壮大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集群。如今,在深圳,依托华为、比亚迪、迈瑞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当地在网络通信、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初步形成了完备的国产化产业链条。

深圳市宝安区的这间无尘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对自主研发的飞秒激光器进行测试。目前,这家公司已有22件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专利。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背后,是一个个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支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握指成拳,共同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目前,广东已拥有4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40家,涵盖15个地市、17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今年一季度,广东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约1.14万亿元,占GDP比重近四成。广东省计划,到2035年,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70%左右,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先进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