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剧里的女子们(四)

 唐宋自在鸟 2023-05-28 发布于福建
Image

    儿时和奶奶看了越剧电影《红楼梦》便一见钟情,和母亲看了越剧电影《五女拜寿》便一眼万年,从此它陪我度过童年,走过青春,步入中年,随我半生奔波,成我一生挚爱。

Image

    少年时期我不知多少次羡慕着这些从小学唱越剧的女演员,向往着她们天天泡在戏里文艺而美好的生活,也不止一次想象过剧团里练功吊嗓的情景,这些都是我今生不可及的憧憬与梦想。人生最大的幸福便是擅长于自己喜爱的事情并以此工作一辈子,而越剧的唯美更是给人以身心愉悦的享受。哪怕外面尘世纷扰,它总是以它优雅的方式演绎世情百态,以它慈悲的态度诠释古今中外,这样的象牙塔是我愿意终生呆在里面的梦想。我从小性格胆怯内向,文艺方面的爱好成了我学习之外唯一的玩伴,越剧占据了其中大部分,虽然没有唱歌的天分也没有学戏的条件,我却在欣赏越剧当中耳熏目染,沉浸其中陶醉其间,慢慢的有着与越剧一样唯美又慈悲的情怀,虽与世格格不入,却心有芬芳从不寂寞。

Image

    越剧本是一个很年轻的剧种,却一跃成为四大剧种之一,除了它曲调高雅戏词隽永,还有它勇于创新善于挖掘,总能在不断改进传统剧目的基础上推出许多经典的新编越剧,这些新剧目有中国历史上取之不尽的人物传记,也有不少外国故事融入其中,远的有来自朝鲜的《春香传》,近的有来自日本的《春琴传》法国的《茶花女》。这些剧目的服装造型带有明显的异域特色,以中国越剧的方式演绎,让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风情。而根据挪威作家易卜生《海达·高布乐》改编的新编越剧《心比天高》干脆只取故事情节,用中国古典文学形式和服化造型来表演,竟让人有发生在中国本土古典故事的代入感,产生强烈的共鸣,诠释了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皆相通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

Image

    越剧不但拥有像我这样的老戏迷,还一直不断地吸引着年轻一代的戏迷,它与时俱进的创新改革是让它不断发展的主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生代演员的启用与崛起。这些年轻秀美的江南女子使得越剧永远有着青春的活力与生命,而其它剧种之所以被冷落,很多是因为没有更多年轻演员加入和剧目少有创新而淡出人们的视野。任何领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新生力量的更替,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参与其中,才能有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扬。

惜别离(草飞子/香草果露唱)

    这段经典越剧从小到大我听过很多人唱,越剧名角、歌手甚至主持人都在电视上的各种文艺晚会表演过,使得它家喻户晓,而它的服化造型更是成为经典,在流行唱K的那个年代便有了这一版黄依群茅威涛的卡拉OK视频。当我自己为这段MV配唱并上传到小红书,有人发弹幕说“唱越剧的都是大美人”,一语道破越剧的迷人之处。想我这样一个爱美之人,若不是越剧一直有吸引我的江南之乡特有的温婉儒雅之美,怎么会让我如此长久地痴迷于它呢?

十相思(草飞子唱)

    越剧男女角色都由女子演唱,我也试试一人唱两角。方雪雯的范派少了一点憨多了一分亮,也算是传承的创新,可惜她早早地退隐了,除了《五女拜寿》中的邹应龙和《红丝错》里的章秋人,没有留下更多让人难忘的舞台形象。

一杯清茶谢知音(草飞子唱)

    这是新编越剧《班昭》片尾的唱段,班昭和师兄马续相随相伴完成了《汉书》的编著,此时已是白发苍苍,两人分别在即,以茶代酒互诉衷肠,从此天各一方再无相聚之时。这个唱段中没有令人惊艳的美貌和英俊,只有美人迟暮与英雄气短,可越剧依然把它演绎得柔情万千又荡气回肠,有将别离的满怀惆怅也有临行前的相互宽慰,一生知音,余生回望,终生难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