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东吴对交州的开发

 四地闲夫 2023-05-28 发布于山东

东汉末年,位于大汉疆土最南方的交州也没能逃过乱世的命运。交州一直以来给人的形象是一个蛮荒之地,经济水平低下,素有'蛮荒瘴疠'、'化外绝域'之称。

随着乱世的到来,中原地区因为各种天灾以及战乱,大量的人口向南迁徙,其中包括许靖等这样的名士,为了避祸来到交州。由此可见,交州是当时少有的一片安定之所,使得人们能够抛开对其是'蛮荒之地'的成见。

三国时期东吴对交州的开发

东吴对交州的统治地位的确立

在三国形成之前,尽管交州几乎没有参与中原大地的诸侯混战,但是诸侯的势力也延伸到了这一块地方。其中曹操、刘表、孙权和刘备都先后对交州之地施以影响力,曹操和刘表更是通过将信任之人任命为交州刺史的方式来企图掌控交州。

随着刘表的去世,曹操赤壁战败,孙权和刘备也觊觎着这一州之地,两者对此进行过暗地里的较量,最后在孙权称帝后,蜀为了继续维持与吴的同盟关系,最终确立交州属于东吴。

当然名义上交州属于东吴是在江东建国之后。而事实上,江东早就控制了交州。

三国时期东吴对交州的开发

东汉末年,交州本土家族士家以士燮为首,是交州的实际掌控者,士燮为交趾太守,他的几个弟弟分别为合浦、九真和南海三郡太守。而苍梧太守是刘备的好友吴巨。建安十五年,江东对交州展开行动,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军夺取交州。步骘先是消灭吴巨,再是逼迫士家兄弟听命于江东,自此交州成了江东的掌控之地。但是因为士家在当地威望甚高,一直到士燮去世后,东吴才成功打击和削弱士家的影响。为东吴日后治理与开发岭南提供了一个较稳定的政治环境。

东吴对交州的政策

东吴在统治交州之后,对其进行了苦心经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交州的发展。

  • 人口迁移

在过去的社会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战争、建设等等,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人口,不像现在'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人口数量往往是制约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蛮荒'的交州之地除了当地人以外,就没有外来人口,一直以来处于一个地广人稀的情况,甚至不少地区的人们还处在没开化的状况。东汉末年,中原战乱,才让不少的人口流入交州,但也远远不够。

三国时期东吴对交州的开发

在魏蜀刚建国不久后,曹丕发动南征,率十余万魏兵驻广陵,隔江相望,有渡江之志。迫于曹丕的军事压力,江东不少百姓以及世家家族选择南下迁入交州,从而出现了汉末三国初第一次内陆人民自发向岭南迁徙的高潮。这为交州带去大量先进的铁、犁等农耕器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交州经济发展,为东吴治理和开发交州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人力和物力基础。

当然人口迁移不是江东政权的政策,是人们主观自发进行。

州郡县的增设与调整

汉朝对交州的行政机构设立为'一州七郡',随着三国时期人口的迁入,原有的政区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黄武五年,孙权将交州一分为二,将交趾以南的郡,包括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定为交州,合浦以北的郁林、苍梧、南海、高凉四郡归广州管辖。但是没多久就废除了。

到了永安七年,东吴恢复黄武五年的建制,并在此基础上,还增设了临贺、桂林、始安、始兴、高凉、高兴、宁浦、珠崖八郡。孙皓时期,又在交州新设新昌、武平、九德三郡。因此,直到三国结束以前,广州有苍梧、郁林、南海、高兴、宁浦、高凉、桂林七郡;而交州有交趾、合浦、珠崖、九真、日南、新昌、九德、武平八郡

这些新的州郡的设立,可以看出东吴对于这一片土地的用心,如此设立州郡使得地方行政更为合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 招抚诸夷

三国时期,交州之地居住着大量原来百越后人,他们大都栖居溪洞深谷,经常骚扰周边郡县。因此处理好当地蛮人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这关乎交州的发展与社会安定。

三国时期东吴对交州的开发

因为江东有过处理山越人的经验,所以对待交州土著蛮人采取了以抚为主,镇抚并用的政策。为了可以正确实施这一政策,交州刺史的人选就至关重要,东吴时期的几任交州刺史分别是步骘、吕岱、陆胤等人。尤其是陆胤治理交州的十余年间,达到了'海隅肃清'、'商旅平行'、'交域清泰'的效果。

  • 编制户籍

岭南入吴后,为了维护和巩固已有的封建统治秩序,同时也为了方便当地政府收取赋税和征兵,东吴在招抚诸夷、保境安民的同时,还对岭南境内大量避难和谋生的汉族流民进行招抚和安置。并对这些人口进行户籍编制,同时也对那些投降的当地蛮人也进行户籍编制,以便收税和征兵。这个一视同仁的政策也为民族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

  • 劝课农桑

在任何朝代,统治者都深刻明白农业的重要性。虽然交州地区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但是其发展水平与中原地区甚至与江南地区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为鼓励岭南各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东吴政府采取了有别于江南腹地的赋税政策。其中一个政策就是其税收的形式不以田租而是通过缴纳当地特产来充当税收。

这种收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当地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不仅如此,在陆胤在任期间,还帮助当地百姓修筑蓄水池陂,改善了当地人的饮水条件。交州一带可以说是民无疾疫,田稼丰稔,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结语

交州之地自古以来一直被中原统治者们看做一片蛮荒之地,对其不怎么重视。但是经过东吴的治理和开发后,这一片地区的经济、农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在东吴统治交州的几十年间,是岭南之地的转折点。

从此之后,岭南作为全国一大经济区,区域性经济发展态势已崭露出头角。因为其气候与作物原因,可以为中原提供大量的粮草。又因为其地理位置,到了宋元时期,其珠江流域的经济已经赶上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发展水平。

这一切与东吴首创岭南经济发展新格局是分不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