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都需要做点无用的事

 百年张裕88 2023-05-28 发布于湖北
今天是苏打生日,我没什么礼物能给她,因为她这两天正在滇西北看金丝猴,不过答应再帮她那本新书《陪着四季慢慢走》吆喝一声。
这本书问世后,一个好消息是:自然观察、绘画、出版的圈子里还挺肯定的,甚至入选了“2023年4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已设置超链,请点击跳转读取),这可是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号称“全国最权威、最专业的图书榜单”,还是有点分量的。
坏消息是:上市都快半年了,始终卖得不温不火,且不说第一版印刷3000册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完,连帮她吆喝过一次的100本签绘本,都还有,苏打自嘲:“非知名绘本作者,手慢仍有……”
这原本是她自己的自然观察笔记,你可以把这一绘本看作是苏打“阅读”大自然这本“”之后,用画笔记录下来的心得体会。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一个普通人如何从零开始认识自然的日记。
我算是亲眼见证她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跑了无数次后滩,又很用心地画了三年(所以里面的许多材料其实是2020年的),如果你和孩子碰巧对自然观察感兴趣,那还是值得一看的:
同类的书,在国内并不多,可能也因此,感觉出版社好像也有点不知道怎么推。我看过一些推介语,更多是强调书里知识性、趣味性,而“趣味性”又是为了更好地增进“知识性”,亲子一起进行“自然学习”。
也因此,这两年有不少人问过我“自然观察有什么用”的问题——有时也没这么直白,可能换个委婉的说法,诸如“你们经常带孩子去自然观察,肯定学到了很多吧”这样,但内在的意思,你懂的。
当然,看这本书是能学到不少,但不知为什么,可能因为我本人就是个自然观察的外行,我不愿意把这看作是一项学习任务。
自然观察有用吗?可能有,但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或许是的。看到乌鸫和夜鹭的幼鸟出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快乐,那当然。观察到一种新鸟(特别是上海多年来没记录的琉球山椒鸟),加新了,鸟圈里也会羡慕下。沉浸在自然中,舒缓情绪,肯定也有
但所有这些,都是你“进去”之后,才感受到的——也就是你得先“有所为”,才“有所感”。然而起初,你是不知道的,引领你走进来的,不是“有用”,恰是一种“无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兴趣,你才愿意不厌其烦地去观察同一块地方的一年四季。在外人看来,那难免枯燥,但观察者自有乐在其中。任何兴趣,走进去后都会发现那里面别有天地。
2月里,我去长春出差,和苏打说,这里冰雪未消,似乎也没什么景物可看。她说:“冬天也有鸟啊,何况长春有大片湿地。自从观鸟之后,我到任何地方都不会觉得无聊了,因为总有的看。”
我们自家的两个孩子,老大还很有兴趣,但老二就很不情愿,这也没办法,勉强不得,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好了。发现并清楚自己的兴趣点,这本身也是个认识自我的过程,难怪巴尔扎克说“一个没有任何癖好的人简直是个魔鬼”。
我有时想,中国人活得太辛苦了,做任何事总想要“有用”,但其实,可能谁都需要做点无用的事,就不为什么,自得其乐就行,最怕的一辈子下来,都没什么“无用的兴趣”。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波折,此时,也许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兴趣,能给你多一个支点。那未必是观鸟,当然也可以是钓鱼、跑步,随你喜欢。
本来是为了推销苏打的绘本,说着说着,好像又变成兜售我自己的人生哲学了。好吧,我不多说了,但我确实真诚相信:要做点无用的事,并且这也要从娃娃抓起,人到中年再转变,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孩子也喜欢,那么和他/她一起“陪着四季慢慢走”,不是坏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