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平粮站

 述涛说事 2023-05-28 发布于江西

      和平粮站

                       /刘述涛

   和平粮站,位于水南,泉江大桥头上,它由当年存放粮食的义仓改建而成,先是叫“和平粮食管理所”,主要还是存放粮食,粮食加工,后又叫“和平粮油管理所”,因在水南,又有人叫水南粮管所,瑶厦粮站。但真正对它有感情,有记忆的老百姓,还是喜欢把它叫做“和平粮站”,觉得叫和平粮站才亲近,自然,上口。

   和平粮站很大,围墙围着,全是青砖到顶的仓库,以及原来大户人家留下的青砖伴瓦漆的大屋,后来又沿着泉江大桥的引路这边,建有一排店面。后来,和平粮站又成为瑶厦粮管所,本来泉江粮管所也设在和平粮站内,但那些年,在水北,设有直属粮油管理所,也就与泉江粮管所合成一处(后来,泉江粮管所,还是在和平粮站里面办工)。

   直属粮管所就在老文献街上,与粮食局是在在一处。直属粮管所的门市部在老文献街的中段,也就是现在进“工农兵政府”旧址那条路的路口上。我每一回拿着“城镇粮油居民证”去粮管所的门市部买米买面买油,都得排长长的队开票,开好票,再拿着票去买米,买油,买面。

   那年月,粮食部门是真正的香饽饽,是个人挤破脑袋也想进入粮食部门上班。能在粮食部门站个柜台,当个售货员,都不得了,就像是高人一等,走起路来都是鼻孔朝天,横着走。

   民以食为天,到哪里都得有粮票,才能买到吃的。粮票又分国家通用粮票,省市粮票,地方粮票。

   听人说,在八十年代初,粮食部门也仍是好单位,有位粮食部门的领导家里办好事,下面的人都争着去送礼。领导的老婆说,送一百块的才有席做,有饭恰,一百以下,都请回,难洗碗。虽是传说,却足可见,那年月粮食部门的人,就是豪放。八十年代,一百块钱,对于小老百姓来说,还不敢送礼如此大方。

   和平粮站除了同直属粮管所一样,要向居民供应米、面、油外,和平粮站还管收公粮。七、八月,正是最热的季节,也是交公粮的日子,一大早,农民就把晒好的粮食一包一包装上板车,又或是手扶拖拉机。那年月手扶拖拉机刚刚兴起,人用它犁田,抽水,拉货物,拉片石,拉公粮。公粮就往粮管所送。

   瑶厦粮管所,也就是和平粮站的大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收公粮的仓库门前,一把磅秤,一张桌子,一把落地的大电扇。还好在和平粮站的大树多,交公粮的人可以坐在大树底下乘着一点荫凉,慢慢向前移,慢慢的等待。

   当时交公粮,也没有什么检验的设备,全靠质检员的牙口来检验。记得有一部电影,就专门说一位牙口好的粮食质检员,他把粮食放在嘴里,牙子一磕,就知道晒得够不够,可不可以收。

   和平粮站验公粮的质检员,拿着一把铁探子,往人粮袋子一插,然后将探子里的粮食放在手心里,用另一只手搓揉,揉几下后,放进嘴里咬一下,就知道所交的公粮合不合格。

   其实,合不合格全凭质检员的一张嘴,哇进哇出都是他哇了算。此时交公粮的哪个敢得罪这样一位手握大权,决定自己命运的人?都是点头哈腰,说着好话,递着好烟,只盼望早点把公粮交了,才好回家。

   和平粮站里,那些年还设有专门的粮食加工厂,专门加工大米、面条、面粉、米粉等。到了八十年代,粮食部门的饲料加工厂,也设在和平粮站。那个年代,粮食部门的下属企业特别多,连车队,印刷厂都有。

   过了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不断加快,随着粮食油脂类产品的不断放开,粮食部门也同供销部门一样,买断下岗,从头再来。

  现如今,和平粮站的位置早已经成为了一个繁华小区,和平粮站的一点影子也找不到了。还好在,我曾经拍过一张和平粮站的照片,有人同我说到这张照片,说起了和平粮站,我才又想起,我母亲一大早,就会去和平粮站挑稻谷灰(糠头)种韭菜。在那些年,但凡有人家里要种韭菜,都会说,我明天到和平粮站挑担糠头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