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循环系统疾病---静脉血栓

 内科博士符医生 2023-05-29 发布于海南

肢体静脉可分为浅静脉与深静脉。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下肢深静脉与大动脉伴行。下肢静脉系统疾病以静脉血栓最具临床意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一)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国内还缺乏关于DVT发病率的准确统计学资料;美国静脉血栓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00万例。经典的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认为本病主要由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引起。原发性因素包括抗凝血酶缺乏、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S蛋白缺乏、C蛋白基因突变、V因子Leiden突变、XⅡ因子缺乏、凝血酶原基因突变、溶酶原缺乏等。继发性因素包括肥胖、吸烟、创伤、骨折、手术、制动、口服避孕药、妊娠、产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心力衰竭、恶性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脑卒中、脊髓损伤、长途航空旅行等。

       (二)病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液淤滞及高凝状态所引起,所以血栓与血管壁仅有轻度粘连,容易脱落成为栓子而形成肺栓塞。同时深静脉血栓形成使血液回流受到明显的影响,导致远端组织水肿及缺氧,形成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症状为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好转。偶有发热、心率加快。相关的体征有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是主要特点,皮肤多正常或轻度淤血,重症可呈青紫色,系静脉内淤积的还原血红蛋白所致,称之为蓝色炎性疼痛症。有时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腿部明显水肿使组织内压超过微血管灌注压而导致局部皮肤发白,称之为白色炎性疼痛症,并可伴有全身症状,又称中央型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可出现血栓部位压痛,偶有腓肠肌局部疼痛及压痛、发热、肿胀等,又称周围型深静脉血栓形成。当发病后期血栓机化后,可出现静脉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血栓栓塞后综合征( PIS)。

      由于锁骨下静脉穿刺及置管操作日益增多,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也日渐增多,波及上肢的症状体征与下肢者相同。

      临床上有些患者可以没有局部症状,而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


 (四)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困难,可应用以下的诊断方法。

      1.静脉压测定  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测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2.超声  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见到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并观察对呼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阳性率可达95%;而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3.放射性核素检查  125I纤维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诊断。与超声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人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方能显示结果。

      4.阻抗容积描记法( 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 PRG)  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当静脉阻塞时,随呼吸或袖带充放气而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试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明显降低。

      5. CT静脉造影(CTV)  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

      6.深静脉造影  从足部浅静脉内注人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进人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性及定位诊断。


      (五)治疗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栓塞,特别是病程早期,血栓松软与血管壁粘连不紧,极易脱落,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1.卧床  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直至水肿及压痛消失。

      2.抗凝  防止血栓增大,并可启动内源性溶栓过程。肝素5000~10000IU-次静脉注射,以后以1000~1500IU/h持续静脉滴注,其滴速以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倍于对照值为调整指标。随后肝素间断静注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均可。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

      华法林在用肝素后1周内开始或与肝素同时开始使用,与肝素重叠用药4~5天。调整华法林剂量的指标为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

      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至少持续6~12个月以防复发。对复发性病例或恶性肿瘤等高凝状态不能消除的病例,抗凝治疗的持续时间可无限制。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监测INR。

      孤立的腓肠肌部位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肺栓塞的机会甚少,可暂不用抗凝治疗,密切观察。如有向上发展趋势再考虑用药。

      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rivaroxaban)作为Xa因子抑制剂新近被推荐用于治疗成人DVT以及预防复发性DVT,可以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治疗。

      3.溶栓治疗  溶栓药物治疗早期DVT是否能减少PTS的发生目前尚有争议,但对血栓形成早期也有一定的效果,应限于某些较严重的髂-股静脉血栓患者。

      4.如因出血倾向而不宜用抗凝治疗者,或深静脉血栓进展迅速已达膝关节以上者,预防肺栓塞可用经皮穿刺作下腔静脉滤器放置术。


      (六)预防

      为避免肺栓塞的严重威胁,对所有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均应提前进行预防。

     股骨头骨折、较大的骨科或盆腔手术、中老年人如有血黏度增高等危险因素者,在接受超过1小时的手术前大多采用小剂量肝素预防。术前2小时皮下注射肝素5000IU,以后每8~ 12小时1次直至患者起床活动。急性心肌梗死用肝素治疗也同时对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有利。华法林和其他同类药物也可选用。

   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无预防作用,对于有明显抗凝禁忌者,可采用保守预防方法,包括早期起床活动,穿弹力长袜。定时充气压迫腓肠肌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患者多难以接受。


      浅静脉血栓形成

      由于本症不致造成肺栓塞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因此在临床上远不如深静脉血栓形成重要。本症是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在曲张的静脉中也常可发生。本症多伴发于持久、反复静脉输液,尤其是输人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由于静脉壁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病变,腔内血栓常与管壁粘连,不易脱落。有文献报道本病约有11%其血栓可蔓延,导致深静脉血栓。

      游走性浅静脉血栓往往是恶性肿瘤的征象,也可见于脉管炎如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本症诊断较容易:沿静脉走向部位疼痛、发红,局部有条索样或结节状压痛区。

      治疗多采取保守支持疗法:①去除促发病因,如停止输注刺激性液体,去除局部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②休息、患肢抬高、热敷;③止痛:可用非甾体抗炎药;④由于本病易复发,宜穿循序减压弹力袜;⑤对大隐静脉血栓患者应严密观察,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若血栓发展至股-隐静脉连接处时,应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或做大隐静脉剥脱术或隐股静脉结合点结扎术,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