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qingpodushu 2023-05-29 发布于山东

《知北游》在“外篇”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篇首以“知北游”三个字作为篇名。“知”是一寓托的人名,寓意是寻求智慧的人。“北游”指向北方游历。在传统的哲学体系中,北方被称为“玄”。“玄”指昏暗、幽深,幽远之意。因此北方就是寓指“道”的幽深,幽远与玄妙。因此,本篇以“论道”为主线,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道”的存在形式、基本特征,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认识道等问题。本篇按照讲述的内容分成十二个部分,分别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原文1—1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1),登隐弅之丘(2),而适遭无为谓焉(3)。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4):何思何虑则知道(5)?何处何服则安道(6)?何从何道则得道(7)?”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8),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9),反于白水之南(10),登狐阕之上(11),而睹狂屈焉(12)。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13)。”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注释

(1)知:虚构的人名。 玄水:虚构的水名,比喻幽玄之境。

(2)隐弅fèn:虚构的山丘名。(3)无为谓:虚构的人名。

(4)若:人称代词。你。(5)知道:懂得道。

(6)处: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 服:行事。 安:使安定。可理解为符合。(7)从:采取,按照。道:途径。

(8)三次:指多次。三为虚指。(9)不得问:得不到问题的答案。

(10)白水:虚构的水名。 (11)狐阕:虚构的山丘名。

(12)狂屈:虚构的人名。(13)中欲言:正想说。

【译文1-1】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在那里恰巧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如何自处、行事才能合于道?采取何种方法、途径才可以真正得道?”问了好几次无为谓都不回答,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怎样回答。知从无为谓那里得不到解答,便返回到白水的南岸,登上名叫狐阕的山丘,在那里见到了狂屈。知又把上述那三个问题向狂屈提出请教,狂屈说:“唉,我知道怎样回答这些问题,我打算告诉给你,可是正想说话却又把想说的话全忘记了”。知从狂屈那里也没有得到解答,便转回到黄帝的住所帝宫,见到黄帝又提出那三个问题。黄帝说:“不加思索、没有考虑方能够懂得道,没有自处、没有行事方能够符合于道,不用采取任何方法、途径才能真正得道。”

【赏析】

本段主要讲述知先后向无为谓和狂屈二人请教如何懂得道、合于道与真正得道的问题,均未得到答复,最后又问黄帝。黄帝给予了回答。这一段只是一个引子,提出了问题,是为后面内容的展开作以铺垫。

【原文1—2】

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13),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14);我与汝终不近也(15)。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16),德不可至(17)。仁可为也(18),义可亏也(19),礼相伪也(20)。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21)’。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22)’。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23),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24)!

生也死之徒(25),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26)!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27),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注释

(13)彼与彼:指无为谓与狂屈。(14)似之:接近于大道。

(15)不近:未接近于大道。(16)致:获得,求取。

(17)至:表达。(18)为:行为,此含推行之意。(19)亏:亏损。

(20)相伪:相互欺诈的伪饰。(21)华:浮华的伪装。

(22)此句是引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的一句话。意为学道就要丢掉妄念妄为,“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空到一无所有。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23)归根:谓返归本原。(24)大人:指能体悟大道的人。

(25)徒:弟子。此处含延续之义。

(26)纪:开端,终极。(27)一:指万物同一。

【译文】

知于是问黄帝:“我和你都知道这些道理,无为谓和狂屈不知道这些道理,那么,我们双方谁正确呢?”黄帝说:“那无为谓是真正对的,狂屈接近于正确;我和你则始终未能接近于道。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所以圣人施行的是不言之教。道不可能靠言传来获得,德也不能表达。仁可以施行,义是可以亏损,礼只是相互欺诈的伪饰。所以说,'失去了道而后才重视德,失去了德而后才重视仁,失去了仁而后才重视义,失去了义而后才重视礼。礼,乃是道的浮华的伪饰,乱的祸首’。所以说,'学道就要丢掉妄念妄为,一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空到一无所有。无为才能无所不为。’如今你已对外物有所追求,想要再返回本原,不是很困难吗!能够轻易做到的,恐怕只能是得道的人啊!

“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开端和终极!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聚合成生命,气散便是死亡。如果死与生是开始和延续,那么对于死亡我又有什么忧患呢?所以,万物本是同一个道理。这样,认为美好的东西是神奇,讨厌的东西是腐臭,而腐臭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神奇,神奇的东西可以再转化为腐臭。所以说,'贯通天下万物的只不过是一个气罢了’。圣人因此看重万物同一。”

【赏析】

这一段对话主要是通过黄帝回答知的问话,从中阐明了以下问题:

一是圣人施行的是不言之教。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所以无为谓是真正对的。老子《道德经》第二章中曾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道”。第五十六章中又指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二是进一步阐明了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主张。无为谓的不言之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种体现。同时,通过对“礼”的批判说明“道”是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否则就会引起祸乱。

三是通过生与死、美好与腐臭的相互转化,说明万物同归于“道”。文中最后讲的三个“一”的内含就是“道”,只不过是为文义上的通顺而分别作出不同的译文罢了。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曾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道生一”即“道就是一”。“一生二”指的“道”的本身包含着阴阳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由此可知,黄帝回答知的问话就是在解释老子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道”。

【原文1—3】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我应。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黄帝曰:“彼其真是也(28),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29),以其忘之也;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

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注释

(28)彼:指无为谓。(29)此:指狂屈。

【译文1-3】

知又对黄帝说:“我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我,不是不回答我,是不知道怎样回答我。我问狂屈,狂屈正想告诉我却没有告诉我,不是不告诉我,是正想告诉我又忘掉了要告诉我的话。现在我想再次请教你,你懂得我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又说我和你则始终未能接近于道呢?”黄帝说:“无为谓他是真正了解大道的,因为他什么也不知道;狂屈他是接近于道的,因为他忘记了;我和你终究不能接近于道,因为我们什么都知道。” 

狂屈听说了这件事,认为黄帝的话是真知。

【赏析】

本段肯定了黄帝对老子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道”观点的解释。

【原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1),四时有明法而不议(2),万物有成理而不说(3)。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4),是故至人无为(5),大圣不作(6),观于天地之谓也。

彼神明至精(7),与彼百化(8);物已死生方圆(9),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10)。六合为巨,未离其内(11);秋豪为小(12),待之成体(13)。天下莫不沈浮(14),终身不故(15);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16),油然不形而神(17),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18),可以观于天矣。

注释

(1)美:指覆载万物的美德。(2)明法:谓四时变化的规律。

(3)成理:指万物生长的法则。(4)原:考究;研究。 达:通晓。

(5)无为:不任意妄为。(6)作:自行其事。(7) 彼:指天地。

(8)与:施予。彼:指万物。 百化:百般变化。

(9)死生方圆:指万物的死、生、方、圆等各种形态。

(10)扁然:遍生、普遍貌。扁,通“徧”。

(11)六合:常用于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内:纳的古字,这里指接纳;容纳。

(12)秋豪:指鸟兽在秋天时新长出的细毛。常用以喻指事物体积很小。(13)之:代指体积很小的事物。(14)沈浮:泛指变化。

(15)终身不故:没有终身保持不变的。

(16)惛:古同“昏”,是迷乱的意思。(17)油然:很自然产生的。

(18)本根:即上文的“根”,指道。

【译文】

天地有覆载万物的伟大美德却不说,四时变化有确定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的生长有既定的法则却不说明。圣人是考究天地伟大的美而通晓万物生长的道理的人,所以至人不任意妄为,大圣也不会自行其事,就是说他们依照观察到的天地规律行事。

综合起来看,神明般的天地极其精微玄妙,它施予万物百般的变化;万物已经出现的或死、或生、或方、或圆等各种形态,却没有谁知晓变化的根由,普遍认为自古以来万物本来就是这样地存在着。宇宙是十分巨大,却离不开它接纳的万物;秋天的毫毛虽然很小,但任何有形之物都是由像它这样细小的东西构成。天下万物无时不在发生变化,没有终身保持不变化的;阴阳与四季不停地运行,各有自身的秩序。大道是那么扑朔迷离仿佛并不存在却又无处不在,行事是那么的自然产生不显露痕迹却又神妙莫测;被养育的万物却一点也不知不觉。这就是道的本根,用它就可以来观察自然之道了。

【赏析】

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提出的“道”是根本的基础上,对道从理论上作出进一步阐述。

大意是:自然界的运行和作用,都是和谐有序的。因此,道有“大美”,有“明法”,有“成理”,但却又“不言”、“不议”、“不说”。从而说明天地自然的“无为”和“道”无处不在以及不可言说的特性,

【原文】

齧缺问道乎被衣(1),被衣曰:“若正汝形(2),一汝视(3),天和将至(4)摄汝知(5),一汝度(6),神将来舍(7)。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8),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9)!”

言未卒,齧缺睡寐(10)。被衣大说(11),行歌而去之(12),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13),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14),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注释

(1)齧缺:虚构的人物名。齧niè同“啮”。 被衣:虚构的人物名。在《应帝王》篇中称“蒲衣子”。(2)若:你。 正:端正。

(3)一汝视:集中你的视线,即目不旁视,免被外物干扰。

(4)天和:指人体中的元气。(5)摄:收敛。 知:通“智”。

(6)一汝度:指集中精力。度:心意,考虑。(7)舍:指身体。

(8)居:处于。(9)瞳tóng:无知直视的样子。故:因此,所以 。

(10)睡寐:入睡。(11)说:通“悦”。(12)行歌:边走边唱。

(13)真其实知:他真正得道了。

(14)媒媒:昏昧不明。晦晦:懵懂;昏暗。

【译文】

齧缺向被衣请教如何能够得道,被衣说:“你得端正你的形体,集中你的视线,目不旁视,免被外物干扰,身体中的元气便会产生;收敛你的心智,集中你的精力,不可心猿意马,精气神就会停留在体内。德性会使你显得美好,大道将会处于你的心中,你会像天真无邪的婴儿一样,因此而无所追求!”

被衣的话还没说完,齧缺便已睡着。被衣见了十分高兴,唱着歌儿离去,说:“身形犹如枯骸,内心犹如死灰,他可是真地领悟到了我刚才教给他的那些话的意思了,而且不固持过去。有一种人真是懵懵懂懂,昏昏暗暗,没有心计而不能与他共谋。齧缺是何等人物啊!”

【赏析】

第三部分,通过齧缺向被衣请教如何能够得道的对话,借被衣之口,说明只有凝志守神入静,排除一切杂念,才能体验到得道之法道理。

被衣在这里说齧缺“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就是开始提到的“若正汝形,一汝视”和“摄汝知,一汝度”最终要达到的效果。这与第一部分所引用的老子的话,即“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一脉相承。

【原文】

舜问乎丞曰(1):“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2);生非汝有(3),是天地之委和也(4);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5);孙子非汝有(6),是天地之委蜕也(7)。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8),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9),又胡可得而有邪?”

注释

(1)丞:虚构的人名。(2)委:委托。

(3)生:指降生下的生命。(4)委和:自然所付与的和气。而“和气”则指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

(5)委顺:谓自然所赋予的元气和顺。(6)孙子:指“子孙”。

(7)委蜕tuì:意思是自然所付与的躯壳。

(8)持:通“恃shì”。依赖,依靠。(9)强阳:犹“运动”。

【译文】

舜向丞请教说:“道能够得到并占有吗?”丞说:“你的身体都不是你的,你怎么能够占有道呢?”舜说:“我的身体不是我的,那么属于谁呢?”丞说:“你的身体不是属于你。因为是天地把形体委托给了你;你的生命并非属于你,因为它是天地给予你的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性命也不是属于你,因为它是天地赋予你的元气和顺;子孙也不是属于你,因为它是天地付与你的躯壳。所以,得道之人行走不知去哪里,居留不知是依靠,饮食不知吃什么才有滋味。这说明天地间阴气与阳气运动的强健,你怎么能够占有它呢?”

【赏析】

第四部分通过舜与丞的对话,一是指出道不能为个人所占有。因为道是自然界的一种运化规律,即不能为个人所占有,更不能为人类所支配。这是道的特性决定的。这犹如自己的形体、降生下的生命、自己的性命和子孙都不能自己占有一样。因为它们都是天地间阴气与阳气的交合而成。二是说明,道产生一切。一切都归于道。也就是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曾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

【原文5-1】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1),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2),疏瀹而心(3),澡雪而精神(4),掊击而知(5)!夫道,窅然难言哉(6)!将为汝言其崖略(7)。

“夫昭昭生于冥冥(8),有伦生于无形(9),精神生于道(10),形本生于精(11),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12),八窍者卵生(13)。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14),四达之皇皇也(15)。邀于此者(16),四肢彊(17)。思虑恂达(18),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19),其应物无方(20)。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注释

(1)晏闲:安乐闲暇。(2)齐:通“斋”。

(3)疏瀹yuè:疏通,疏浚。(4)澡雪:清洗,净化。

(5)掊pǒu击:抛弃。 知:通“智”。

(6)窅yǎo然:幽暗深奥的样子。

(7)崖略:大概的情形。崖:泛指事物的边际;界域。略:大略。

(8)昭昭:指为阳、为天、光明之处。冥冥:指为阴、为地、幽暗之处。(9)有伦:各类物质,可理解为万物。伦:类。 

(10)精神:指大道暂时赋予给人体的一种神秘的意识活动。

(11)形本:形体。 精:指一种构成性命的精微的物质。

(12)九窍者:指人兽类。(13)八窍者:指禽鱼类。

(14)无门无房:意为来去自由,无有阻挡。

(15)皇皇:宽广貌;通达貌。

(16)邀:本义:约请。引申指“取得,希求”

(17)彊:通“强”,强健。

(18)恂xún达:畅通。(19)劳:通“捞”。夺取。

(20)方:指品类;类别。

【译文】

孔子对老聃说:“今天安乐闲暇,我冒昧地向你请教至道。”老聃说:“你先得斋戒,以期疏通你的心灵,净化你的精神,抛弃你的智慧!大道,真是深奥神妙难以言表啊!不过我只能为你说个大概。

“明亮的东西产生于昏暗,万物产生于无形,精神产生于道,形体产生于精微之气。万物都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所以,具有九个孔窍的动物是胎生的,具有八个孔窍的动物是卵生的。道的来临没有踪迹,它的离去不知到什么地方,来去自由,无有阻挡,通达广阔无垠的四面八方。奉行此道的人,只希求自己四肢强健,思虑畅通,耳聪目明,用心但不是想要捞取什么,顺应外物不拘类别。他认为天就应该是高的,地就应该是广大的,太阳和月亮就应该是运行的,万物就应该是昌盛的。这就是至道啊!

【赏析】

孔子向老聃请教至道。老聃对至道作了大略的描述。老聃对至道的描述,与其他相关篇章中的描述基本一致。这里关注的是奉行此道人的希求。老子在这里对如何得道作了拟人化的描述。其含意深刻。其中的“四肢强”就是对道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思虑恂达”即思想不能僵化,要有容纳万物的宽阔胸怀;“耳目聪明”就是要善于辨别,不要被那些离经叛道的邪说所迷惑;“其用心不劳”即不被外物所诱惑,更不为外物所役使;“其应物无方”万物虽庞杂,但一视同仁。这即是奉行此道人的希求,也是对学道之人的要求。更是道的本性所在。

“万物以形相生”说明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和神功。但是,“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的说法就不科学了。动物界由卵生向胎生进化过程中,一些中介动物有的虽是胎生却仍是低级动物,是虫类,如蝎子。有的虽是卵生却是哺乳动物。如鸭嘴兽。

【原文5-2】

“且夫博之不必知(21),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22)。若夫益之而不加益(23),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24)。渊渊乎其若海(25),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26),运量万物而不匮(27)。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28)!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29),此其道与!

注释

(21)博:博学。知:懂得。(12)以:通“已”。 断:断绝。

(23)益:增加。(24)保:坚持。(25)渊渊:深广的样子。

(26)巍巍:高大的样子。

(27)运:运载。量:度量。匮:匮乏。

(28)外:外表的东西;即皮毛。(29)资:汲取。

【译文】

“再说博学的人不一定懂得真正的道,善于辩论的人不一定聪明,圣人业已断绝上述做法。像增加了却不见多,亏损了却不见减少的做法,那才是圣人所要坚持的。它深邃莫测像大海一样,它高耸如山,周而复始运动不息,运载的万物不可度量永不匮乏。那么,世俗君子所谈论的大道,都是些皮毛啊!万物全都从它那里汲取的营养,而且从不匮乏,这恐怕就是道啊!

【赏析】

这一段一是讲,对于道不在于学问的多少,也不在于如何能言善辩,关键在于是否遵道而行。这就是老子讲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道理。二是对道的特性和道的作用又做了进一步地描述。即“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

【原文5-3】

“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30),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31),将反于宗(32)。自本观之(33),生者,喑醷物也(34)。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蓏有理(35),人伦虽难,所以相齿(36)。圣人遭之而不违(37),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38),德也;偶而应之(39),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40),莫不出焉(41);油然漻然(42),莫之入焉(43)。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44),堕其天(45),纷乎宛乎(46),魂魄将往(47),乃身从之,乃大归乎(48)!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49),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50),论则不至。明见无值(51),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52)。”

注释

(30)非阴非阳:不知道是女还是男.(31)直且:姑且。

(32)宗:指大道。反于宗:即返归本根。

(33)自本观之:从根本上看。

(34)喑醷:气无声无息地凝聚的样子。喑yīn:哑。醷yì:是气的状态。

(35)果、蓏(luǒ):泛指瓜果。(36)齿:指年龄大小或次序。

(37)遭:遇到。之:代指人伦。违:逃避。

(38)调而应之:即和谐相处。调:和谐。应:对付;处理。

(39)偶:偶然。

(40)注然勃然:蓬蓬勃勃的样子。注然:指水涌出的样子。

勃然:.兴起或旺盛的样子。(41)出:谓生。

(42)油然漻然:自然而然又寂静无声地变化。油然:自然而然地产生。漻liú然:寂静无声地变化。(43)入:没入,沉落。

(44)弢tāo:弓袋。引申为“束缚;禁锢;枷锁”。

(45)堕:本义:毁坏。 帙zhì:通“轶”,书套。引申为“桎梏”。(46)纷乎宛乎:纷纷纭纭,弯弯曲曲。

(47)将:如果。往:离去。(48)大归:指精神与形体同归根本。

(49)非将至之所务:指不是得道的人想追求的道理。务:追求。

(50)彼:代指众人共同谈论的话题。 至:指得道的人。

(51)值:价值。(52)大得:懂得了大道。大:指道。

【译文】

“中原一带有一人,不知道是女人还是男人,处在大地的中间,姑且称之为人,他终将返归本根。从根本上来看,人的诞生,乃是由气无声无息地聚合而成,虽然有长寿与短命,相差又有多少呢?都是须臾之间。何必用得着区分唐尧和夏桀的是非呢!树上的果和地下的瓜各有自身的生长规律,人们的辈份关系即使难以划分,也还可以用年龄大小相互为序。圣人遇上这些事不逃避,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不再留恋。能和谐相处,这就是德;对偶发的事情也能适应,这就是道;能做到这一点帝业则兴盛,王业就能兴起。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驹过隙,瞬间而过罢了。万物蓬勃竞相生长,自然而然又无声无息地消失。万物完成变化而生,又变化而死,活着的为之哀伤,人类为之悲切。死亡,解脱了自然的枷锁,毁坏了自然的桎梏,纷纷纭纭,弯弯曲曲,魂魄如果离去,躯体也就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根本啊!从无形变化为有形,再由有形变化为无形,这是人们都懂得的道理,但不是得道的人想追求的道理,却是众人共同谈论的话题。众人共同谈论的话题得道的人就不会去议论,议论的人就是没有得道。浅显易懂的道理不值得议论,巧辩不如沉默。道不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的传闻不如塞耳不听,这才称作是真正懂得了大道。”

【赏析】

这一段老子集中说明:人要做到适应外部环境。因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万物源于自然,最终都要回归自然。所以应与万物和谐相处,遇上事也不要逃避,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不再留恋,对偶发的事情也能适应;道听途说的传闻不要去听。这就是道;能做到这一点帝业则兴盛,王业就能兴起。这才称作是真正懂得了大道。

第五部分,以孔子向老聃请教至道为题。集中由老聃对道的存在方式和道的特点及其作用等进行了阐述。

一是老聃描述了道的存在方式和道的特点及其作用。道深奥神妙难以言表;它深邃莫测像大海一样,它高耸如山,周而复始运动不息,运载的万物不可度量永不匮乏。万物全都从它那里汲取的营养,而且从不匮乏。道来无影去无踪,来去自由,无有阻挡,通达广阔无垠的四面八方。“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二是老聃对如何得道也做了说明,就是对道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思想不能僵化,要有容纳万物的宽阔胸怀;要善于辨别,不要被那些离经叛道的邪说所迷惑;即不被外物所诱惑,更不为外物所役使;万物虽庞杂,但要一视同仁。要做到适应外部环境,与万物和谐相处,遇上事也不要逃避,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不再留恋,对偶发的事情也能适应;道听途说的传闻不要去听。能做到这一点帝业则兴盛,王业就能兴起。这才称作是真正懂得了大道。

【原文】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1):“所谓道,恶乎在(2)?”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3)。”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4)?”曰:“在稊稗(5)。”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6)。”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7)。”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8)。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9),每下愈况(10)。汝唯莫必(11),无乎逃物(12)。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咸三者(13),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14),同合而论(15),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16)!寥已吾志(17),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18),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19)。物物者与物无际(20),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注释

(1)东郭子:即“东郭顺子”,住在东郭,故号东郭子。

(2)恶:〈表〉疑问。哪。

(3)期而后可:希望在什么地方找到它才可以说它存在。期:希望。而:才。(4)下:指卑下。(5)稊稗:一种形似谷的草。

(6)甓pì:砖。(7)溺niào:通“尿”。(8)固:本来。质:本质。

(9)正:古官名。管理饮射之礼。获:人名。监市:指与屠宰有关的人员。 履狶:“踩猪”。探知猪肉肥瘦的方法。履;踩。 狶xī:猪。(10)每下愈况:指通过“踩猪”探知猪肉从头部起往下的肥瘦。

(11)汝唯莫必:你不应一定要我说道在哪里。必:一定要。

(12)无乎逃物:即没有可以离开道的物。逃:指离开道。

(13)周:普遍;整个。徧:同“遍”,普遍,遍及。咸:本义为“大概”;或假借表全部、普遍。

(14)尝:尝试。 游:从容地行走。宫:指区域;场所。

(15)同合:使相一致。论:议论。(16)调:和谐。

(17)寥:本义为空虚;寂静。已:相当于“竟然”。志:思虑。

(18)彷徨:表示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也表示优游自得。冯闳hóng:宏大、开旷。

(19)大知:指至道。 穷:边际;终极。

(20)物物者:谓使用物者。可理解为“道”。际:边际;界线。

【译文】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大道无所不在。”东郭子曰:“希望在什么地方找到它才可以说它存在。”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卑下的地方?”庄子说:“在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更低下呢?”庄子说:“在屎尿里。”东郭子听了后不再吭声。

庄子说:“先生的提问,根本就没有触及道的本质。一个管理饮射之礼名叫获的官吏,向与屠宰有关的人员询问怎样用“踩猪”的方法知道猪肉的肥瘦。回答是:用脚踩猪身,从头部向后挨次踩过去,越是往下就越能探知肉的肥瘦。你不应要我说道必须在哪里,因为没有可以离开道的物。'至道’是这样,阐明道的至理名言也是这样。周、遍、咸’这三个词,尽管名称各异,所指却是相同的。

试想我们一起从容地行走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我与你的议论一致,因为那时我们都不知要在哪里停下来啊!尝试我们一起过着无为的生活!恬淡而又寂静啊!广漠而又清虚啊!和谐而又安闲啊!我的心思竟然如此宁寂,不想前往也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既使离去以后随即归来也不知道停留在哪里,我来来往往却不知道哪里是我最后的归宿;优游自得地遨游在虚旷的境域,至道之人来了也不知道哪里是它的终极。道与物并无界线之分,而物与物之间却有了界线,就是说物与物之间自己划分了界线;这就把无界线看做有界线,把有界线看做无界线。就如人们所说的盈虚、衰败灭亡一样,人们认为是盈虚并非真正是盈虚,人们认为是衰败灭亡并非真正是衰败灭亡,人们认为是本末之分并非真正是本末之分,人们认为是聚散并非真正是聚散。”

【赏析】

第六部分,集中说明大道“无所不在”。道存在于万物之中。

首先引用直观的“蝼蚁”、“稊稗”、“瓦甓”、“屎溺”四样物种,即从动物到植物,又到矿物质,直到废物。也可以说从高级的东西到低级的东西都有道存在。以此说明道“无所不在”。特别是,当东郭子听到庄子的“在屎溺”中的回答后,“不应”了,是吃惊了。由此可见在他心中,“道”是圣洁的,不会存在于“污垢之地”。就因为道也“在屎溺”中,才能形象地说明道的“无所不在”。

二是,通过引用“踩猪”的方法探知猪肉的肥瘦事例,又进一步说明人的行为中也存在道。以至语言、词汇中都存在道。

三是通过假借优游自得地遨游在虚旷的境域的想象,更进一步说明了道的存在方式及特征。即道与物融为一体,不存在离开道的物。但人们认为是盈虚并非真正是盈虚,人们认为是衰败灭亡并非真正是衰败灭亡,人们认为是本末之分并非真正是本末之分,人们认为是聚散并非真正是聚散。这又说明道对于万物认识一切都是相对的,又是辩证的。犹如在一个圆环中,谁能分清哪一个部位是起点,哪一个部位是终点呢?其中任何一点皆可认为是起点同时又是终点。

【原文】

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1)。神农隐几阖户昼瞑(2),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3):“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4),嚗然放杖而笑曰(5):“天知予僻陋慢訑(6),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7)!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8)!”

弇堈吊闻之(9),曰:“夫体道者(10),天下之君子所系焉(11)。今于道,秋豪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12),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13),又况夫体道者乎!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14),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注释

(1)妸(ē婀)荷甘、神农、老龙吉:皆为作者虚构的人物。

(2)隐:倚,靠。 几:几案。 阖户:关门

(3)日中:中午。 奓zhà:推开。(4)拥:持。

(5)嚗bó然:放杖发出的声音。笑:惊叫。

(6)天:对老师老龙吉的尊称。 僻陋:见识短浅。 慢訑:驰纵。訑。多音yí,dàn,tuò。此处读dàn。同“ 诞 ”,放诞。即行为放纵。(7)夫子:指老龙吉。 (8)发:启发。 狂言:至言。

(9)弇堈yǎn gāng吊:虚构的人物。。

(10)体道者:指体悟大道的事情。(11)系:一心向往。

(12)万分未得处一:万分之一都未得到。(13)而:难道。犹:还。

(14)冥冥:指虚空渺茫、高远貌。引申为深遂莫测

【译文】

妸荷甘和神农一同在老龙吉门下求学。一天,神农正靠着几案关着门大白天睡觉。中午时分,妸荷甘推门而入说:“老龙吉死了!”神农靠着几案手持拐杖站起身来,“啪”的一声丢下拐杖,惊叫一声说:“老龙吉知道我见识短浅、行为放纵,所以丢下了我而死去。先生死了!竟然没有留下足以启发我的至言就死去了!”

弇堈吊知道了这件事,说:“体悟大道的事情,是天下君子时刻一心向往的。如今老龙吉对于道的领悟,连秋毫之末的万分之一也未能得到,难道还懂得深藏他的至言而死去,又何况真正体悟大道的人呢!大道是看它没有形体,听它没有声音,对于谈论它的人们来说,是那么深遂莫测。这样谈论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

【赏析】

第七部分,主要是写弇堈吊对老龙吉的评价和对道的看法。其中,弇堈吊对道的看法是这部分的核心。其他内容都是一种衬托。

从弇堈吊对老龙吉的评价和对道的看法中,说明了道不可言、视之无形,听之无声的特征。

弇堈吊当知道神农为他的老师老龙吉竟然没有留下足以启发他的至言就死去了感到痛惜时,指出老龙吉对于道的领悟,连秋毫之末的万分之一也未能得到,说明老龙吉对道知之甚微。所以,他不可能懂得深藏他的至言而死去。其中弇堈吊所说的“又况夫体道者乎”。意为真正体悟大道的人都不会留下至言,更何况对道知之甚微的老龙吉呢?因为道是不可言的。凡是说出来都不是道。

【原文】

于是泰清问乎无穷曰(1):“子知道乎?”无穷曰:“吾不知。”又问乎无为(2)。无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3)?”曰:“有。”曰:“其数若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4),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规律也。”

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5):“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6),知之外矣。”于是泰清中而叹曰(7):“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8)?”

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8)!道不当名。”

无始曰:“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9),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10);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11),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12),是以不过乎昆仑(13),不游乎太虚(14)”。

注释

(1)泰清、无穷:皆为虚构的人物。(2)无为:虚构的人物。

(3)数:条数。即条理;规律。(4)约:束;聚。

(5)之:代指上面“无穷和无为说的话”。 无始:虚构的人物。

(6)内:深入内里。指对道有了深刻理解。(7)中:认可。即认为无始的回答是对的。

(8)孰知不知之知:可断句为“孰知,不知之知”。句意为:谁明白,不知道却是知道。

(8)知形形之不形:可断句为“知形,形之不形”。句意为:懂得有形之物,它的形体是产生于无形的道。

(9)无问:无法相问,或不可相问。

(10)穷:破烂。可理解为“废话”。(11)待:对待。

(12)大初:大道的本原。(13)昆仑:比喻高山。(14)太虚:又在高山之外,比喻虚寂的大道妙境。

【译文】

泰清向无穷请教:“你懂得道吗?”无穷回答:“我不懂得。”又问无为。无为回答说:“我懂得。”泰清又问:“你懂得道,道也有规律吗?”无为说:“有。”泰清说:“道的规律怎么样呢?”无为说:“我知道道可以处于尊贵,也可以处于卑贱,可以聚合,也可以离散,这就是我所了解的道的规律。”

泰清用上述无穷和无为说的话去请教无始,说:“像这样,那么无穷的不懂得和无为的懂得,谁对谁错呢?”无始说:“说不懂得是得知道的深奥,说懂得是对道认识的浅薄;说不懂,是因为对道有了深刻理解;说懂了,则说明他还处在道之外。”于是泰清认为无始的回答是对的,因此感叹地说:“说不懂才是懂,说懂其实是不懂啊!谁明白,不知道却是知道呢?”

无始说:“道不可能听到,听到了就不是道;道不可能看见,看见了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传,言传出来了就不是道。要懂得有形之物,它的形体是产生于无形的道啊!因此道不可名状。”

无始又说:“有人对询问大道就回答的,是不懂得道。就是询问大道的人,也不曾听说过道。道无法询问,有人问也不能夠回答。不可问却一定要问,问到的也是些废话;不能回答却勉强回答,这说明对大道没有深入了解。以没有深入了解大道对待别人的询问却说些废话,像这样的人,对外不能观察广阔的宇宙,对内不能了解自身的本原,所以不能越过高山,也不能遨游于清虚宁寂的太虚之境。”

【赏析】

第八部分从内容看,与本篇第一部分很相近,与第七部分也一脉相承,或者说是其延续,都是强调“道”是不可言说,不可名状、视之无形,听之无声的特征。

【原文】

光曜问乎无有曰(1):“夫子有乎(2)?其无有乎(3)?”光曜不得问(4),而孰视其状貌(5),窅然空然(6),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7)。”

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8),而未能无无也(9);及为无有矣(10),何从至此哉!”

注释

(1)光曜yào、无有:皆为虚构的人物。(2)夫子:指无有。

(3)其:<副词>还是。(4)问:通“闻”音讯。

(5)孰视:仔细察看。孰,通“熟”。

(6)窅然、空然:一片空虚。窅yǎo:空的意思。(7)搏:触摸。

(8)有无:指能看得见而听不到,摸不着。

(9)无无:指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10)及:达到。为:<助词>表示程度。

【译文】

光曜问无有:“先生你是存在呢?还是不存在呢?”无有不吭声,光曜得不到回答,就仔细地观察无有的形状和容貌,发现只是一片空虚,整天看不见他的身影,听不到他的声音,想摸更是摸不着。

光曜说:“他已达到了道的极致啊,还有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呢!我能够达到能看得见,而听不到,摸不着的境界,却不能达到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一切皆无的境界,想达到无有的程度,怎能才能做到啊!”

【赏析】

第八部分,进一步描述道的特征,在说不出,听不到的基础上又深入了一步。即道不仅是“说不出,听不到”,而且还“看不见他的身影,摸不着”。庄子在这里将光曜虚拟为光的化身。将道“看得见,而听不到,摸不着”的特征比喻的即形象而又恰如其分。

【原文】

大马之捶鉤者(1),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2)。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3)?”曰:“臣有守也(4)。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鉤,于物无视也,非鉤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5),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6)!”

注释

(1)大马:官名,即大司马。 捶:锻制。钩:泛指兵器。

(2)失:差失。 豪芒:比喻微小的差错。

(3)巧:灵巧,技术。(4)守:借指“道”。

(5)假:假设;如果。(6)资:蓄积。

【译文】

大司马家锻制兵器的工匠年纪虽然已经八十,锻制的兵器却不会出现微小的差错。大司马说:“你是特别灵巧呢,还是有道呀?”锻制兵器的工匠说:“我遵循着道。我二十岁时就喜好锻制兵器,锻制兵器时,其他物什么也看不见,凡不是与锻制兵器有关的事都不会关注。学到手的技术是来用的,如果暂时不用以后也要使用,更何况那有不能的技术啊!精湛的技术都是一点一点地积累的呀?”

【赏析】

第九部分主要是通过锻制兵器的老人讲述自己精湛的技术练就的过程,喻指通晓道的过程也是一点一点地积累和修练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十一

【原文】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冉求失问而退(1),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2),今日吾昧然(3),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4);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5)!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

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未应矣(6)!不以生生死(7),不以死死生(8)。死生有待邪(9)?皆有所一体(10)。有先天地生者物邪(11)?物物者非物(12)。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13)。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14)”

注释

(1)失问:指不知道再问什么。

(2)昭然:明白。(3)昧然:糊涂。

(4)神者:指心神专一。先:首要;根本。受:领会。

(5)求:探索;谋求;追求。(6)未应:没想好就不必说了。

(7)不以生生死:不要由生就想到死。

(8)死生:指死而复生。(9)待:依赖、依靠。

(10)一体:指处于一个整体之中。

(11)有先天地生者物邪:应断句为“有先天地生者,物邪”。   物:指“道”。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12)物物者:意为“道是生万物者”。前“物”字指道。

(13)犹:犹且,尚且,还。(14)是:借指“道”。

【译文】

冉求向孔子请教:“天地产生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可以,古时候就像今天一样。”冉求不知道再问什么便退出屋来。第二天再次求教孔子,说:“昨天我问'天地产生以前的情况可以知道吗?’先生回答说:'可以,古时候就象今天一样。’昨天我心里还很明白,今天就糊涂了,请问先生这该怎样解释?”孔子说:“昨天你心里明白,是因为心神专一领悟到根本;今天你糊涂了,是因为心神没有专一又追求其他事情了?没有古就没有今,没有开始就没有终结。没有子孙繁衍而有子孙,可能吗?”

冉求想回答而尚未开口时,孔子说:“算了,没想好就不必说了!不要由生就想到死,也不要由死就想到复生。死和生相互依赖吗?二者都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有先于天地而产生的,那就是道。道是生万物者,本身不是物。万物的产生不可能在道之前,正是“道”生万物。尚且“道”生万物,道生物是无己的。圣人的爱人也完全是无己的,而这乃是因为圣人取法于道。”

【赏析】

第十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孔子向冉求讲解“未有天地可知邪?”这一疑问,集中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道的求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千万不要使自己不懂装懂。文中塑造的冉求的形像就是一个自己不懂装懂的人。孔子的第一次回答,自己根本没听懂便退出了,是出于对老师的礼貌,还是怕别人说他愚钝?不管是出于哪方面考虑,只好第二天再次求教孔子,2但却变换了询问方式“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

二是,对道的求知不能耍小聪明。冉求对孔子“古犹今”的回答存有质疑,又不直接说出,却用“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其含意明显是说“我昨天和今天就不一样,怎么能说古时候就像今天一样呢?”以此映射孔子昨天说的不对。孔子也明白,知道他昨天根本没听懂而在装懂,只是没有戳穿,而是来了个顺水推舟,从而说“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孔子的话其含意也明显,就是告诉冉求,对道的求知不能耍小聪明,必须心神专一,不要心存邪念。最终孔子还是详细解释了“古犹今”的道理。这也践行了自己的诲人不倦的信条,尽到了一个老师的责任。

三是,孔子通过生与死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古犹今”道理。即是说“道产生在万物之前”,而且“道是生万物者,本身不是物”。其含义是在说,道是一种说不出,听不到,看不见他的身影,摸不着的一种存在,却过去是这样,现在仍是这样,亘古不变。道没有生和死,道是永存的。

十二

【原文】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1):'无有所将(2),无有所迎。’回敢问其游(3)。”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4),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5)。安化安不化(6),安与之相靡(7),必与之莫多(8)。狶韦氏之囿(9),黄帝之圃(10),有虞氏之宫(11),汤武之室(12)。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13),故以是非相也(14),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山林与,皋壤与(15)?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16)!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17)。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18),岂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为去为。齐知之所知(19),则浅矣。”

注释

(1)诸:<代词>指孔子,(2)将:送。(3)游:结交,交往。

(4)外化而内不化:句意为“外在行为表现变化,而内心情感始终保持不变”。

(5)一:本义指道;根本;本性。此处应指“内心情感”。

(6)安:习惯的意思。(7)之:代指内心情感。 靡:随顺之意。

(8)必与之莫多:必然内心情感不会有什么变化。

(9)狶xī韦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囿yòu:指围墙、围栅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

(10)圃: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

(11)宫:古时贵贱所居皆称宫,至秦始定为至尊所居之称。

(12)室:本义是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由囿至室皆指帝王游居之所,而且递狭。比喻人们的精神境界日趋狭隘。

(13)师:先师。(14)䪠jī:碎、乱。此处可释为“诋毁,攻击”。

(15)皋壤:平原。皋:岸;水边陆地。

(16)物:若与迎、送相呼应理解为物也可,但是从本节文义上讲,则显得不顺。故可理解为代指欢乐和悲哀。逆旅:旅舍。

(17)知能能:能够知道遇到的事是否能够做到。不能所不能:不能够知道未遇到的事是否能够做到。

(18)务免:务必不可。 (19)浅:浅陋,拙劣。

【译文】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听先生说过:'不要有所送,也不要有所迎。’请问先生,人到底该怎样同别人交往呢?”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是外在行为表现变化,而内心情感始终保持不变;现在的人,是内心情感变化无常,外在行为却不能顺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顺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人,内心情感始终是不变的。习惯变化也好习惯不变化也好,习惯与内心情感相顺应,必然内心情感就不会有什么变化。狶韦氏建有狩猎、游乐的园林,黄帝则将狩猎、游乐的园林变成了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虞舜则由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变成了皇宫,商汤、周武王则由皇宫变成了卧室。那些称作君子的人,像儒家、墨家的先师,以是非好坏来相互诋毁,何况今世的人呢!圣人与他人相处是不会伤害他人的,不伤害他人的人,他人也就不会伤害他。就因为无所伤害,所以能够与他人既相送又相迎。

山林啊,原野啊。使我感到无限欢欣快乐啊!可是欢欣快乐还未结束,悲哀又接着到来。悲哀与欢乐的到来,我无法抵御,它们离去,也不可能制止。可悲啊,世人简直像是悲哀与欢乐临时栖息的旅舍。人们知道遇上了什么却不知道遇不上什么,知道遇到的事是否能够做到,不知道未遇到的事是否能够做到。不知道和不能够做到的事,本来是人们所不可避免的。一定不要追求自己所不能追求到的事,难道不也可悲吗!最好的言论是什么也不说,最好的行动是什么也不做。要想把所有该知道的都知道,那就实在是浅陋了。”

【赏析】

第十二部分,主要是孔子向颜渊讲述在人的交往中的迎送之道。孔子集中阐述了以下观点:

1、古今人们的行为表现、内心情感和所处的环境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古今人们的变化不同。古时候的人,是外在行为表现变化,而内心情感始终保持不变;现在的人,是内心情感变化无常,外在行为却不能顺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

2、古今人们的变化虽然不同,人们行为表现一定要与所处环境相适应,即行为要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内心情感是人本性的体现,这一点始终不能变。由此得知“迎送”是内心情感的行为表现,是维系人们内心情感的纽带。

3、“狶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䪠也,而况今之人乎”是喻指人们的活动环境虽然越来越缩小,但是却越来越精细。行为表现却越来越卑下。在“迎送”过程中要做到不伤害他人。这也是圣人处世之道。

4、未来的事情还不知会怎么样,所以不要追求自己所不能追求到的事。最明智的行为就是“无言”、“无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