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奇更上仙人洞

 微湖渔夫 2023-05-29 发布于山东
品读“峄县八景”——仙洞悬云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普天之下,被叫做“仙人洞”的地方实在不少。峄邑之内本属山东丘陵,虽无“险峰”,却能天生一个“仙人洞”,其中必有缘由。为博同好才一乐,也效法明朝文学家、给事中柴奇先生“探奇更上仙人洞”。


                   春风梨花仙人洞,

                   偷闲驱车出小城。

                   乡村野店同乡汇,

                   相聚老友结新朋。

       与乡党相约九八,在那风筝满天、梨花满山的季节里,共叙乡谊之地,不选高楼广厦,不择洋餐西果,却选在了古峄城东这片乡人称奇的“仙地”,喝的是“仙人洞羊肉汤”,在体验乡情回归的同时,也为我的“探奇”之路引发了缘由。

       《峄县志·山川》载:青石山,县东七里。山顶一石穴深数丈,旧传异人居之,炼形仙去,故名仙人洞。“天下名山仙占多。”只要稍微有点名气的山川,便可结以仙缘,正应了那句老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现在去仙人洞实在太方便了,在枣庄三角花园始发的21路公交车,终点站便设在了仙人洞,可见这个被列为“峄县八景”之一的地方其知名度之高,影响力之大。下车沿盘山路拾级而上,从东方怡源过仙云山庄,便进入了一条山谷。山谷中乱石突兀,涧深崖陡,清溪长流。站在小溪上的石拱桥北望,一堵峭壁猛然截去了溪源,这里便是仙人洞成名之景“仙洞悬云”之所在。每逢夏日大雨过后,满山草木再也兜不住的流水直泻涧底,空谷轰鸣,似千军万马飞奔疾驶,水雾腾空,仰望之,似白云悬于洞上,其景象之壮观,被乡人视为“胜地”。崖壁古人刻有“高山流水”等如斗大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雨水冲刷,字迹漫漶但仍然可识。

       仙人洞位于瀑布东侧的半山腰上,洞口朝着西南方向,洞高丈余,宽约七八尺。进入洞口为一大厅,有两叉洞往里延伸。俯身而进其中一洞,洞内幽森深不可测;另一洞向上旋进,狭窄弯曲且开有“天窗”。闷热的夏日,洞外的热浪涌入,从天窗离洞而去,形成气旋效应,使洞内凉风习习,俨然神仙境地。洞北有一石窟,窟中刻有一尊石佛造像。往北有“桃花台”与“碾月坡”两景对映,并各有亭台、石屋点缀。仙人洞下“有石似龙,头角天成,颔下一石盂。盂水不涸不溢,见者称奇。”


  更令人称奇的是仙人洞有两个版本的传说。其中一个版本为乡人熟知,即“烂鱼店”的传说。传说南极、北极两位大仙在洞中下棋,一个年轻的卖鱼郎路过入洞看棋,一盘棋尚未下完,便急匆匆去客店取自已刚刚寄放的鲜鱼。店主却说那是百年前的事了,以至小店落了一个“烂鱼店”的臭名。卖鱼郎回家一看,家人已是曾孙玄孙辈了。这正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的来历,这个版本的仙人洞传说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下来。传说的另一个版本是“打柴人成仙”的传说。话说青石山下一善良的打柴人,和亲睦邻,以孝道方圆左近闻名,由于家贫终年以打柴为生,时常在仙人洞中避风挡雨,久而久之与洞主结下了仙缘。某一日,见两花白胡须的老人在松树下睡觉,便叫醒他们一同下山,与两老人攀谈半日,见家中炊烟已起,才觉到了午饭时间,回家后街坊邻居皆不敢相认,一个白发老人称其与自已爷爷的爷爷名字一样。打柴人只好回到洞中去问缘由,谁知那两个白须老人皆不见了踪影。山前山后寻找途中顿觉身体飘缈,腾云驾雾向南天门方向而去。打柴人得道升天的传说,显然是乡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积德行善行为的褒扬。


  秀丽的田园风光,美好的民间传说,在文化旅游引领第三产业的风潮中,诸多有识之士纷纷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首先,由民营资本打造的“仙云山庄”引爆了山坳的宁静,集观光、餐饮、会务、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引得八方雅客云集。峄地的国营企业更是将山坳一隅辟为职工的疗养胜地,命名曰:仙山疗养院 。院内的现代化医疗设施设备与幽雅的自然环境,架网守护着人们的身心康健。以“仙山温泉”为主打品牌的“东方怡源”,将山乡农家乐型的旅游景点,嫁接上了时代的休闲文化内涵。园内流水潺潺,古典风格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画廊长桥如玉带般随山势山环水绕。仙云山庄、仙山温泉、仙山疗养院,三处园林式建筑呈品字形布局,与掩映在绿荫中的仙人洞和谐共存,风光独具如小家碧玉般美丽着。

       食过“仙人洞三道汤”,泡在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的温泉中,你尽可大胆地提问:仙人在哪里?仙境在哪里?我也可借能文的大师兄的话答你:人生只要有着仙人般的心情,心中便会有着仙境般的世界。


【作者简介】

       兰陵倦客,孙忠强,笔名孙舆行,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某单位七级职员、政工师职称。区政协委员、文史委特邀编辑、红色文化宣传大使、党建顾问;市作家协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老干部直报宣传员;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学会会员;牛山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个人文集《峄州走马》被省、市政协文史馆收藏。

                    图片来源网络 202212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