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崛起过程中,你最容易忽视的一个人?他就是秦献公

 茂林之家 2023-05-29 发布于湖南

秦国历经厉、躁、简公、出子四代混乱,国力衰落到了极致。秦国战国初期的窘境,我们上期已经详细了解了,在此就不多做赘述。是哪位大有为之主,拨乱反正,改变了这个局面,让秦国触底反弹了呢?秦献公:嬴师隰,即秦孝公的父亲。

秦献公剧照

谥号曰:献。聪明睿哲曰献,有通知之聪。知质有圣曰献,有所通而无蔽。能得如此美谥,这该是什么样的雄才大略之主!

然而就是这样秦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却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大家知道孝公的卧薪尝胆,奋而强秦;知道商鞅的革旧图新,力挽狂澜;知道始皇帝的兼并天下,文化大同;对秦献公却颇吝纸墨,著名影视作品《大秦帝国》,也是寥寥带过,还顺带黑了一把秦献公,将其描述成了一个穷兵黩武的君主。

今天猫叔儿就带大家走近这位开启秦国天下霸业的男人!

乘舆播迁,三十余年

秦献公年少时,君父去世,身为储君却没能正常即位,被迫出走流亡。

《史记》载:灵公卒,子献公不得立

至于什么原因“不得立”,《战国策》《资治通鉴》皆无记录,《史记》寥寥数语,只是记录事情经过,也没有讲具体原因。献公此时年仅十岁,难道因为年少被废?我看也不尽然,此后出公两岁都能被拥为秦君,年龄肯定不是考量的因素。

四代乱政

上一期文末,我们提到此时公室贵族的权力已经大到随意废立国君的地步。我们可以大胆推测,献公应该是秦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政治上被边缘化,不得立,才要亡奔他国避祸,以免被当权者夺了性命。

自此,献公开始了近三十年的魏国流亡生涯。这三十年,是魏国霸中原的三十年,秦献公客居在魏国的所见所闻,必然是开拓了他的眼界,刷新了认知。新制度与旧制度的博弈,新思想与旧思想的碰撞,深深震撼了秦孝公

《吕氏春秋·卷第二十四·不苟》载:公子连亡在魏 嬴师隰又名:嬴连

可以说,秦献公见证了魏国改革变强的过程,见证了西河学派的思想大爆炸。《战国史料编年史辑证》一书的作者,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杨宽,就认为献公即位后的一系列改革盖仿效魏之法制

西河学派

可见正是这段流亡经历,助力献公的成长。

秦献公在魏国这近三十年,众人有很多说法。有说魏文侯以礼待之,教授学业的。有说魏武侯要提兵帮助秦献公归国即位,被献公婉拒。但是呢,《战国策》秦策、魏策,《史记》秦本纪、魏世家无明确记载,《通鉴》也没有描写,甚至后来出土的魏国本国史书《竹书纪年》都没有记载献公在魏的事迹,不知道这些说法出自哪里。

这就很值得玩味了,献公在魏,以及后来归秦,对于魏国来说,应该是比较重大的外交事件,按理说不应该无任何记录。像秦穆公三置晋君,这都是提升本国政治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史书都会大书特书。没有记载,有两种可能。第一个,觉得不重要,不是什么大事儿,不值得。另一种原因,发什么了比较难堪的事,事主不想让事情传出去。就比如关于李信伐楚失败的相关记述,就被始皇帝大量抹去。

话说回来,你觉得是那种原因呢?

至于魏武侯为什么放秦献公回秦?我认为是外交需要,此时魏武侯需要一个非敌对的秦国,国际形势所迫。

魏武侯剧照

就在秦献公归秦前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赵武公子朝作乱。因为这件事,赵魏关系发生变化。极大可能,魏武侯放归秦献公,是为了扶持一个亲魏的秦国。且秦献公在魏武侯一朝,没有和魏国的交战记录。后面少梁之战,献公释放魏将公叔痤,也很难说没有感念魏武侯让其归秦之恩。

禁暴静乱,政通人和

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秦君,同年废止秦国的人殉制度。次年在栎阳筑城,从此栎阳成为秦国东出的桥头堡。

《史记·秦本纪》载:献公元年,止从死。二年,城栎阳。

从后边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献公的政令上下通达,好像实施过程没有受到任何阻力。战国史料缺失,让我们很难想像,从出子立,到庶长改迎回献公即位这几年,秦献公到底用了什么雷霆手段?既获得国内一部分贵族的支持,又打压了公室贵族的权力。

秦国公室贵族

公室贵族不会自己变成乖宝宝,上一秒还随意废立国君。到了献公这里,一个个变的如此温顺?并且到始皇帝为止,再也没有出现公室贵族随意废立国君的现象。商鞅变法,公室贵族虽有反对,乃至后来商鞅身死,公室贵族也没有实力去阻挠变法政令的实施。好像一瞬间,公室贵族的权力被取缔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得从献公夺位说起,献公归国的整个过程,《吕氏春秋》记载的更为详细,献公听闻国内小主夫人任用宦官乱政,以致臣匿民怨。献公听说之后,就立马动身回国,想要取而代之,并获得臣子和国民的帮助,想从郑地这个边塞进入秦国。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载:秦小主夫人用奄变,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公子连亡在魏,闻之,欲入,因群臣与民从郑所之塞。

宦官乱政

看这段记载,我们能得到不少信息。

第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秦献公敏锐的政治嗅觉。知道什么时候机会来了,并且抓的住。

第二点,在国内颇有声望。或者说,秦献公为归秦争位,应该是已经筹谋良久。不然怎么可能,一个在外流亡三十年的落魄公子,一说回国,立马群起响应。国内这种现象必然是多年经营的成果。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们继续往后看,献公刚开始并没有如愿进入秦国,因为边塞的守将右主然没让他进,最后来到戎狄的地方,想从焉氏(渭南市富平县)这个边塞进入,这个时候,菌改就把秦献公迎回了秦国。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载:右主然守塞,弗入,曰:“臣有义,不两主。公子勉去矣。”公子连去,入翟,从焉氏塞,菌改入之。

这段信息量同样很大。根据前面的语境,这里菌改此时是焉氏塞的守将吗?应该是,因为这件事以后,菌改得以因功封爵官大夫,升迁为庶长是以后的事,《吕氏春秋》有明确记载。并且菌改应该不是主动迎接秦献公的,应该是献公受阻来到焉氏之后,菌改才迎的献公。史料关于菌改的记载很少,不过能看出来,菌改起码能识人,且能审时度势。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载:而赐菌改官大夫,赐守塞者人米二十石。

这段《史记》记载很是简略,理解起来和《吕氏春秋》差异很大。就一句话,说庶长改把献公从河西接回立,为国君。看意思好像是,此时任左庶长的菌改主动从河西迎回了秦献公。跟《吕氏春秋》记载相比,行事逻辑很奇怪,没必要绕一圈啊。完全应该是直接到郑(大概现在渭南市华州区),这里离魏国更近,就不会出现右主然阻挠献公的事儿。

《吕氏春秋》

况且国内正处乱局,作为庶长的菌改有能力让右主然直接放献公进来,尽快迎新君回国稳定政局,才是当紧之事。

所以献公归国的真实情况应该是,谋划许久的献公听闻国内乱局,知道机会来了,动身回国,在郑地受阻,绕道焉氏,此地的守将菌改迎回了献公,后来再次因功才受爵位为庶长。侧面也说明了,秦小主夫人宦官乱政很不得民心。

秦军

后面还发生了更加戏剧性的一幕,秦小主夫人听说献公回国了,很害怕,派兵诛杀献公。结果发生了兵变,军队反戈倒向了献公。拿到军权这是很关键性的一步,毕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自此献公终于回到雍城继承君位。

《吕氏春秋·卷二十四》载:夫人闻之,大骇,令吏兴卒,奉命曰:“寇在边。”卒与吏其始发也,皆曰“往击寇”,中道因变曰:“非击寇也,迎主君也。”公子连因与卒俱来,至雍,围夫人,夫人自杀。

关于出公的死,史记秦本纪和始皇本纪中说法不一,秦本纪记载是献公被庶长改迎回立为国君之后,出公和他的母亲被杀,并且尸体被沉湖。而始皇本纪中,出公是自杀,此时出公才四岁,我想这里表述的是跟着自己母亲一起服毒自尽或者通过什么别的自杀方式死掉了。《吕氏春秋》仅记载了出公母亲自杀,出公生死没有交代。至于有没有被沉尸湖底,不得而知了。

《史记·秦本纪》载: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史记·始皇本纪》载:出公享国两年。出公自杀,葬雍。

结合一起来看,是在秦献公的授意下,出公母子被逼自杀。一场政变,流血范围不可能这么小。出公母子被逼自杀这标志着秦国内部反对势力被清洗,公室贵族的权力彻底的被打压下去,秦国君权得到了史诗级加强。可以说献公为孝公和商鞅的变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敲黑板!注意我说的是非常重要!

商鞅变法

观献公归国即位的整个过程,一个有胆识、有魄力、手段硬朗的国君向秦人走来。深受乱政之苦,且慕强的秦人,拥抱了这位君主,秦国自此开启了新篇章!

与民更始,别开一格

秦国的变法改革,严格来说,是始于献公。来看看献公的为政举措吧。

● 废止人殉制度

秦人古为商朝贵族,人殉习俗,源于殷商,为表主人尊贵,属于厚葬陋习。废除人殉,刷新了秦国形象,减少了国内劳动力损失,赢得了民心。

● 城栎阳

这里城栎阳,很多人把他理解为迁都栎阳,我觉得不是很准确,应该是在栎阳建城的意思。首先,城在古语中一般是建城的意思,且秦本纪明确记载的是孝公十二年,迁都咸阳。商君列传中,更是描述秦自雍城迁到咸阳。如果此时迁都栎阳,那这里的描述应该是自栎阳,而不是自雍城。栎阳离魏国边境很近,应该是将栎阳城打造成边塞重镇,加强了秦国的边防实力,也表明了秦献公想要东出,进取中原的雄心壮志。

《史记·秦本纪》载: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

《史记·商君列传》载: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

● 建立商市

提高商人地位,发展工商业,有力的促进了国力的增强。

《史记·始皇本纪》载:献公立七年,初行为市

● 编辑户籍

户籍制度让统治者牢牢掌握了国家的民力资源。国家权力从此到户,整顿社会秩序,强化基层组织功能,为商鞅的耕战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史记·始皇本纪》载:十年,为户籍相伍。

大秦帝国剧照

战争打得是国力,献公的对外战争,刚开始与韩、赵交战失败,到后期与赵、魏交战取胜,我们可以看出,献公施政之后的一二十年,国力提升巨大!且通过对外战争,再次打出尊王旗号,石门大胜天子致贺,大大提升秦国的政治声誉和国际地位!

献公上半生颠沛流离,下半生奋发有为,可谓是大器晚成!一朝伟业,奠基大秦王朝横扫六合八荒的千秋功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