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脐针治疗慢性腹泻丨齐永脐针

 小小小妙音妙音 2023-05-29 发布于河北

脐针治疗慢性腹泻

作者:齐永  编辑:齐飞

图片

慢性腹泻是一个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便状稀或呈水样,或带粘液脓血。如临床上腹泻持续或频频反复发作超过2个月以上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腹泻。

中医根据证候不同称之为“泄泻”、“利下”、或“水泻”等,其特点除以上所述外,还在于“泄泻之证,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

中医认为泄泻病因很多,外因六淫之邪,内因七情,饮食不节,脏腑传变,皆可致泄泻。其病位在脾胃肠道,病机的关键是脾胃肠道的升降、运动、受纳、化物、泌浊和开阖作用失常有关。

辨证要点

1.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为特征。其和痢疾之别在于,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液者为痢疾,并多伴有腹痛。泄泻也有腹痛证,但多与肠鸣脘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多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

2. 泄泻证虽复杂,但各有特点。外感之泄泻多兼有表证,多为邪实;而内伤之泄泻则多以气为主,或实或虚,或虚实兼有,但以虚者多。

3. 泄泻辨证时首先应区别寒、热、虚、实。一般来说,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如鸭粪,粪臭不甚,多属寒证;大便黄褐而臭,粪质溏粘,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或伴排而不畅,多属热证;病程较长,喜温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

图片

辨证类型

1.寒湿泄泻(风寒):泄泻清稀,甚至稀水,腹痛肠鸣,或伴有风寒外感之症,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湿热泄泻(暑湿):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质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肝气乘脾:病由情志抑郁,证见纳呆、脘胀、溏泻、串痛、嗳气不舒、矢气不畅、苔薄,脉沉弦。

4.肝气走串:每因恼怒或情绪紧张发生腹痛泄泻,腹鸣串痛,痛一阵泻一阵,气水俱下,泻后痛缓,苔薄脉弦。

5.脾胃虚弱:大便时溏时泻,不思饮食,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脘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重则水谷不化,手足不温,喜热畏寒,体重下降,消瘦或有脱肛,苔薄白,脉濡弱。

6.肾虚泄泻:泄泻多在五更,又称五更泻。腹部作痛,肠鸣而泻,泻后痛缓,伴有畏寒肢冷,腰酸腿痛,足跟酸痛,舌淡苔白,脉沉细。

7.心脾两虚:泄泻疲乏,腹胀,心悸健忘,失眠多汗,舌尖红苔薄,脉弦细偏数。

8.脾肺两虚:久咳痰清,息短气弱,语声不扬,食减腹胀,便溏泄泻,甚则浮肿,脱肛不收,苔薄净,脉濡小。

脐针治疗

从脐针体系出发,所谓的慢性病是时间较长的疾病,这样的病人大多属于“虚”,古人说:“久病必虚”。又说:“虚者补之,实者泻之”。那就要需要分析这类病人是什么虚,根据病情我们可以排除它,肯定不是血虚,那就是气虚,那么涉及肺气、脾气和肾气,那在辨证落藏上就较为容易,抓住了这个点,在治疗中也就一举中的。

还要根据中医对慢性腹泻的辨证来进行定方位,比如,寒湿泄泻我们可以取水火的组合加坤,也可以取水火加艮坤。而湿热泄泻则可以取艮和坤,或艮离坤;对肝气乘脾则取脐针中疏肝的组合加上天地定位,或天地定位加巽;对肝气走窜则取疏肝的组合加艮,或加离、坤;对脾胃虚弱则可健脾,对肾虚泄泻则取补肾;对心脾两虚则取水火或四正位;对脾肺两虚可取离、坤加兑,或离、坤加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