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一眼断玉法”之“器形”篇——西周玉器(七)完结

 积祥轩 2023-05-29 发布于山东


从玉器工艺学角度看,新疆和田玉的应用,要贯穿中国玉器历史的大半个过程。严格地说,和田玉在玉器材质中能占到相当比例者,大约是从西周时开始的。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M2006共出土玉器129件,其中明显属和田玉质者有23件。这要比商代妇好墓的755件玉器中,明确属和田玉质者仅有3件的比例大大增加了。山东济阳刘台子M6,属昭王时期。玉器中的白玉鸟形佩、白玉人形佩、玉龟、兽形饰和兽面形饰等,质色纯净,晶莹温润,应属和田玉。说明昭王时期,和田玉已进入今山东地区。和田玉大多被制成装饰品,说明当时的玉器服饰文化中,特别重视和田玉的极高审美价值。
西周玉器中和田玉的应用,处于"小高潮期",并为东周时多采用和田玉的高潮期打下了工艺学基础。

虎形玉佩  西周  长6.5、高2.8、厚0.2厘米。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1号墓出土,现藏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青玉,灰褐色。扁平体。玉虎头高昂,短颈,小耳直立,张口为一圆孔,露尖齿作吼叫奔扑状,长尾回卷,前后肢前屈刨地,形象凶猛传神,前后大腿处各雕一道阴线,耳窝下陷,虎背、腹均切边去棱,琢磨成弧形,虽为浮雕,但却有圆雕之效果。

虎形玉佩  西周  长8、高2.8、厚0.2厘米。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1号墓出土,现藏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青玉,灰褐色。扁平体。玉虎头微昂前伸,立耳露齿,腰身稍曲,长尾上翘,四肢前屈,作急驰状,造型生动,凶猛强健,虎身虎耳均饰阴线云纹,口部钻一圆孔。


牛形玉佩  西周  高2.4、长4.5、厚1.1厘米。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1号墓出土,现藏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青玉,灰绿色。牛圆眼,呈站立探首状,两耳、两角后伏,神态驯顺。背部微拱,臀后圆而丰满,垂小尾,蹄足,四条腿之间有一切割槽,口部钻有一圆孔。雕琢精致,通体抛光。

牛首形玉佩  西周  高3.3、宽3.2、厚1厘米。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9号墓出土,现藏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青玉,灰绿色。圆雕。玉牛头顶两角竖起,并向内弯曲,两耳向左右张开,并琢磨出耳窝,以阴线雕出双目,脑后阴刻一道竖线,口部和额部各钻一穿。

有领玉璧  西周早期  直径11.2、孔径5.8、领高2.1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白玉质,有大量黑色、黄褐色沁斑,使器表呈现出缤纷的色彩。领口磨制圆润,孔壁打磨光滑。壁两面有四组浅细的同心圆圈纹,每组由四道弦纹组成。整器制作规整精细。

玉琮  西周早期  高5.6、宽5.65、孔径3.16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紫红色玉,不透明,器上有黑色点状、白色筋条状沁斑。器身方正低矮,射也较矮,上射口微倾斜,孔壁较薄,整器制作规整,器内外打磨光滑。

筒形玉镯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直径6.9、孔径6.2、高3.68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器表呈灰黑色,有大量不规则灰白色条状沁斑。器呈圆筒形,中空,器身中部微束腰。器表上下边缘各饰两道凹弦纹。

玉镯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直径6.9、孔径5.9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灰白玉,半透明,器上夹杂红褐色、灰色、黑色沁斑。整器莹润光洁,圆周极其规整。

玉环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直径3.94、孔径2.8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青白玉,器表附着泥土痕迹和少量铜锈。环体扁平轻薄。

玉人面像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高23、宽3.4、厚0.26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呈绿色,器两面均粘附有铜锈。人面像两面对称,为头部的侧视,长眉、大眼、钩鼻、阔口,口内三齿,方颐、大尖耳,头戴冠饰,此器出土时头饰及下颌有部分残损。

贝形玉佩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长3.2、宽2.7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青玉,玉质晶莹温润。器背部粘附少量铜锈。为海贝形圆雕作品。器身正面呈弧形,背面平直,两侧边圆滑,并各在中段有四个较浅的齿状突起,器中部有一纵向沟槽,沟槽两侧又精琢出对称排列的14道浅凹槽,沟槽顶端有一穿系挂绳用的小孔。通体磨光。

昆虫纹玉牌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长5.5、宽5.23、厚0.46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灰白玉质,器表有大量黑色、白色团状、条状、点状沁斑。器呈圆角方形,器一面以阳线技法雕刻出一变形蜻蜓纹样,刻纹线条极其流畅,加工十分精湛。

玉饰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长9.2-9.6、宽2.65-5.7、厚0.5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青玉,半透明,器表有黄褐色沁斑。整器略呈四边形,器上端平,下端呈内凹三角形。内凹部分为单面斜刃,刃沿尖薄。器上有三个穿孔呈三角形排列,上端孔较大,下端两孔用黑色物质填补。器左上角残损。

绿松石珠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长4.8、宽3.6、厚1.9厘米。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现藏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形体较大,穿孔为双面对钻,整器磨制精细,光洁度极高。
西周玉器的承上启下作用。西周玉器是在继承商代玉器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它的创新形态极为突出。在玉器的种类、造型(含纹饰)方面,都有很多空前新异的创作,特别是晚期。“商周间的大变革……是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它的新文化的内容,应包含玉器的新面貌和新风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