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之谜:父权年代,尊者为氏

 与春天同行 2023-05-29 发布于青海

@秦楚刊号

文章图片1

在先秦时期,标志部族宗族的微号,除姓之外,还有氏的称谓。氏是姓所衍生的产物,即姓的分支。《通鉴外纪》对此有非常明确的论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也就是说,姓表示宗族的起源、出处,是原有的大宗的称号;氏是后起的、分支的、小宗的族号。而氏字的文字结构,在殷商甲骨文中解释为:“木本”之意,即植物之根,故后世多用“寻根”二字表述某一姓氏认祖寻根、追源溯流的文化情结。

氏出现较姓晚,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在母系氏族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繁衍,氏族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展,氏族组织中不断分出一些小的群体,迁徙到新的地区。为了区分这些新生的、小的社会群体,并维系与原有的氏族组织的联系,于是便产生了“氏'这T 社会组织名称。所以我国古代学者在解释“氏”字时,说氏的本义应该作“是”,表示存在的意思,表明其某某分支生活、聚居于某地区,把地域概念引入了血缘群体的组织之内,用以表示分布于不同地区的、同一姓族组织的分支衍派,这就是“氏”。

《说文解字》中对“氏”的解释则说:“氏,巴蜀山名,岸胁之旁著欲落堕者日氏”,段玉裁注日:“小阜之旁(傍)著于山岸胁,而状欲落堕者日氏;其字亦作坻。”《诗经.秦风.兼葭》中“宛在水中坻”的“坻'字,即指由岸旁山崖主体崩裂,落堕的小丘,是分裂析出的一片土地,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坻'(即氏)的来历,也正是“氏”字的本义。

有的文献典籍中,把这种从氏族组织中分裂而出的新群体称作“族”,也有的文献典籍“氏”、“族”相提并用。在有关夏、商、周三代历史的记载中,夏代多称氏,如“有扈氏”、“有莘氏”、“有穷氏”、“有仍氏”、“抖部氏....商代则多称族,如“王族”、“子族”、“三族”、“五族”;周代则氏、族并称,如周初在大量封国命氏的同时,又赐予有功大臣“殷民六族”、“殷民七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氏”“族”都是从大的氏族组织中分离产生的新的社会群体,是姓的分支衍派;“氏”、“族'形成的基本原因和主要特征就是地域的区分,即“胙土命氏”,“氏”就成为占有土地、区分地域的重要标志,也是氏的原始的基本功能。这也正是周代“胙土命氏”的历史渊源。

“氏”的产生除“因土命氏”之外,另一重要来源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阶层的人因所从事职业、技艺、身份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获得了各种“氏”的称号。在母系社会末期父系氏族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在社会分工日益明确,职业技艺日益专业的情况下,男子的优势也日趋明显,于是父系社会逐渐取代了母系社会,父系大家族的杰出人物,成为社会主流的支配力量和各行业、各部门的权力象征。其中既有执掌统治大权的首领阶层(氏族首领、部落酋长等),也有分管山林水泽、农牧渔猎、天文历法、军事刑法、礼仪教化、仓康财物的各种机构和官员,还有从事“百工技艺”的专业人才。

如:“别婚姻,正姓氏”的太昊伏羲氏、“尝百草,艺五谷”的炎帝神农氏、“明人伦定刑律”的黄帝轩辕氏、“掌历法,辨四时”的少昊金天氏等古代帝王(部落联盟酋长),以及专管山林水泽的“有虞氏”,负责陶器制作的“有陶氏”,司职“火正”的祝融氏、重黎氏,主管刑法的“大理氏”等百官。而百官的技艺往往由家族世袭,代代相承。因此,社会分工、职业世袭,就为“氏”的产生形成另一 重要途径。由于社会分工不同,职位、技艺高低不同,“氏'也就成为表明社会地位、身世贵贱的重要标志,也是“氏明贵贱”的历史渊源及其基本功能。“氏”成为社会发展到-定阶段的重要产物和时代的标志。所以说:“尊者为氏”。

郑樵在其《通志↑氏族略》序中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也就是说,先秦时期,氏不仅是部族、宗支的微号,也是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的标志。最初,氏是同姓部落的名称,后来则逐渐演变为专指部落首领相沿世袭的尊号。传说中父系社会英雄人物的称号,均加“氏”以尊称,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等,即是例证。

这种以“氏'别贵贱的风尚,在从父系氏族社会到先秦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相当盛行,形成“同姓异氏,一姓多氏”的社会格局。如炎帝神农氏本来是姜姓部落的始祖,但其后裔却有烈山氏祝融氏及齐、吕、申、许等氏族分支;黄帝轩辕氏为姬姓部落的始祖,但他的25个儿子,却分为12胞族(氏族);太昊伏羲氏(伏羲氏),少昊金天氏,本是东方凤姓部落的首领,是以鸟为图腾的部族(凤即凤鸟),其后裔则繁衍为凤鸟氏、玄鸟氏、丹鸟氏、青鸟氏、鸠鸟氏、爽鸠氏、伯赵氏及“五雉'、“九扈”等24个“以鸟名官”的氏族。

这样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和“氏”的形成,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所取代,所有的血缘关系,均由父系来确认。所以母系姓族之解体,父系氏族之兴起,成为姓氏发展演变过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下期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