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子黄时雨

 品茗客人 2023-05-30 发布于江苏

  今天来说说梅子、梅雨。

  先来读一首宋词。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写这首词时,他已经在苏州定居了。他是北方人,对江南梅子黄时那湿答答的空气、连绵不绝的雨有格外深的感受。“梅子黄时雨”,倒并不是他的首创,只是化用了比他早生了90岁的政治家寇準(961—1023)的句子“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但,倒是贺铸倒因此有了“贺梅子”之名。

  梅子,就是冬春开花的红梅、白梅后结出的果实。

  梅,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果梅的果期在5至6月,果实成熟时呈青黄色。与同为蔷薇科的梨、苹果、桃子等水果不太相同,梅子通常不直接食用,太酸。做成了蜜饯就受到人们喜欢了。炎炎夏日,解暑的酸梅汤也是以梅子的制成品乌梅为主要原料制作的。

  江南,立夏过后,尤其是进入到小满节气,雨水就逐渐增多了。在江南,雨水多,难见阳光,空气也是湿漉漉的。此时,正是梅子成熟变黄的时节。

  梅子黄,雨水多,很早就被人注意到了。隋炀帝杨广《四时白纻歌·江都夏》中有“梅黄雨细麦秋横,枫树萧萧江水平”句。唐末五代时人韩鄂撰写的一部农书《四时纂要》中更明确提出“梅熟而雨曰梅雨

  诗圣杜甫有一首诗,诗题就是“梅雨”。

梅雨
唐·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杜甫诗中的南京不是今天江苏的省会,而是如今的成都。

  白居易是北方生长并长期在北方生活的人。他在《浪淘沙六首其三》中写到了黄梅雨: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苏东坡在一首题为“赠岭上梅”的诗中说: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他是说,细雨催熟了黄梅。

  说黄梅熟时雨多,南宋人赵师秀的这首《约客》可能更为人们熟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闭敲棋子落灯花。

  而另一位南宋人却说出了另一种天气状况。

三衢道中

南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是诗人陆游的老师。他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所写,那一次的旅行,他肯定遇到了难得的晴好天气,他抒写了此次旅途的新鲜感受。这首小诗曾被选入教育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诗人们在吟咏着梅子黄时那下个不停的雨。同时也有人注意到梅雨的开始、结束的时间了。

  清人仇兆鳌在为杜甫的《梅雨》作注时,引用了陆游的祖父陆佃(1042年~1102年)的《埤雅》中对梅雨的解释:

  江湘二浙,四五月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柱础皆汗,蒸郁成雨,谓之梅雨,沾衣败汙。故自江以南,三月雨谓之迎梅,四月雨谓之送梅,然则蜀亦不异江南也。

  《岁时广记》是南宋末年人陈元靓(liàng)编撰的一部包罗南宋之前岁时节日资料的笔记。该书的卷二“夏”就有“黄梅雨”条记录了不同地方入梅、出梅——也就是梅雨开始和结束的几种不同的时间。“闽人以立夏后逢庚日为入梅,芒种后逢壬为出梅。”“芒种后逢壬入梅,前半月为梅雨,后半月为时雨,遇雷电谓之断梅。”

  我们苏北里下河地区,地处江北,如今虽也有梅树,历史上是没有果梅,不产“黄梅”,但也有黄梅天,且也是以芒种、小暑节气作为入梅、出梅的时间的,中间隔着一个夏至节气。只是我们给那前半月、后半月的命名,恰好与古代人相反的,芒种后夏至前半月为“莳天”,夏至后小暑前为“梅天”。

  古代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生活在梅雨带的人们又很需要知道入梅和出梅时间。怎么办?人们就以不同的方式,确定出一个大致的日期。各个地方的气象条件不同,入梅时间推定往往是不一样的。

  如今的入梅已经有了定量的科学指标的:气温,副热带高压和降雨量。气温,在未来五天连续三天的日平均气温≥22℃,入梅后头5天中必须有4天雨日,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相对稳定在有梅雨的区域。

  读贺铸的“梅子黄时雨”,我是有些困惑的。梅子黄时,杏子也黄了,这是同属蔷薇科的植物结出的果实,长得也很像。在梅雨带,将要进入梅雨季的时候,杨梅也红了。包括贺铸在内的古今诗人在咏警匪片个时节的雨,怎么就不说是“杏子黄时雨”、“杨梅红时雨”的呢?

  吟咏着“梅子黄时雨”的时候,梅雨也就在前方随时准备来袭了。好在,现代化的今天,梅雨季虽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会带来不少的麻烦,但抵御潮湿的办法和手段也多了。而梅雨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古代人也说了:

  “梅不雨,无米炊。”

  相关文章:

小满,大忙

黄梅季 莳梅天 “四霉天”

今天,入梅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