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学校学生文化建设的思考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5-30 发布于浙江

学校的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生活时空中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价值观。学生文化是受教育者的“群体能”所辐射的文化时空,是一种特定生活状态下的群体意识圈,它具有外在性、活动性、多样性、成长性等特点。

学生文化是一种学生个体、群体间不断传递、生成着的信息流,他们在相互交往中,相互汲取文化的营养,用自己特定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他们对时尚的追逐、品牌的关注、消费的强调,都不是教师这个群体所熟知的。大众媒体的某些文化要素,可以很快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经过共享与交流,成为他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文化对处于期间的学生个体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学校的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冲突,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学生文化要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校内外文化大环境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学校生活这一时空中生成的,具有自己独特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表现为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

影响学生文化的形成因素来自于多方面,其中经过加工、选择的课程文化是主要的因素,家庭文化和社区、社会文化对学生文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同辈群体对学生文化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良好的学生文化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对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把学生文化的建设和引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要有意识地加以规划和引领,促进优秀的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面对多样化的学生文化,需要坚持主流与多元统一,用主流文化引领多元化的学生文化

青年学生的文化,因为年龄特征的原故,常常带有偏激、叛逆的特点,呈现出一种对主流的非主流化运动倾向,更多地呈现时尚的、多样化的文化样式。这种文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其消极影响也是明显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确立充满正能量的学生形象标准,引导学生以此为奋斗目标,争取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围绕学生形象标准,开展德育序列化标准的研究和实践,把对学生培养的总要求细化为每个年段达成目标要求,并据此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此引领和整合学生中影响巨大的青春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样式。如开展的学生形象代言人评选活动,引导学生把关注焦点聚集到健康、阳光、进取、大气等良好的品质上来,从而有效地消除了一些娱乐选秀活动过于功利而对青年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要让学生认同并接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把主流文化与学生的喜闻乐见的青春文化、大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学生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

二、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和谐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学生文化建设必须面向学生的未来发展。而文化本身又是历史地积淀而成的东西,因此学生文化建设需要特别注意传承与创新的和谐。

文化是传承和积淀的过程,学生文化的鲜明的学校特色是历史地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所以应该重视学校长期办学中积下来的优秀的学生文化的弘扬,可以通过回顾学校发展历史,讲述优秀学子楷模的故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主流的学生文化。

文化又是发展着的,学生尤其如此,激流勇进是学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学生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XXX人形象、中学生形象的大讨论,开展学生形象代言人评选活动,开展校园之星的评选,开展学习身边的优秀学生的活动, 让现代人格与学力和谐发展的现代中学生形象在学生中获得了共识,并进而转化为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

继承中有发展,发展中求创新,可以塑造优秀的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生文化,很好地发挥学生文化的凝聚学生,引领学生前进的作用。

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方式上,需要坚持学习与活动的结合

学生文化建设需要灌输,需要学习。通过主题班会,通过课堂渗透,通过学生党校、团校,努力灌输主流文化意识,并通过学生党校、团校学员、青年团员、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让主流文化在校园内形成气氛,形成文化辐射力。

学生文化建设的更重要的途径是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让学校文化鲜活可感,从而营造起浓厚的学校人文氛围。为此,要重视学生群体的活动型文化建设。

在学生文化活动中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方向性上要求学生活动的主题要与办学特色、培养目标丰一致;知识性上要求学生活动中要渗透人文、社科、自然、工程等知识;娱乐性性要求学生活动要适应学生心理,活泼、健康、阳光;多样性上努力创造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满足学生多样性、多元化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自主性上追求学生自愿参与,自主组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

在学生文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需要注重宣传,强化“造势”,努力提高影响力,扩大参与面,从而在校园里营造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要通过活动达成引领学生亚文化与学校主流文化的耦合,以学校主流文化整合学生亚文化;要营造追求全面发展、特长发展、人格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氛围;要通过学生中流行文化与学校主流文化的开放性的互动,促进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等文化建设的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