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棠花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灵瑄 2023-05-30 发布于河南

(老规矩,每一篇文章都会配一首相应的歌曲,来听歌吧!

前阵子一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热全国,让人不由想起李清照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因为这部电视剧名字就是直接采用的这首词的末尾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短短三十六字的词,却被后世文人激赏不止。全文短小却层次鲜明,犹如电影镜头的转换,有人物,有场景,有对白,为读者留下大量的意想空间去脑补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是最不通文识墨之人,也曾学过她的“争渡,争渡,误入藕花深处。”谈起她,人们第一印象就是“千古第一才女”。对她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在内心升起一种不那么愉悦的感受,既有对她满腹才华的钦佩欣赏之情,更有对她半生温暖半生寒凉的悲悯之情。

李清照是宋代人,出生于1084年的山东齐州(今济南)的一个书香世家,名门的优裕生活使得她烂漫多情,明朗柔媚,每每兴致高涨便乘舟泛湖,花间饮酒,舞文泼墨,家中丰富的藏书和学识渊博的双亲为她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自小耳濡目染,令她心思机敏,聪颖智慧,终成为中国古时候婉约词派的代表人之一。换做今天则是妥妥的白富美

李清照的词大体上可以从丈夫赵明诚的去世为节点划分为两个阶段,再进一步细分以结婚为节点来划分。结婚之前的词作是很明显的少女风格,细腻的笔触,敏感的情思,明媚多情的玲珑心;结婚之后的词作中虽仍是清丽婉约,却增添了许多欢悦明朗与率真风情。今天分享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只查到是她的早期作品,私以为,这首词应划分到她结婚之前所作的词中去。(一家之言,姑妄听之)

前面有提到,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生活悠闲自得,词作多写惜花伤春,颇具女儿情怀,这首也不例外。“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我发现李清照的词里有不少写到“酒”的句子,着实让人意外又惊喜?女生到底该不该喝酒呢?尤其是彼时的封建社会,对女性诸多要求,百般禁锢的情况下,我们的李清照小姐姐不仅喜爱喝酒,高兴了还要跑到小舟上去喝,喝多了找不到回家的路,醉眼朦胧中摇摇摆摆的划桨,小舟划进到了荷花深处,酒意加诗情促使她更加兴奋,分不清湖水和星空,如此率真的个性,即便是放在今时今日也是难得的真性情,更何况彼时她还是封建时期的名门闺秀?

先说词的第二句:浓睡不消残酒,即便是昏沉大睡一整夜也仍有残存的醉意。鉴于“昨夜雨疏风骤”,那她“试问卷帘人”,她问了什么呢?那人“却道海棠依旧”。到此,这两句对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内容和信息量。自古以来,闺阁中人,常存有自比春红的心意,尤其是心思敏锐者,如黛玉,哪怕是生性奔放练达的史湘云,亦然。《红楼梦》中,曹雪芹用大量笔触,以及丰富的描写为读者刻画了海棠这一文学意象。

春日明媚,海棠初醒,红艳的花蕾,粉白的花瓣,袭人的花气,成片望过去,似云霞般绚烂,令深闺的少女心意荡漾,既爱之,又怜之,只恐“红消香断”,又思及暮春将至,愁绪满怀无处遣。这样一想,大家伤春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尤其是少女。那对于向来爱以酒品愁的李清照来说,自然少不得饮几杯,花下独酌咽闲愁,当醉意袭来时,连狂猛的风也没记住,一整夜稀疏的春雨也未可闻。

翌日初醒,尚有醉意,隐约记得昨夜的疾风骤雨,心中惦念的仍旧是院中海棠。“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卷帘人这里可理解为侍女,想必也是个粗心的丫头,对于主人的心性察觉不深,才会一边卷起珠帘一边答“依旧”。其实这完全能够理解,侍女毕竟不如饱读诗书的李清照心思敏锐,情感细腻。于是她用诘问的语气写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末尾这两句堪称千古佳句,为后世称赞不绝,也是她独创了绿肥红瘦一词,描写了春雨过后,残红凋零,枝叶葱郁的初夏景象,用肥瘦二字描写春花的落败和绿叶的繁茂,可谓精绝至极!

在我居住的周围,有一条名为“海棠街”的街道,却未见到海棠花开,也是一点小遗憾了。海棠花历来受到众多墨客追捧,关于海棠花的典故还有很多,比如《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只恐夜深花睡去”,也是相当有名了。听了开头那首歌,想到《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念到这首词,想到李清照,关于她,还有很多要说的,以后再写。

(五一假期近在眼前,不妨告诉我你的安排?

君 丽

建筑业文艺女青年,白天于工地侧畔看红尘男女,夜晚居高楼一阁写人世沉浮。

公众号:她的幸福时光

公众号ID:Daisy1989_2016

微信号:Isabella000_

酒不醉人花醉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