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万年来,谁在制作使用釜?

 万物史话 2023-05-30 发布于北京

所谓炊器,

就是做饭用的器具。

今人做饭,

简单一点就是锅加灶台,

复杂起来的话,

基于不同的烹饪方式,

如煎炒蒸炸涮煮烤等,

就会对应不同的器具。

在古代,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

通常会有不同的炊器。

归结起来大概有如下种类:

釜、盂、灶,鍑、罐、鬶、鼎、镬、

鬲、斝、甑、箅、甗、鏊,等等。

本篇主要聊聊釜。

作为“锅”的前身,

釜在古代炊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至于留下许多名词典故:

有曹植“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的控诉;

有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

有萧衍“釜底抽薪”的教训。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率军在南方打败陈胜、吴广,之后率军北上攻破赵国邯郸,赵王歇逃至巨鹿,章邯穷追不舍,率军包围了巨鹿城。赵王派使者请救于各国,但这些国家的军队惧怕秦国,均在远处驻扎不前。只有项羽“破釜沉舟”,抱着死战到底的决心与秦军拼杀。结果,楚兵以一当十,锐不可挡,大败秦军,救了赵国。 )



 01 
一万年前
釜诞生的时间很早,
早到农业起源之前。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釜,
距今约
1.4-1.8万年
是目前我国已知年代最早的陶釜,
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口锅”。

位于桂林市南郊的甑皮岩遗址,
发现了距今12000年的圜底釜。
它烧成温度极低,胎质疏松,
遇水易解离,疑似没有完全陶化。
但可以用于烧煮田螺而不裂。
下图为甑皮岩陶雏器。

新石器时代,
釜广泛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在黄河流域,炊器种类很多,
但釜是很多地方的流行炊器;
长江下游地区,从跨湖桥文化
到马家浜文化,釜都是主要炊器;
在长江中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
釜一直是主要炊器。


 02 

8000-1万年前


彭头山遗址位于洞庭湖西部边缘,
距今8250—9100年。
釜是其代表性器物之一
下图是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陶釜。

陶釜是黄河下游
后李文化(距今8500-7500年之间)
最具代表性的器类, 
数量甚多,约占全部陶器的2/3。
下面这个陶釜出土于济南长清区月庄遗址
整体近似筒形,深腹,圜底, 
口沿下缘有两圈附加泥条,略敞口。

下图是后李文化代表性遗存
章丘西河遗址出土陶釜,
距今约8000年。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的
顺山集遗址(距今8300余年),
可分为三期,
三个时期遗存均以釜为主要炊器,
并搭配陶灶、支脚组合使用。

下面是顺山集遗址二期遗存:釜灶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灶
被李伯谦誉为“中华第一灶”

杭州湾南岸东部,宁波余姚辖境,
8000年前属于井头山文化。
这里的炊器为陶釜。
带陶支架的陶釜、陶碗、陶杯,
构成完整的餐厨陶器谱系。


 03 

6000-8000年前


距今约8000-7000年
的跨湖桥文化遗址,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曾出土一件陶釜,
出土时呈煎裂状态,
器内盛有一捆形状相近的植物茎枝,
经综合分析,
可能是丢弃的“煎药罐”。

6000-7000年前,
釜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
考古发掘出土数量众多, 
而且造型富于变化。
根据釜口可分为敞口、敛口和盘口等。
下图是河姆渡文化代表性遗址,
位于浙江余姚市的
田螺山遗址中出土的敞口釜。

下图是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
出土的多角沿敛口釜。

下图是田螺山遗址出土的盘口釜。

6000-7000年前,
环太湖的东部属于马家浜文化,
腰沿釜是其代表型炊具。

值得一提的是,环太湖东部的
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都是圜底釜,
而其西部,是骆驼墩文化,
出土的釜则是平底。
可谓,共饮一湖水,不是一群人。

下图为太湖西部的平底釜,
颈部有2或4个鋬手,方便拎取,
在釜的中间有一圈腰檐。
有专家说,
这一圈腰檐可能是用来摆肉的,
古人聚在一起吃饭时候,
就把食材放在腰檐上,
有点像今天的火锅。

腰檐也可能是一种支架,
把釜架在灶上烧,
是为了珍惜火源,
防止水滚之后溅出来把火源浇灭。

6400-7400年前,
黄河下游是北辛文化区,
釜是其代表性器物之一
种类较多,有:
折腹釜、盆形釜、筒形釜、罐形釜。
下图是北辛遗址出土的三足陶釜。
侈口高颈,微鼓,腹下渐收成圜底,
三小足支撑器身。

下图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里宏遗址
出土的北辛文化三足釜。

距今6000-6500年
的后一期文化,
主要分布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
有着中华第一龙的西水坡遗址
是后冈一期文化的典型遗址,
但那里有釜器较少。
而位于柏乡县的小里遗址,
也属于后冈一期文化,
其炊器则主要是夹砂陶釜。
下图是小里遗址出土的陶釜。

下图是小里遗址出土的陶釜灶组合。

距今6000多年的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
魏家窝铺遗址,
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
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的
早中期聚落遗址。
其出土的陶釜
或与后冈一期文化人群北上有关。

距今5300-6400年
的大溪文化,
其长江三峡区的炊器
早期以陶釜为主。
下图是出土于三峡附近的
秭归朝天嘴遗址的釜,
距今约6000多年。

下图是大溪文化
城头山遗址出土的陶釜,
距今约6000年。


 04 

4000-6000年前


这一时期釜器没落
原本为用釜传统的东南地区,
在崧泽文化时期、良渚文化时期、
和凌家滩文化时期,
纷纷改用鼎。
长江中游地区,
从油子岭文化时期也以鼎代釜。
至于黄河地区和北方地区
要么用鼎罐,要么用鬲斝。

然而必须说,
有些地方在公元前4000年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
还是有釜器存在的。

下图是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陶釜灶。
此釜灶由釜和灶两种器具组合而成。
上部为釜,下部为灶。

下图为云雷纹彩陶釜,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陶釜为圜底,腹中部对称分布两耳,
是大汶口文化早中期最为典型的器物。

当大部分地区釜器没落时,
边远地区的福建,
釜仍被大量使用。

5000多年前的
昙石山遗址是福建省唯一入选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项目。
考古人员在遗址中的一座墓葬里
清理出了大大小小18件陶釜,
数量之多极为罕见。

陶釜是昙石山文化出土最多的陶器,
是海洋文化特色的重要例证,
也是福建5000年饮食文化的基因载体。
昙石山人生活在海洋与河流的交汇处
可能已发现河鲜、
海鲜是不能混在一起炖的,
必须分门别类的炖,
这样味道才可口、才鲜美。

釜器的没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曾被改造过。
4300年前的陶寺早期
流行的炊器主要是陶釜灶,
釜灶一体。
因为结构合理,热效率高,
是当时一种比较先进的炊器。
但是由于工艺复杂,比较笨重,
使用和洗刷时有不便之处,
后来终于被陶鬲取代。


 05 

历史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尽管釜文化在经历了繁盛期以后,
逐步趋于暂时的衰退时期。
但在一些地区,
以釜为特征的土著文化仍十分明显。

在峡江地区,
考古发现了众多的以陶釜
为代表性器物的早期巴文化遗址。

在清江中游,
长阳县渔峡口镇的香炉石遗址,
考古发现了
最具代表性的早期巴文化遗存。
该遗址出土的近4000件商周陶器中,
陶釜就出土了3000件。
下图为香炉石遗址出土早商时期的陶釜。

在华南地区,
广东省东莞市村头村遗址,
1989年出土了一个陶釜,
为夏商时期的陶器。

在历经夏商周
一千多年的的衰落之后,
春秋时期,
釜再次成为主要炊器。
下图为春秋时期的
绳纹灰陶釜(济源博物馆藏)

到了战国时期,
主流炊器基本上就只有釜了。
这与灶台的普遍使用密切相关。
因为灶台更能有效使用火力,
节省时间和燃料。
下图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收藏的战国灰褐陶釜。

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
铜釜与铁釜也慢慢出现。
下图是陕西旬阳县出土的
一件汉代鱼纹铜釜。

下图是一件汉代的双耳铜釜,
神木县文管办收藏,
应该是匈奴民族的炊器。

下图这件西汉时期的饰虎铜釜,
为贵州的“镇馆之宝”。
出土于赫章县可乐乡274号墓,
出土时侧立套于死者头部。

(“套头葬”是可乐墓地最为奇特的一种丧葬习俗,是指埋葬时将死者头部套入大型金属容器铜釜、铜鼓或铁釜中,目前这种葬俗在国内未见于其它地区,属夜郎民族特有的葬式。)


釜在炊具历史中除了单口的釜之外,
还出现过一种被称为“五熟釜”的锅,
锅内分为五个格,
是一种可以同时烹煮不同食物的锅,
类似于火锅一类的炊具,
功能与现在“九宫格”火锅基本相同。

史载,魏文帝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
为了嘉奖相国钟繇,
特意送了一个独特的锅给对方,
还写信夸赞这口锅,说黄帝有三鼎,
周代有九鼎,但都是一锅一个味儿,
哪比得上我这口锅,
同时能做五种菜,五味俱全。
这口锅就是五熟釜。

做个小结,
釜曾是最早的炊器,
诞生于近两万年前。
曾是南部和东部地区的主流炊器,
新时代晚期,被鼎鬲甗取代。
但在战国时期,
随着灶的普及,
以及冶金技术的发展,
釜几乎成为唯一的炊器。

当然,
后来它被叫做锅。
《说文解字》:秦名土釜曰(鬲㐄)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俗作锅
尤其是在元代,
随着口语的普及,
锅的叫法越来越普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