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聊2023德班世乒赛

 冬不拉拉 2023-05-30 发布于新疆

2023德班世乒赛刚刚结束, 看完男单决赛随便聊两句. 基本上只聊单打比赛, 其中主要聊男单.

相比于19和21年世乒赛, 本届国乒的签运算是很不错的. 因为本届参赛选手世界排名不错, 所以基本都分到不同区了, 没有出现国乒选手扎堆, 精彩比赛前面打完了, 后面的比赛索然无味的感觉.

本届男单爆冷不少, 世界排名第六的雨果第一轮出局, 刷了两年积分, 到大赛来送人头了, 属于是心态不好的典型了; 19年凭借好签运混进世乒赛决赛拿了亚军的法尔克今年一轮游; 名将皮切福德惜败两分也一轮游了; 奥恰洛夫一如既往的世乒赛拉跨, 被19年淘汰自己的普卡尔再次淘汰(我都没听过普卡尔), 从09打世乒赛, 到现在最好成绩还是十六强; 上届世锦赛亚军, 我觉得打球特点很鲜明(复古), 擅长节奏变化的瑞典名将莫雷高德被阿扎尔淘汰(又是一位我没听说过的运动员).

说完爆冷, 再说点别的比赛结果. 法国小将勒布伦兄弟, 哥哥03年, 弟弟06年, 我本来很看好他们的, 结果分别碰上了反手怪兽达科和直板名将邱党, 哥俩双双被暴打出局. 17年世锦赛混双冠军吉村真晴本届竟然是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单打, 这位93年的老将, 送走了他的混双搭档石川佳纯, 送走了16年奥运团体的队友水谷隼和丹羽孝希. 魔球少年也变成了中年, 在世锦赛双打出局后, 又很早的碰上了中国队, 早早被淘汰了. 比赛结束之后, 导播特意给了他一个两分钟的长镜头, 像在拍电影一样.

图片

吉村在比赛结束之后绕场溜了一圈, 环顾赛场, 然后坐回到休息区兀自坐了两分钟, 也许是在回顾自己自己的运动生涯吧, 大概也快结束了. 

日本队的户上隼辅和宇田幸矢则比较让我无语, 这两个日本内战王, 天天琢磨怎么在国内打张本, 到了国际赛场就变成软脚虾, 只会打一个节奏, 被王楚钦轻松带走. 

再说说印象深刻的比赛. 我觉得本届最有看点的比赛是张本打大胖. 现在的张本和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变高变壮的他不能再像13岁那样死压近台快速变线, 他也转向了更王道的打法, 同时还保持了自身打法的特色. 比如反手变直线, 我觉得是近台世界第一的水平; 反手位的贴防非常稳定, 对抗能力和节奏变化都非常好, 和大胖怼反手斜线的过程中, 很多次我都觉得他要被大胖轰穿了, 结果硬是减力贴上台还实现了轻一板重一板的节奏变化, 让大胖找不准击球点而反杀. 这场球每局比分都只差两分, 对抗强度极大, 看比赛的过程中伴随着二人的吼叫, 深深感受到了赛场压抑的氛围. 这场球要不是张本第五局9:7领先之后打丢了两个机会球, 心态有点乱又吃了两个发球, 估计要打到决胜局了. 我感觉张本还是那种心思比较细, 容易内耗的人, 领先之后就容易乱想, 而大胖感觉情绪波动非常小, 甚至有点木, 最终还是顶住了压力.

图片

图片

大胖世乒赛成绩是真不错, 除了18岁参加世乒赛早早被张继科淘汰, 剩下的每次都进了四强. 虽然他小比赛经常输一些莫名其妙的局, 大赛抗压能力还是挺不错的. 他这次签也很硬, 全是自己输过的外协会运动员, 也算是给他个赎罪证明自己的机会吧. 而张本这次我感觉相比去年成都要更稳定一些, 除了正手状态没有成都好, 其他都不亚于当时, 甚至还有进步. 我个人觉得张本是超一流运动员门槛了, 能稳定赢张本的运动员才是最适合现有版本下的运动员. 而且他现在还不到20岁, 很期待他之后的表现. 我始终觉得张本是个非常天才的人, 张本在日本跟他爹还有教练几个人, 针对张本的各方面特点, 就摸索出了一套从来没有过的打法, 那个反手变直线实在是太先进了. 现在反手又有了更多变的节奏, 很多分都是靠这种变化在反手相持中占得优势的. 遗憾的就是, 张本这次运气不太好, 想看他打小胖或者大头, 难得他这次状态这么好, 可以没多打几场比赛啊.

马龙打大头, 我赛前觉得这场球还是有看头的. 因为现在大赛马龙气质和小比赛还是不太一样, 虽然他小赛经常脆败, 大赛至少还是要挣扎一下的. 不过看了之后, 觉得马老师真尽力了, 确实打不过. 本来就不会太好打左手反手利运动员, 现在台内球还控不住, 大头不吃他发球, 马龙摆短质量一低就拧他正手大斜线, 飞都飞不过去. 马龙还特别吃勾手发球, 四个世乒赛铜牌都是吃勾手发球吃的. 不过马龙打大头, 精神状态是真不好, 第一局拼不下来, 后面越打越颓丧. 这种无力感可能有点像末期马琳打马龙吧. 

再说说小胖, 我觉得他在东京输马龙之后进步了很多. 一方面是反手上, 早期樊振东的反手是连续高压型打法, 主打速度和抢上升, 但是容易被马龙这种反手节奏大师靠落点和轻重调节制约; 后来不知道怎么走了一阵子大力加质量的状态, 损失了一定的衔接速度和连续性, 我觉得这段时间状态并不好. 但是从去年新加坡开始, 决赛像两个马龙再对打, 两个人互相算计控制节奏. 后来因为伤病等等, 一味的搓摆又丧失主动(而且他小球在顶级高手面前不算很占优). 23年新加坡反手又回来了, 跟马龙决赛像是两个樊振东再对打, 两个人互相对高速反手. 这次世乒赛打大胖和大头, 反手表现出的实力更强了, 最明显的就是发力节奏控制的好, 能击球的点变得更灵活了, 还会在相持中主动加入泄力和调节, 在和大胖的比赛中这一点表现的尤其突出, 樊振东能打上升期, 高点, 下降期, 大胖主要只能打上升期. 樊振东反手可以凶变直线, 大胖则很少能打出这种. 樊振东的反手可以较为稳定的打出防转攻, 再扛下第一板后通过落点调动打开局面而不会再特别追求质量. 另外他一个标志性技术, 反手位攻击性很强的防守, 现在感觉更炉火纯青了, 那个动作不只是撩, 还带有很强的撞击和下压的动作, 在线路上侵略性非常强, 尤其是对于左手运动员而言. 再说说他的正手, 我个人认为, 他的正手现在是仅次于马龙的存在, 在和大胖进行正手斜线的对抗时, 得分率很高. 正手质量倒是其次, 更重要的是调节. 樊振东反手转正手这一下, 柔韧性极好, 在很多非常别捏的状况下都能打出不错的质量, 而且不仅能打斜线, 还能打直线. 同样的还有他正手位的快带, 盯得非常紧. 因为樊振东是反手利运动员, 由于反手利运动员的站位重心和握拍姿势, 反手转正手是固有难题, 早期马龙经常压迫樊振东的中路, 樊振东通过变态的身体条件强行发力, 由于这个姿势打斜线更顺畅, 马龙就会等在斜线位来一板高质量反拉. 东京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输的比赛. 而现在他在正手位对抗中能更灵活的使用直线和斜线, 还可以更好的调节相持节奏来压迫对方失误. 

图片

(小胖决赛即将拿到冠军时失误被逆转的时候, 看热闹的马龙)

樊振东的技术打法, 是我认为的, 这个版本下的版本答案. 这个打法配上足够强势的反手和一个调节能力不错的正手, 完全的克制了所有的左手运动员, 在和右手运动员的对抗中也有不错的下限和上限. 马龙和樊振东纠缠了十年, 从13年全运会决赛, 到23年的新加坡大满贯决赛. 这次世乒赛没能在决赛相遇, 大概也是龙胖大战时代的结束吧. 这两个人在这十年间不断打磨技战术, 将世界乒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更高峰. 作为球迷, 这也是我的幸运. 我觉得, 龙胖就是目前为止的最高峰. 樊振东虽然从出道开始, 就手握版本答案, 但是马龙凭借更丰富的经验总能抓住比赛的战机, 限制小胖的技术使用, 而小胖在这个过程中对球的理解达到了和马龙一样的级别(我认为现在已经做到了). 说实话, 我在樊振东身上是有一些情感寄托的, 看他一路走过来, 感觉他的很多想法和我很相像. 他16岁就杀入主力, 失利后别人总用'没事, 你还年轻'来安慰, 而他总是很不喜欢这种说法, 他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杀入主力, 就应该有相应的标准. 今年世乒赛前采访, 他回顾17年世乒赛, 回忆起了那场两分之差的比赛. 提到, '遇到了当时的马龙', 也是苦笑了一下, 说当时那场比赛如果赢下来的话, 可能之后几年都会不一样, 但是当时输了, 说明还是有一些不足吧. 小胖在马龙身上输了一圈大满贯加两个全运会, 很难想象他当时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但是他是能从失败中反思很多的人, 经历了这么多, 他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对比赛进程的控制力, 要明显比大胖和大头好, 他阅读比赛, 抓取机会的能力要好出一截. 这些年过去, 他和马龙一样, 进入了新的境界, 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更长久的打法, 并且还会不断调整打磨自己的技战术体系以臻于完美. 几年之前我就觉得, 小胖的成就不会止于此的, 不然实在对不起他的天分, 他的努力和他的专注与纯粹. 希望他能有更圆满的职业生涯, 也希望我也能有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图片

马龙凭借15-19年世锦赛三连冠, 获得了圣伯莱德复刻杯, 上一次这个成就的还是六十年代的庄则栋. 没想到一直拖到今天才颁奖. 看到颁奖仪式回放之前的录像, 心里也是很感慨啊.

图片

图片

(马龙被淘汰之后, 精神状态比昨天好多了, 眼袋都变小了, 整个人都阳光了)

最后提一下女子比赛. 早田4:3战胜王艺迪, 最后一局连扳近十个赛点, 生生咬下来. 早田是纯日本体系下培养的运动员, 是在日本国内联赛中成长起来的, 是几十年以来唯一一个能在两面弧圈实力球上和中国选手一较高下的运动员. 这也说明日本联赛体制是一条成功的道路了. 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日本运动员, 为世界乒坛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来冲击现在国内畸形固化的体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