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的背面是吾家

 马尔的视觉 2023-05-31 发布于安徽

 

车到无锡有些晚了,还是想看看这座城市的夜景,便在闹市区寻个酒店住下。大概为繁华区,高楼大厦,五彩灯火,跳动着画面的广告大彩屏。

看一会便倦了。

城市的繁华已趋类型化,大同小异。面目大致相同的高楼,彰显阔绰的城市广场。近年来着力绿化,多建有城市花园。大煞风景的是,一些地产商全国连锁,设计与建材统一配置,同质化泛滥。

甚至有些新建的古街区都有雷同化的趋势。

从苏式的火柴盒楼、筒子楼,到如今千城一面的簇新,许多城市越来越拽,而其独特的个性气派,反倒愈发孱弱。

城市的正面没找见很无锡的样子,便转入小街小巷,去看城市的背面。

一片耀眼的灯火近旁,也就是“灯下黑”的地方,不远处这几栋房子,和那昏暗的街道,就这么扎眼地被我瞥见。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传递下来的陈旧,存放依然完好。破门开窗的小店,连伸展出的顶棚都还是早前的老样子。

电线杆子上的灯光照出的斑驳,勾起了多年前回家小路的记忆。

 

在趾高气昂的城市璀璨灯火的背面,它的声息很轻很微弱;而我们这些市井里的小街小巷走出的孩子,对城市的背面感情尤深。

 

次日晚,便走在了苏州的街上。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苏州。她是正着看、背着看皆优雅的城市。她比任何一座江南城市都细心地维系着独具的风情,非常小心地将新城与老城区切割开来,避免现代化的眩目的高楼群,把水城的小巧、单纯、秀气吞噬。

喜欢住在像姑苏饭店这样只有两层的清雅的旅舍,在“十全街”这样充满着苏州人平常生活气息的地方懒懒地毫无目的地走着。

 

苏州的风情不需要将繁华贴在脑门,它是藏在骨子里的。它能将中国式的独有的市井情味精致化,不拿空洞的高大和奢华来居高临下,或让你心生敬畏。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秩序观念,其实是以维护等级为前提的。权力、财富被追逐,根底上是一个社会成就标尺的指向。

苏州给人感觉不一样的,就因它另有标杆,绝不趋同。小小的,清亮亮的,丁点顾盼与舒缓的举手般的恬静。

  

我住的酒店毗邻着一个叫“相王街”的窄道,面河,有桥。岸边暗暗灯光下密布着苏州人家。

相王街的“相王”与淮北的相王一个意思。

二千多年前,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向楚王进言道:“淮北地区靠近齐国,那里情势紧急,请把这个地区划为郡治理更为方便。”他献出自己的封地相县等十二个县,请求封到江东去。楚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春申君就在吴国故都修建城堡,把它作为自己的都邑。

那时的淮北叫相县,政治地位的重要大于现在的苏州,此地的“相王”便是淮北相王的复制品。

    

相王街边路灯里的长巷,依然能闻见市井的味道,带着江南人家的日常。

    

夜晚里的窄巷令我恍惚,仿佛又走回童年的光影。

作者相关文章

我因何如此迷恋苏州

闲步苏州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