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大的恶意

 jpyin1010 2023-05-31 发布于上海

1.最大的恶意不是杀了你,而是毁了你。

2.徐霞客能够远游,得益于一条鞭法的施行,而以白银为主体的一条鞭法,则得益于来自美洲的银矿大发现和来自东南亚的 “马尼拉大帆船”。

一条鞭法,通俗解释就是把附着于某人身上的所有赋和役,基本以白银计价进行统筹,例如以往某人每年需要上交200斤稻谷、10斤棉花、10两丝,外加15天修桥、20 天修路、35天到衙门当差等,如今统统10两银子包年,只要交了10 两银子,理论上此人对国家的所有义务就全部履行完毕了。

3.世界上最大的勇气,是压力下的优雅。

4.穿过人间隙流我们在夏之繁茂时再见。

5.我向女同学借钱,本来想说的是“等我取了钱就还你”说成'等我有了钱就取你”。

图片

《爱,需要学习》---陈海贤

6.我见过一个下了班却不愿回家的丈夫,他说:“我也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可是一想到回家要面对冷着脸的老婆,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我就想找个借口待在公司。我每天都装作很忙的样子,别人都觉得我事业成功、家庭幸福,怎么也不会想到,我是一个有家不能回的男人。”
而他的妻子却对他说:“你总是不回家,有时候给你打电话,你说现在不方便,等会儿回我,却总是忘了回。以前我还会傻傻地等你回电话,但现在不会了。我学会了用冷冷的眼神看你,学会了在难过的时候跟自己说,别矫情了,没有你我也能活。”

7.很多时候,人们凭着本能的冲动、想当然的应该,以及从原生家庭中继承的微薄的经验----有时候还是不好的经验,走进自己的亲密关系,就像一头大象闯进了装满古董的瓷器店。

直到瓷器碎了一地,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经营亲密关系的方式可能有问题。

8.很多痛苦的伴侣从来没有了解和学习过怎么去爱。

他们不知道,除了一遍遍重复痛苦,他们也可以换个方式相处,一个让彼此都获得滋养的方式。

9.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心理学家约翰 ·鲍尔比发现,孩子和父母,尤其是和母亲之间,有一种非常紧密的情感联系。

他将其命名为依恋。

10.当我们还是孩子时,通常会在情感上依附于一个重要的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并把这种情感联系当作生死攸关的大事。

只要在妈妈身边,孩子会觉得安心,大胆地探索周边的世界。

如果妈妈不在,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不安,如同生病一般。

不仅是妈妈的缺席,任何可能有损这段亲密关系的行为,比如妈妈的批评、指责或者不认可,都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不牢固,从而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图片

11.有人说,爱一个人的感觉,就是你有了盔甲,也有了软肋。

如果说盔甲是爱给人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那软肋就是把伤害自己的权力给了对方。

12.对身处依恋中的人而言,最大的伤害就是嫌弃、背叛和抛弃,是你深爱的人不再爱你,转身离开。

有时候,为了避免这种怕,我们宁愿不爱。

13.从抗议到绝望到疏离,为什么依恋关系的破裂会给人带来这样的情感转变呢?

因为和依恋对象分离是一种痛苦的创伤性体验,它虽然不会像身体上的伤一样留下疤痕,但会造成心理上的伤疤。

14.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痛苦,一旦捕捉到一点可能分离的线索,人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而一旦分离成真,他就会有意识地回避一段亲密关系。

这就是亲密关系中的“怕”,“爱情不可靠”“投人感情很危险”的想法,都来自这种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创伤性经验。

15.事实上,“爱”和“怕”总是交织在一起,一个人就算受了伤,仍然会有爱的渴望。

有时候越是怕,对爱的渴望反而越强烈。这时,人们就开始在“爱”和“怕”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小心翼翼地试探、靠近并淮备好随时撤退。

当“怕”占主导时,人们会发展出一些特别不稳定的亲密关系类型----融合、隔离、物化、暖味。

图片

16.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在婴儿期,婴儿和他的依恋对象----母亲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随着逐渐长大,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和母亲不是同一个人,自己的身体、需要、想法、感受都和母亲不同,并因此产生孤独的感觉。这时候,分离就开始了,并且会伴随他长大。
成年后,当一个人进人一段亲密关系,这种融合共生的欲望会重新出现,尤其是当他产生分离焦虑时,更是会不自觉地希望和伴侣靠得更近。

17.我们可以把亲密关系想象成两个人共建的一所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子也是一种限制。

本来你的行动范围无限宽广,有了房子之后,活动范围就只能限制在房子里了。

人们愿意接受这种限制,一方面是为了遮风避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归属。可是,如果这个房子太小,两个人腾挪不开身子,就会彼此掣时。

18.关系过于紧密就像身处一所小房子,别人的感受变成你的感受,别人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你的反应,反之亦然。

两个人怎么都腾挪不开,最终就会想方设法走出这个狹窄的空间,离开这段融合的关系,重新找回自我的自由。

19.现在流行一个词----“假性亲密关系”,说的就是两个人做很多恋人该做的事,比如一起吃饭、看电影、参加朋友的聚会等,似乎彼此很亲近,但两个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亲密关系〞代表了人们对爱的渴望,而“假性”又代表了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20.“怕〞 所主导的第三种亲密关系类型是“物化”。

所谓“物化”,指的是通过把人当物品看符,把对物品的占有欲当作爱,以此获得一种对关系的控制感,从而克服在亲密关系中的“怕”。

图片

21.物和人的区别是:第一,在关系中,“物”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功能,如果东西完全没有用了,就可以被扔掉;而人的价值取决于你和这个人的关系本身,只要他对你重要,无论他有没有用,你都会珍惜他。

22.第二,当你想要拥有一件物品时,就算你得不到,它也无法伤害你,你只会有一些失望。但是当你想要追求一个人时,如果他拒绝了你,你就会受伤。

23.第三,人是有感情的,需要你的了解和回应,而物不需要。

所以把人当物,就可以掩饰我们不能了解和回应一个人的情感所带来的焦虑。

24.现在很多年轻人反感相亲。我有一个朋友去相了几次亲,回来以后说再也不去了。

问他为什么,他说:“别人一打听我的工作、收人、有没有买房,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被放到了交易市场上一样。”

25.这样用物质条件来衡量一个人,给人贴标签,就是一种物化。

这时候,我们相处的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不那么重要了,情感变成一场交易的附庸。

26.有这样—个段子,说有一本书叫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妻子》),一上市就很畅销,一周之内卖出两百万本。

后来作者发现书名拼写错了,原来应该是 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生活》)。

结果书名改过来后,一周只卖出3本。

图片

27.The case is on the books. 

已记录该案件。

28.Our conversation is off the record.

我们之间的对话不可公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