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蒙卦

 westbrook3604 2023-05-31 发布于广东
原创2023-03-28 21:40·易粹邱迎松

山水蒙卦

《序卦》曰:“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屯卦是万物初生时的状态,蒙昧未发。而蒙卦则是万物初生时,对自然环境还没具备适抗能力的状态,在认知上,对周围环境、社会不了解,在能力上,不具备抵抗不确定因素的能力。

从卦象来看,蒙卦外艮内坎,艮为山,坎为水为云雾,俨然一幅有山有水,雨雾弥漫的山水画。

从卦意坎,艮为止,坎为险,组合起来就是,外无去路,内有险阻。

艮卦为土为儿童,坎为水为危险,所以蒙卦,又是童蒙阶段克服困难的过程。

朦胧的山水画,使用时要谨慎

有什么方法能更好的克服困难吗?

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形成一个大离卦,离为火、为太阳、为知识,火能生土,通过学习知识提升自己,所以,上面这幅山水画,知道怎么处理了吧。

六三、六四、六五形成一个坤卦,坤卦为土、为老师长辈,坤土能帮扶艮土,所以也可以通过向老师长辈学习,提升自己。

总结下来,蒙卦是一个讲启蒙教育的卦。

童蒙教育

蒙(méng):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卦,通达。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来求我。初次占筮,告诉他结果。两次三次占筮,是亵渎神明,亵渎就不告诉他。适宜正固。

“亨”:蒙虽是蒙昧的状态,需要指点,需要引导,但发展趋势是通达的。童蒙阶段,是学习最快的时候,人的很多习性、秉性,最好是在童蒙阶段进行培养,这就是启蒙教育,玉不琢不成器。而不经雕琢,超过了一定年龄,就成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尊师也。常言道礼贤下士不耻下问,但蒙卦不一样,强调师长之尊。师长无求于学生,师长才有地位;学生有求于师长,这样学生才能听的进去。得到尊崇师道才能流传推广,所以师长无求于学生不是傲慢,学生有求于师长也不是因为愚蠢。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重道也。借筮喻求学。筮之前,对筮要真诚,对筮的问题要谨慎,对筮的结果也要信任,如果不真诚也不信任,不如不筮。对一个问题如果重复去筮,也不如不筮。在求学上也一样,保持真诚的心态求学,要尊重师道,否则渎师道。利贞:对学习不断正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学习并加以实践,而不是一味的依赖师长。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传》说:蒙卦,山下有危险,遇到危险就停下来,这就是蒙昧的状况。蒙卦通达,是因为它以通达的方式做到合时与中道。不是我去求蒙昧的儿童,是蒙昧的儿童来求我,这表示心意相互呼应。初次占筮,告诉他结果,那是因为蒙卦有刚毅中正之象。两次三次占筮,是亵渎神明,亵渎就不告诉他,因为他既蒙昧,又亵渎。蒙昧之时可以培养正道,这是造就圣人的功业。

蒙卦的卦象就是外艮内坎,在内想好好居处却有危险,想往外又被阻拦出不去,那么启蒙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克服这些问题。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这个时候,进行启蒙教育是件通达的事情。“亨行时中”,这个时候进行启蒙教育是最好的时候,萌芽稚子,其如璞玉,正是雕琢的好时候。

蒙以养正,圣功也:从小开始,就要进行正确的教育,这也是在说启蒙教育意义之重大,“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传》说:山下流出泉水,形成蒙卦的意象。君子由此领悟,要以果决的行动培养道德。

山下出泉的意思,怎么跟教育关联起来呢?

泉水发源的时候,是很小的,但水从泉眼流出后,顺势而下,最终会汇聚成溪涧河江。山下出泉虽小,而顺势而下成汇聚之势,成泽被苍生之功。君子因此领悟,效法山下出泉,果决在孩童成长过程中,进行启蒙教育,让他们快速成长。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以待他们成长后,能象泉水滋养生灵一样,成就自我、功德他人,甚至功德天下。

襁褓中的婴儿,你想怎么教育他呢?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日: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启发蒙昧,适宜用刑罚来规范人们,用枷锁进行告诫,用前往会有灾难来警示。《象传》说:利用刑人,是为了端正法。

爻辞是周公的词,象辞是孔子的词,在内容上,爻辞更原汁原味,而象辞则带有很大的儒味,象辞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易经思想,但不能偏信。有时候我们甚至要抛开象辞,直接解读卦象。

初六爻,柔居初位,阴爻,处坎卦最下面,就好比懵懵懂懂的孩童,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是处在危险当中的,需要有人照看,不然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比如被动物伤害,又或者动一下不知从哪里掉下去。

如果小孩子听得懂,我们要他什么不能做,哪里不能去,否则有危险。

如果这个小孩子还听不懂怎么办,那就要用个东西把他围起来,以防止他跑到危险的地方去,这就是“用说桎梏,以往吝”。所以孔子说的'以正法也'是非常局限的,小孩子懂什么,完全是为了保护小孩子而已,最多是如果小孩子能理解,告诫他什么不能做。

长江后浪推前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日:子克家,刚柔接也。

包容蒙昧,吉祥。容纳妇人,吉祥。儿子能够持家。《象传》说:儿子能够持家,因为刚爻与柔爻可以接应。

如果简单去看,九二是要当家做主,娶妻生子的意思。但蒙卦讲的是启蒙教育,这样理解的话有点扯远了。

善教欲宽不欲苛,善学欲逊不欲速,包则有容而无择,纳则有受而无却。

“包蒙”:儿童蒙昧,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循循善诱。儿童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事情,那是因为他们还蒙昧无知,不知道对错,要宽容,要引导教育,而不是苛责。

由此可见,九二是师长的角色。

“纳妇”:妇指的是初六、六三、六四这几个阴爻,蒙昧的不是一个两个,群蒙。

“子克家”:儿子当家做主。在家庭中,九二是儿子的意思,而六五虽居尊位,但也是蒙昧受教的角色。“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在家庭中,则是父亲求教于儿子,在封建朝廷中,则是君主求教于臣子。

所以,蒙卦之师长,以德才为师,而不以尊卑论师长。这就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古代人的尊师重道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日: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不要娶这个女子,她见到有钱的男子,缺失恭敬的仪态。娶她没有任何好处。《象传》说:不要娶这个女子,是因为她的行为不顺理。

我们说蒙卦讲启蒙教育,六三似乎也太跳跃了,居然讲到拜|金去了,但不得不说,拜|金的概念,在周公时代已经出现了。但易经的应用,用在什么地方就有该地方的意义,本就不应该拘泥一格。周公使用一个拜|金的形象去说明一些事情,而这样一个形象,用在启蒙教育上,就是那些不尊师重道的行为,如同一个拜金之人一样轻飘,是不可取的,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学生,求学与治学,都应养正,而不是见利忘义。

六三柔居刚位,是为不正。“金夫”,指的是上九,上九是饱学之士,学业有成,是金夫。“不有恭”,是六三乘刚,凌驾在九二师长之上,是一个不尊师重道的人。组合起来,这不正一个追逐名利而不尊师重道的小人吗?

六三本身与上九是相应的,所以“见金夫”,对于六三而言,是没有任何过错的。错就在于乘九二之刚,“不有恭”,不尊师重道。这也足以看出古代人对师道之重视。

对于“不有恭”的解析,不少书上居然解析为见利忘义轻佻湿身,这种解析,我也是惟有哑然一笑。

阿巴阿巴的时候,像极了困蒙的样子

六四:困蒙,吝。《象》日: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困处于蒙昧之中,有困难。《象传》说:困处于蒙昧之中而有困难,是因为只有自己远离了刚爻。

六四阴居柔位,也是一个蒙昧之人。在蒙卦里面,能为作为师长的有九二、上九两个。但六四跟九二、上九都没有什么关系,不比不应,而且还刚好处于两个阳爻的中间,跟谁都不亲。而且六四阴居柔位,安于现状,也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师长。这样的启蒙就很困难了。不是师长不教,师长都不知道还有他的存在;不是六四自身不好学,六四自身可能连学习的概念的没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六五:童蒙,吉。《象》日: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蒙昧的儿童,吉祥。《象传》说:蒙昧的儿童是吉祥的,因为他以谦逊来表达顺从。

六五以中正之德居尊位,舍弃自身高贵的身份,以谦逊的态度求学于九二,这样的求学态度对他是非常吉利的。而且这样的求学态度,上行而下效,能起示范效果,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非常有利,功业不但在于自身,还能为他人之榜样。

学有所成,上行下效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日: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击蒙,不适宜做强盗,适宜抵御强盗。《象传》说:适宜用来抵御强盗,是因为上下相顺。

对于击蒙,说法也多。

有认为是进行体育教育,锻炼体格,以防御敌寇。

有认为是对敌寇进行攻击,征伐他们,然后对敌寇进行教化。

蒙卦外艮内坎,艮有止的意思,止不仅仅是停止,而是停下来养精蓄锐,蓄势待发,这个意思,在其他外卦为艮卦的卦中就出现过。山天大蓄,外艮内乾,以山畜天,等待最好的时机;山地剥,畜小人也;山雷颐,养人也。

那么山水蒙卦,我们可以理解为,外艮内坎,畜险,积蓄克服险难的能力,这不正是教育的意义之一吗?

所以,我认为,“击蒙”讲的是如何运用启蒙教育的成果。蒙卦的《彖辞》说了“蒙以养正,当学有所成之后,当然要走上正道,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御寇“上,而不应该”为寇“。而这个寇的象就来自下坎卦,坎为险阻,又为盗贼,而整个蒙卦就是上艮卦克下坎卦,就是一个”御寇“的象。

另外,上九跟六三有应,“不利为寇”的意思,还告诫不要跟六三为伍,因为六三乘刚“不有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