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记|山粉圆子炖鱼

 文乡枞阳 2023-05-31 发布于安徽
诵读:江道雁|制作:壹先生

协助拍摄:洪迅土菜馆|文乡大院

枞阳的气候、土壤,种植红薯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红薯在枞阳被称作山芋,因而红薯加工出来的淀粉,就叫山粉。

洁白细腻的山粉可以做成多种美食,当前最为人知和喜爱的一道名菜,便是山粉圆子烧肉。肥瘦相间的猪肉略经煸炒,加水煮到七成熟,再放入山粉圆子,大火烧煮,文火收汤,山粉圆子吸收了肉的油分,晶莹透明,光润饱满,吃起来油而不腻,柔滑爽溜,以致食客们往往舍肉而取山粉圆子,百吃不厌。渐渐的,肉焖山粉圆子便成了枞阳闻名遐迩的一道招牌菜。

肉焖山粉圆子自成一绝,众口交誉,成为响当当的名菜,当然实至名归,无可争驳。但是,枞阳还有一道山粉圆子炖鱼,比焖肉更能得其真味,长期以来,却被人们忽略甚至遗忘了。

山粉圆子炖鱼,是大众的美食,一是原料易得,二是烹饪简单。深秋的季节,新山粉上市,河湖里的鱼也开始临集,不拘什么鱼,大的,小的,都可以和山粉圆子一起炖。但在盛产鲜鱼的枞阳,鲫鱼或小杂鱼味道虽美,鱼刺既细又多,枞阳人很少用来下山粉圆子的;鲤鱼、草混等肉质较硬,枞阳人也不常用。枞阳人炖山粉圆子,用得最多的,通常是鲢鳙、鲇胡子、黄颡鱼(俗称弯钩钉)、鳜驼子等肉质细嫩鲜美而又少刺的鱼。

大湖收水的时候,多有白鲢黄鲢,黄鲢俗称胖头鱼,相对白鲢来说鱼头更大,肉质更细腻。取一条三五斤以上的胖头鱼,剖开洗净,腰成几段,大锅里旋一层香油,烧热,鱼放进去,煎到两面微黄,然后加水加盐、生姜八角蒜子、料酒香醋酱油等,再烧个两三开。这边用搪瓷面盆备半盆山粉,倒进烧得滚开的沸水,迅速用筷子搅匀,搅得粘粘稠稠的,用调羹或小汤勺一下一下地舀进锅中。讲究些的舍弃工具而直接用手搓成溜溜圆的山粉圆子,下到鱼汤锅里,沸腾的汤里顿时漂起一锅淡褐色的山粉圆子,再小火慢炖一会,鱼汤的热气里就夹杂着山粉的清香味道飘了出来。待火候足够, 掀开锅盖,鱼和山粉混合的鲜香味迅速弥漫开来,撒上葱花或蒜丝,那种香气醇和柔润而又浓烈,有着诱人垂涎的特殊吸引力。

这时候的鱼和山粉圆子都是色泽棕红,裹上了黏黏厚厚的汤汁,融合在一起,几乎很难分辨,只在夹起的时候才看得出洁白的鱼块和柔软的山粉圆子。

山粉圆子吸收了鱼肉的精华,不仅饱含着鱼汤透鲜的味道,还有着琥珀一样的颜色,晶亮透明,柔软平滑,温润如玉,赏心悦目。放进嘴里,瞬间就俘获了全部味蕾。有道是“咸鱼淡肉”,略微偏咸的鱼汤,把鱼的滋味提升到了极致,滑爽柔嫩的山粉圆子占尽了鲜香,与鱼在一起似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仿佛鱼在这道菜里,就是为了让山粉圆子出尽风头而甘愿退居其次。

品尝山粉圆子炖鱼,最值得饕餮的就是山粉圆子,它柔若无骨,鲜而不腻,口感顺滑,既可以细嚼也可以囫囵而吞。细嚼慢品,滋味独特,口齿噙香;囫囵而吞,淋漓酣畅,大快朵颐,里外都透着鱼汤的鲜香,精华尽在一团黄玉。更精彩的是,山粉圆子炖鱼,可菜可饭。以做菜,最宜大杯豪饮,任性一醉;以当饭,不厌饱足,风卷残云,脏腑安和。

可是,盛行于枞阳乡间的这样一道寻常美食,目前似乎尚未登上美食的大雅之堂。城里食府饭庄鱼馆鲜有所见或者根本就没有,而山粉圆子焖肉倒很常见,须知这山粉圆子炖鱼无论在色香味各方面,都要绝胜山粉圆子焖肉。这是一道被遗忘在乡村锅台拐角的上品美食,它的美味被山粉圆子焖肉的声名所隐,依然藏在深闺,但是只要品尝过一次山粉圆子炖鱼的人,时时都会对它的美味心有所念,没齿难忘。

枞阳鱼米之乡,山环水绕,不缺山粉,更不缺鱼,肥沃的沙壤中产出优质山粉,广阔的河湖产出肥美的鲜鱼,二者天成,随手可得。山粉圆子炖鱼,这道被忘在乡村锅台拐的美食,期待慧心足智的高士点之成金,让它和知名的山粉圆子焖肉联珠合璧,或者不经意之间,也会成就乡邑美食谱牒上的盖世之功?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