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昌路上的故事——大同幼稚园

 书柜茶室 2023-05-31 发布于上海

为了扶养牺牲的革命后代,在周恩来提议下,于1930年3月,以革命互济会的名义创办的大同幼稚园在上海的戈登路(今江宁路)上诞生了,该园的园长叫董健吾,他的公开身份是圣彼得教堂的牧师,而在牧师长袍的伪装下,董健吾其实是共产党的一名地下党员。

在当时白色恐怖的上海,出于安全考虑,周恩来特请宋庆龄为大同幼稚园题写匾额,又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大同幼稚园题写园名,有了这两个金字招牌作掩护,当局的警察一般不敢来骚扰。后因幼稚园地方太小不够安全,1931年春天迁到了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附近的陶尔斐司路341号,也就是现在的南昌路48号,而早期江宁路上的旧址现在已拆除不复存在。

1930年11月,杨开慧在湖南长沙牺牲,党组织设法帮助他们的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辗转来到上海,悄然进入大同幼稚园。因保密需要,三个孩子入园时的名字叫杨永福、杨永寿和杨永泰,就连董健吾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园中还有澎湃的儿子彭干仁、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蔡和森的女儿蔡转、李立三的女儿李力等约30个孩子。

1931年6月底,毛岸龙突发高烧,终因医治无效病亡。

大同幼稚园的保育员大部分来自中共党员干部的家属,有李立三的妻子李崇善(化名李文英)、李求实的妻子(陈凤英)、董健吾的妻子郑兰芳等。

1932年初,保育员桂荷英外出办事突然失踪,为防止意外,党组织决定立即解散大同幼稚园,并妥善安置所有孩子,毛岸英和毛岸青由董健吾带回家中抚养。1936年红军到达陕北后,党组织找到了在上海历经磨难的毛岸英和毛岸青,他们很快被送到苏联学习。

1987年经过多次单位变更后,恢复名称“卢湾区大同幼儿园”,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幼儿园题写匾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