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叶在壮:再访横塘驿站(随笔)

 家乡文汇 2023-06-01 发布于黑龙江


作者简介:

  叶在壮,男,1952.07生,苏州市优秀教师,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省文联书法老师。市书协会员。苏州老园丁书画研究会理事,苏州大学书法社会员、苏州草书社社员,苏州知青书画院成员,苏州知青文学社成员………

生活随笔 

再访横塘驿站

 【苏州】叶在壮

           
     去过一次横塘驿站,忍不住再去看看。顺着凌波路,沿大运河往南,再见处处小桥流水人家,一派富有特色的江南画面,真是几回魂梦与君同!啊,水,是江南的灵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孕育了灵秀的江南儿女;水,创造了璀璨的吴越文明。想那望水兴叹的李煜,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物换星移几度秋的岁月变换中,千古风流人物,又何尝不被滔滔运河水所淘尽?然而如今,青山依旧在,只是几度夕阳红了。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横塘驿站,让我遐想联翩。苏州为江南都会,地处南北要冲,交通自古频繁,大运河曾设有诸多驿站,横塘驿站只是其中硕果仅存重要遗存。
  在初夏浓绿的五月,我踏上了再访横塘驿站之路。
  历史上的横塘,早已名存实亡。如今看不到雕栏画栋的古代建筑,但滚滚的京杭大运河,还在见证岁月的沧桑;生生不息的江南儿女,还在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同样是古镇,周庄同里闻名遐迩,旅游经济如火如荼,而横塘似乎没落了,古镇成了建材市场,横塘正在拆迁,运河岸到处是断壁残垣。
  但流动的运河水,给我的江南梦,带来无限的遐想;精致的彩云桥为我的江南梦,增添了诗情画意的联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这是杜牧在二十桥上的联想;“扬州驿里忆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这是白居易对花桥的回想。如果说水是青睐的明眸,那么桥是明眸的眼波。江南小桥形态万千,青砖古石砌成的桥身,历史文化的沉淀,为她增添厚重,在绿水弱柳间,尽显婀娜多姿。
   这三孔石桥叫彩云桥,桥真的很漂亮,如一弯新月卧在水面。晏几道的词里有一句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飞”。这个诗意的名字,让我相信,在明月的陪衬下,彩云桥会美得叫人炫目。配上四周绿树红花,定是最美的水乡风情画面。
   沿彩云桥而下,便到横塘驿站。只有一座孤亭,叫横塘驿亭。虽然只有一处,却是江南运河邮驿的珍贵遗迹。此处三面环水,与陆地通道只有彩云桥。驿站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见证着曾经的历史辉煌。
  驿站亭梁木结构,四角立石抱柱。正面刻有一联:“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此联让人联想若干年前的情景:酒旗迎风招展,茶馆林立,船只络绎不绝,行人依依惜别。如今却只有潮打空驿寂寞回,感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范成大有七绝《横塘》名扬天下:“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柳系画船。”“折柳送别”是古人风俗,“柳”谐音“留”,寄托祝福和思念。站在驿亭边,我的思绪飘向南宋,甚至更远的年代。在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战乱时期,驿站里不知有多少双望穿秋水的眼睛!可过尽千帆皆不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在交通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横塘驿站早已失去了它应有的效用,可它却见证了曾经的辉煌,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和诗章,那是先人留下的财富,我们没有理由遗忘。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人贺铸笔下的横塘曾是那么顾盼神飞。于是,我梦里的横塘驿站,依稀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还春风……

(图片由作者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