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院(114)启凤书院

 书柜茶室 2023-06-01 发布于上海

凤城一中前身是启凤书院,至今已有133年历史。恢复高考以来,多次获辽宁省、丹东市高考文理科状元,有70来人考入清华北大。1780年李文德考中举人,为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位举子,1853年姜佳·庆文考中进士,为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位进士。1876年东边兵备道员陈本植集资在凤城建文庙祭祀孔子推动儒学教育。1877年建启凤书院为地方科举预备场所,接收安东、宽甸等地童生入学。至1895年凤城儒学教育体系趋于完善,有书院一处,私塾馆200处,童生四五千人。1780-1897年凤城地区考中进士3人,举人23人。1914年奉天省筹建省立第一师范(五年制本科),原定校址在安东,经凤城士绅建议并出址、出资设在凤城,为东北地区首所本科学校。民国之初,凤城办学成绩卓著,获大总统“嘉禾”奖章。

1951年校长王奉璋因治学和抗美援朝有功,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1962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82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中。1964年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匾。这所高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东方红小学创办于1908年,以“小学作文循序训练”成果名闻全国。

该校校长包全杰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文艺创作佳作不断,有全国著名小说家、诗人、画家、曲艺作家于德才、林和平、王金力、方明贵、孙秀华、孙世伟、陈学良等,满族舞蹈创作、表演多次荣获国家大奖。 2009年,凤城市投入资金2800万元,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新建和改造校舍2.8万平方米。丹东市文理科状元再落凤城,10名考生考入清华、北大,创凤城市高考历史最好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