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1 | 人类幼崽的百种娱乐方式

 胜乐典藏 2023-06-01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可以畅快的玩一天!现在小朋友们的可以玩的太多了,真是让人眼花缭乱,除了动画片、游乐场、游戏机,还有许多益智玩具,真的让成年人实名制羡慕了!那么,在没有网络和电的古代,小朋友们能玩些什么呢?

图片

△  宋  苏汉臣《冬日婴戏图》,绢本设色,196.2×107.1cm,台北故宫博物院

逗猫:画中男孩左手拿着一根美丽的孔雀毛,女孩右手持一面绣花的小锦旗来回摇摆,逗着跟随着他们来回跑的小猫。

猫是宋人热爱的宠物,《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就提及,开封和杭州市场上有专门出售猫食的地方。古时候迎猫的也有特定的礼节,用贵重的盐来换取猫咪,或者从市场上购得新鲜的小鱼,折下柳条穿过鱼腮送给生下小猫的母猫,表示感激。

图片

△  宋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绢本设色,197.5×108.7cm,台北故宫博物院

推枣磨:推枣磨是一种以枣为主要道具且盛行于古代的益智类游戏,因其形似二人推磨,故名“推枣磨”。把两端插有小枣的竹篾放在立起的枣核上,甚至像推磨一样使其转动起来。雅致的庭院里,一对小姐弟正趴在圆墩上玩着宋朝最时兴的游戏之一——推枣磨。

图片

△  《知否》剧中,明兰正在与祖母玩推枣磨

图片

△  宋 佚名 《百子嬉春图》绢本设色  26.6×27.7cm  故宫博物院

舞狮:图中将百名儿童布满画面,三五成组,相互呼应,远近关系处理得明确而有节奏,丰满而不拥塞,繁复而不杂乱。左下方有一个小孩左手拿着绳索,右手牵着一头金镀眼睛、银贴齿的狮子。张嘴摆尾的狮子,由两个披着狮皮的小孩扮成。旁边三个孩子正在观看戏耍,组成一幅童子戏狮的舞蹈场面。

图片

△  宋  苏汉臣《侲童傀儡图》,绢本设色,23.6×23.2cm,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木偶戏:图中绘制三名童子在表演提丝傀儡戏,傀儡戏是宋朝社会流行木偶戏,本来用于表演的傀儡,被制成了儿童玩具,《梦粱录》列出的“影戏线索、傀儡儿、狮子、猫儿”,都是给儿童玩耍的玩具傀儡。

图片

 △  南宋 刘松年  《傀儡婴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四个孩子在模仿傀儡戏的场景。一个孩子在幕后操纵着木偶,前面两个孩子当观众,旁边一个则敲打乐器。

图片

△  宋  李嵩《骷髅幻戏图》,绢本设色,26.5×26.3cm 故宫博物院

画面中一大骷髅席地而坐,用悬丝在操纵着一个小骷髅。大骷髅旁有一副演傀儡戏担子,担上有草席、雨伞等物。大骷髅坐于地上,左腿曲折着地,右腿弓起,左手按于左大腿骨近膝盖骨处,右手提线索控制小骷髅。小骷髅对面有一个小孩儿,昂首伸右臂,像是竭尽全力去抓小骷髅,似乎也想把玩一下。

图片

△  宋 苏焯《端阳戏婴图》 88.9×51.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恶作剧:图中描绘了三个粉妆玉琢的胖娃娃嬉戏玩耍的情景。穿红色肚兜的孩子右手用绳系着蟾蜍,一脸得意的神情,正要惊吓较小的孩子,受到惊吓的小孩则蹲在地上,双手护著头,十分害怕,穿绿色肚兜的“勇士”一个箭步赶来,神情坚定地要阻止这场恶作剧。3个孩童的手与脚皆带金钏玉饰,身上则佩挂长命锁,表示其出身的骄贵。

图片

△  清 金廷标《儿童斗草图》 纸本设色 105.3×79.5cm  故宫博物院

斗草:此图表现的是儿童们斗草的游戏。有的以比赛采得的花草作对,这是文斗;有的把叶柄相勾拉拽,也称“拔根儿”,就是武斗。

图片

△  佚名《蕉阴击球图》,绢本设色,25×24.5cm, 故宫博物院

捶丸: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大盛于宋、金、元三代,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连儿童也颇为喜爱这种游戏。图中就描绘了两个儿童正在击球的场景。

图片

△  宋 佚名 《宋人扑枣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摘果子:上树摘果子应该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娱乐,既能爬树,又能大饱口福。这幅画中就描绘了几个孩子正在摘枣的情景,有的正踩着凳子,伸手摘枣,旁边有一个孩子小心翼翼扶着凳子上的孩子;有的正在地上捡枣,拿衣服兜、有的手捧盘子,有的头顶簸箕,收获颇丰!

图片

△  佚名《百子图》绢本设色,24.13×784.86cm,大英博物馆

骑竹马:古代一种儿童游戏。竹马,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流行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滑板车。图中的几个小儿骑着竹马,开开心心前进,竹马为马头形,制作颇为逼真!

图片

△  清 焦秉贞《百子团圆图册·迎状元归》,绢本设色,27.5×20cm,国家图书馆

过家家:过家家应该是大部分人都有的童年记忆,古代的小朋友们也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图中的儿童骑着竹马,撑着华盖,敲锣打鼓,正在扮演喜迎状元归来的戏码。

图片

△  宋 苏汉臣 《灌佛戏婴轴》 159.8cm x 70.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绘四个孩童在玩类似“过家家”的游戏。灌佛是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4月8日为释迦牟尼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这种仪式。画面中大树下一个儿童双膝跪地,两手作揖,神情虔诚,模仿大人礼佛;一个孩童坐在地上,手捧一尊佛像,另一孩童手持水瓶,躬身灌佛;另外一个孩童手捧花篮,装扮成佛教信徒模样。四个孩童表情严肃,煞有介事,令人忍俊不禁。

图片

△  宋 苏汉臣《童戏图页》,纸本设色,45×39cm,台北故宫博物院

跳绳:跳绳是古老的民俗娱乐项目,唐朝称“透索”,宋称“跳索”,明称“跳百索”、“跳白索”、“跳马索”,清称“绳飞”,清末以后称作“跳绳”。宋代以来,每逢佳节都要跳绳,家家户户都要比赛。图中画的便是几个小孩跳绳的情景,两个孩子正站在绳子的两端摇绳,一个孩子站在绳子中间,正准备起跳,动态十足。

图片

△  元 佚名《宫苑婴戏图》,绢本设色,139.4×76.2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滑梯:这幅图中,绘制了许多儿童正在嬉戏打闹的场景,骑竹马、对弈、读书、追逐打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图上方有一个木质的滑梯,孩子们正一个接一个的往下滑,场面十分欢乐!

除了上面说的娱乐项目之外,古代的儿童还有很多玩具。“玩具”一词产生于宋代。据南宋的《梦粱录》记载,给孩子抓周时,要摆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可见当时的玩具已经十分丰富了。

图片

△  清 蒙古象棋 匣长27cm,宽27cm 故宫博物院

图片

△  清 游戏动物纸牌 故宫博物院

图片

△  清 西洋积木 故宫博物院

图片

△  清 西洋积木 故宫博物院

图片

△  清 布老虎 清宫旧藏

图片

△  清 动物木偶 清宫旧藏

图片

△  清晚期 木狮子 清宫旧藏

图片图片

△  翻顶机械人 19世纪 法国制造 清宫旧藏

图片

△  清 小火车 清宫旧藏

图片

△  清 小银船 清宫旧藏

图片

△  清 小飞机 清宫旧藏

图片

△  清 藤编小篮 清宫旧藏

无论是看电视、玩手机、拼乐高、逛游乐场,还是斗草、骑竹马、过家家,无忧无虑的童年都值得反复咀嚼回味,一个快乐的童年能够治愈一生。

在六一儿童节之际,祝愿所有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够无忧无虑,健康成长!

图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