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草篇——关于中药淫羊藿的几种来源(续)

 王挺军 2023-06-01 发布于浙江

一、引子

记得在2019年8月,本人曾整理过一篇关于中药品种淫羊藿的文章,即《百草篇——关于中药淫羊藿的几种来源》,文中着重于药典品种淫羊藿的4个植物来源,即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和朝鲜淫羊藿,大致介绍了淫羊藿的品种渊源,相应的枝叶特征与花果特征等内容,辅以若干植株生态照片,并简要描述了淫羊藿属的其它几个近似种。

今儿,再次分享几幅淫羊藿的图片,叙述一些相关内容,权且作为续篇吧。

按现行版《中国药典》(2020版),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 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叶。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经过除去杂质摘取叶片切丝干燥等流程加工成饮片。性状大致为:呈丝片状上表面绿色、黄绿色或浅黄色,下表面灰绿色,网脉明显,中脉及细脉凸出,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气微,味微苦。

药用淫羊藿,通常以枝梗少、叶片多、色带绿者为佳。另外,若货品之叶缘无刺毛状锯齿者,则应非正品。

二、有关药品标准的变动

记得2020版《中国药典》刚颁布那会儿,行业内许多人士对于淫羊藿标准的如何执行,一度还是有所困惑的。

相较于旧版,有几处改动,如炮制项的“摘取叶片”,也即不用叶柄,需去掉叶柄;又如原先(饮片)含量测定项的“含淫羊藿苷(C33H40O15)和宝藿苷Ⅰ(C27H30O10)的总量不得少于0.60%”,改为了“含宝藿苷I(C27H30O10)不得少于0.030%;含朝藿定A(C39H50O20)、朝藿定B(C38H48O19)、朝藿定C(C39H50O19)和淫羊藿苷(C33H40O15)的总量,朝鲜淫羊藿不得少于0.40%,淫羊藿、柔毛淫羊藿、箭叶淫羊藿均不得少于1.2%”。

此处,把朝鲜淫羊藿单独设为较低的值,也就是说降低了此来源货品检测的限量要求。让人不免起疑,是否朝鲜淫羊藿的药效也会相对更低一些。

就药用部位来说,浙江本地有《浙江省中药炮规规范》(2015版),许多企业目前就按照地方标准来生产,则淫羊藿可以不去掉小叶柄,对于药用部位的控制略为宽泛些。但检测项目是按新版药典来要求的,源自心叶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的饮片,含量相对易达标,通常应不成问题的。

至于古籍中“以夹刀夹去叶四旁花枝”,古时谓之叶或包含小叶柄的,去掉花枝、粗梗即可。

淫羊藿的小叶柄较为纤细,远不及其它叶类如桑叶柄的粗壮,如此纤细的小叶柄,真有费力去除的必要吗?再说,紫苏叶等还包含嫩茎呢。看各人理解吧,这个姑且不论之。以后出来的地方炮规,估计这方面也会与药典看齐的。

三、有关花期图片与特征比较

后来,又陆续拍摄了一些朝鲜淫羊藿与柔毛淫羊藿花期的图片。花果作为植物的繁殖器官,其形态结构特征相对于植物的分类学,更具有鉴别意义。

1、朝鲜淫羊藿与时珍淫羊藿

按花期特征来看,朝鲜淫羊藿与时珍淫羊藿比较接近,均具花瓣远较内萼片长、呈弯曲的钻状距、长约20mm,某些朝鲜淫羊藿的花瓣也为淡黄色,更为接近。

两者的区别,前者外萼片稍带红色,花瓣基部具花瓣状瓣片;后者外萼片绿色、边缘白色,花瓣基部无瓣片,钻状距的弯曲度更大些。

2、柔毛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

两者植株的很多特征均为相似,如叶片革质,侧生小叶基部裂片极不等大;上面无毛,有光泽,叶背有毛,叶缘具刺齿;外萼片带紫色,内萼片白色,长于花瓣,花瓣黄色。

但细察之,区别点还是有一些的,如:后者侧生小叶基部高度偏斜,呈箭形,外裂片叶脉与主脉常呈一条直线;前者叶片背面密被绒毛、短柔毛和灰色柔毛,后者疏被粗短伏毛或无毛;前者花瓣远较内萼片短,花序轴及花梗被腺毛,后者通常无毛,偶被少数腺毛。

四、淫羊藿与仙灵脾(淫羊藿根)

淫羊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仙灵脾、仙灵毗、三枝九叶草和弃杖草等,历代本草典籍有收载。如《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古时炮制,古今有所不同,如清代《得配本草》:“去花枝,洗净,锉细末。”淫羊藿使用去尽花枝的地上部分,锉成细末后,再用羊脂油制,或酒制。这样,细末入药,大抵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

现代药典的炮制,生片为切丝,炙片以羊脂油炒淫羊藿丝而成。现今本地的用药习惯,临床调配多用切成丝的生片。至于淫羊藿粉,何时能否被国家或本地标准所收录其中,不得而知。

淫羊藿入药,用于治疗腰膝酸软时,常与杜仲、狗脊等同用以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作用。治虚冷不育,配蛇床子、锁阳等以温肾散寒。治尿频失禁或小便余沥不尽,配覆盆子、金樱子、桑螵蛸以温肾缩尿。

按《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淫羊藿与仙灵脾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前者用叶,后者用根茎。仙灵脾又为淫羊藿的别称,所以两者有时会引起混淆。如早些前在台州,发觉当地指的仙灵脾即为淫羊藿叶,而非其根和根茎。

安徽炮规收载淫羊藿根,其来源为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等多种同属植物的干燥根及根茎。切薄片。而浙江炮规为切厚片,故两地标准的片型要求略有差异。

仙灵脾(淫羊藿根)大致性状:外表皮棕褐色至灰褐色,凹凸不平或呈结节状,结节呈小瘤状突起,切面黄白色或浅棕色,皮部薄,与木部不易分离。质坚硬。气微,味苦。

仙灵脾(淫羊藿根),功效与叶相近,皆能补肾助阳、祛风除湿,通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小便淋沥、筋骨痿软与风湿痹痛等症。

淫羊藿与仙灵脾(淫羊藿根),性味辛、甘、温,归肝肾经。使用时需注意,阴虚而相火妄动者禁用。

五、其它

有个仙灵脾酒,又名淫羊藿酒,民间常见自制之,即以淫羊藿适量浸酒而成。《食医心镜》收有附方:“益丈夫、兴阳、理腿膝冷: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经二日,饮之佳。”

十升为一斗,故按其配伍比例,药与酒比例为1:20左右即可,不宜太浓。毕竟是药酒,饮用需适量。若饮用淫羊藿苷过量,恐怕会引起一定的毒副作用的。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贬职永州期间,曾写过一首诗《种仙灵毗》,诗曰:“及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骞。”仙灵毗,即仙灵脾,淫羊藿的别称。又云:“奇功苟可徵,宁复资兰荪?”意思是说,既然此药的奇功可以奏效,那么就不必再服用菖蒲之类的草药了。

这篇诗就是一则精彩的医案,记载他种植仙灵脾,并采摘、晒干、捣碎服用之,治愈足痿之疾的亲身经历。但服之不足十日,跛者能腾跃,体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的心境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