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的运动和形式、及常见的气机失常有哪些

 花无缺3myj1j3d 2023-06-01 发布于江苏

气的运动及形式

升降出入。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贯穿于生命过程的始终。《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说明气的升降运动,可以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通过脏腑的生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以脾胃为中流砥柱,同时需其它脏腑相互配合,如肝之升发,肺之肃降,肝升肺降,则气机调畅

如: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再如:肺司呼吸,主宜发肃降,其呼气是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清肃为降。

所以无论是每个脏腑的功能活动,还是五脏六腑的相互作用,实质上都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相对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升降出入平衡失调,就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协调统一而发生种种病变。

如气的运行阻滞,称为'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为'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 ,气不能内守而外逸,称为'气脱'等等,均为气升降出入紊乱所产生的病变。

脏腑常见的气机升降病理变化如下:

心:

(1) 心火炽盛: 

火性炎上,心火内炽,独亢于上,证见心烦,口干,口舌糜烂,舌尖红赤,苔黄,脉数。

(2)心血瘀阻:

心气虚弱,必致心血瘀阻,症见心悸,怔忡,胸痛,指甲青紫,四肢逆冷,汗出淋漓,脉迟细,或结代,舌暗红。

(3)水气凌心:

心阳下通于肾,故心阳虚常累及肾阳,肾虚水泛,凌心射肺,则见形寒肢冷,心悸,水肿,喘咳,尿少,脉沉细,舌淡,苔白。

肺:

(1)肺失宣发:

风寒束肺,故咳嗽气急,痰稀色白,鼻塞流涕,或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苔白薄,脉浮紧。

(2)肺失肃降:

肃降无权,水道不利,证见胸闷咳嗽,气急喘促,胸膝喘满,小便不利,水肿,以及痰饮等证,脉细数,舌暗红,苔薄黄。

肝:

(1)肝气郁结:

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则胸胁胀满或窜痛,头目眩晕,胸闷,胃呆,脉弦涩,舌暗红,苔薄黄。

(2)木旺克土:

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肝脾不调,则腹胀肠鸣,腹泻,肝胃不和,则嗳气纳呆,恶心呕吐,脉沉弦,苔薄黄。

(3)肝火上炎:

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于头面部,且有明显的热象,证见剧烈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两耳暴鸣或暴聋,或升动太过,肝不藏血则见吐血、衄血,月经过多等动血、耗血证候,脉弦,舌红,苔薄黄。

脾胃:

(1)脾不升清:

脾以升则健,脾不升清,则头目眩晕,腹胀腹泻,甚则中气下陷,证见内脏下垂,阴挺,脱肛,脉沉细,舌淡,苔薄白。

(2)胃不降浊:

胃以降则和,胃气上逆,轻则嗳气、呃逆、干哕。甚则恶心呕吐,脉沉涩,舌淡,苔薄白或厚。

(3)清浊相干:

清不得升,浊不得降,扰乱中焦,谓之清浊相干。证见上吐下泻,发展为霍乱。如《灵枢经·五乱篇》说:'清气在阴,浊气在阳,……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

肾:

(1)肾阳不振:

命门火衰,全身水肿,食纳减退,四肢厥冷,腰酸背软,脉沉细,舌淡,苔白。

(2)肾精耗损:

肾精亏损,虚火上浮,口干,尿血,便血,便秘,遗精,崩带等,脉细数,舌赤,苔薄黄。

(3)肾不纳气:

'肾为气之根',肾虚则不能纳气,证见呼多吸少,喘促短气,活动时尤甚,或见面部浮肿,不能平卧,脉细数,舌暗红,苔薄黄。

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不外升降不及、升降太过和升降反作三类。临床应分别脏腑,孰升孰降,根据各脏腑升降失调的不同因素而施治,如养心、化瘀、降肺、宣肺、疏肝、平肝、健脾、和胃、补肾等,均为恢复气机升降的方法。

气机升降学说,是研究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理论,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生命特点和基本特征。气化正常,其身则健,气化失常,诸病遂生,气化停止,生命乃绝。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