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助想象 构思故事 |《青铜夜谈》董嘉文

 赛作文 2023-06-01 发布于山东


2023年5月

学生佳作






青铜夜谈

福建省福州第十一中学八年级(10)班 董嘉文

夜游三星堆博物馆。

【简要点明事件,引起下文】

暗黄的灯光,闪耀的青铜,我站在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前,痴痴地观赏。

【因为“痴痴”,才有了下文的离奇情节】

周围突然暗了下来,我一惊:哎呀,闭馆了!我被一个人锁在了博物馆里!我连忙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快步奔向出口。

忽然听见身后一阵轻响。循声望去,我惊如木人。但见一片金光,一个身着草裙,手持金杖的老者从一件铜器后徐徐站起。他生着圆柱形的双眼,两个尖尖的耳朵像鸟的双翅,口如鹰嘴,鼻似长钩,身披青铜长袍,散发柔和荧光,穿透玻璃展柜径直向我踱来。

【遇见“纵目老者”】

“初次见面,在下正是铜纵目面具。”

“哎呀!你就是那赫赫有名、被蜀人传说幻想的'青铜之王’纵目人吗?”那老者略显诧异,高兴地说:“你竟然这么了解我,幸会、幸会啊!何不秉烛长谈?”

【引起两者的交流】

我们坐在一片漆黑中,他浑厚的声音在博物馆内回荡……

“不知多少年前,古蜀国的人们把我的筋骨血脉从黄鹤不能过、猿猱不能攀的神山中一点点采出,他们的双眼那么澄澈,又那么深邃,荡漾着稚拙和专注,我冰冷坚硬的心突然被触动,我配合地躺进火炉,开启我人生的质变。我变作金灿灿的铜,躺在匠人的面前。他在我毫无生气硬邦邦的身上不断打磨,不断雕刻,他那双眼忽明忽暗,折射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有蜀侯蚕丛,其目纵,使称王。”我不禁念起来。

“对!”他悠悠地说,“我长出了突出的眼睛,翅状的双耳,我的嘴角定格在上扬的姿态,人们围着我唱着,跳着—这些可爱的人!他们望着我,向那辽夐的大地,向那渺茫的成年大雾的天空祈祷,他们说我有千里眼,有顺风耳,他们说,我能感知到云霄外神灵的指示……我一直努力地听着……几百年,几千年,我听到了什么?锻造我的人早已离去,铜锈霸占了我金黄的外衣,我听到了什么?我听到都江堰的水滚滚流向成都平原的万顷良田,我听到诸葛亮北伐时的号角,我听到南宋将士对蒙古死神最后抵抗时的呐喊……我身上的土越来越厚了,跟我做伴的,碳化了,锈了,散了,掉色了,历史像一场场戏剧,我想,我当主角的戏演完了……”

我沉吟。

【听“纵目人”讲述诞生经过和神奇能力】

“直到他们—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我!”他突然站起身来,“他们在我们身边搭起了实验大棚,用高光谱成像仪搜寻我们,还用3D打印模型给我们加固—终于重见天日,人们围着我震惊不已。你们说,我是彝族传说里的纵目人;你们说,我是蜀人在望远不易的情况下天马行空的幻想……”

【听“纵目人”讲述被发现的经过】

“那么,你究竟象征着什么呢?”夜已将尽,我连忙问。

他默然。凝望着自己的本体,自言自语:“历史的戏剧里,文物就是一个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意义。我属于我的青铜时代,我的古蜀文明。我的眼,好奇地看向宇宙;我的耳,虔诚地谛听万物之声;我的心,谨慎地拥抱刚刚开化的大地……我是静谧的,不像你们的世界那般喧闹;我是悠然的,不像你们的生活那么急躁;我是质朴的,不像你们的心灵充满得到与毁灭……”

【听“纵目人”讲述自己的属性、能力和心境】

我顿悟。

铜纵目面具的耳,何止是倾听天命?他的眼,又何止是望穿天地?他始终在以宁静的心感悟自然,以质朴的双臂拥抱自然,以虔诚的双手感恩自然。他属于三星堆,属于殷商,属于历史,属于整个中华文明;他的光辉,照亮了3000年前古蜀人的眼,也照亮了3000年后所有人的心。他,是一段历史符号;他,是一种追寻的寄托;他,是一种文化的信仰……如今,我们在他的面前啧啧赞叹,又何时才能接纳他的灵光,放下浮躁,回归自然,找回那颗文化深处的内心?

【“我”感慨“纵目人”的非凡意义和价值】

窗外升起一缕晨曦,铜纵目面具的灵体散去,馆内恢复宁静。窗外隐隐有喇叭声响起。我不愿离去,我愿守住这份青铜的光辉,守住这份古老的静谧。

【回归现实,照应前文,升华主题,表达对文物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指导教师:原晶晶)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想象丰富的记叙性散文。小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想了一个与古文物对话、交流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文物、对古代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题目“青铜夜谈”,语句简明,信息丰富,带有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写法借鉴:借助想象,构思故事。想象是记叙文写作中很重要的一种思维能力。小作者为了表达对历史文物、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结合自己对“三星堆”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巧妙地编织了一个与三星堆博物馆最有影响的“纵目青铜面具”相聚、交流的故事。时间:夜晚;地点:三星堆博物馆;人物:“我”和“纵目老者”;故事的起因:“我”正“痴痴地”观赏“精美的青铜器”,灯光突然变暗,“闭馆了”,“纵目老者”出现在“我”的眼前;故事经过:“他”跟“我”攀谈,向“我”讲述“他”的来历、能力以及有关“古蜀文明”的历史变迁,“我”受益匪浅;故事结果:天亮了,“纵目老者”离去,“我”对古老的文化充满了敬意。整篇文章故事完整,具体;人物外貌、表情、语言、动作以及环境描写具体、生动。有关“纵目老者”和“古蜀文明”的相关知识,也符合历史的真实。充分体现了写作中想象的独创性、合理性、具体性和丰富性的要求。
(点评:徐东祥)
END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彭兰雅:在对比中表达思想感情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赵悠含:具体、自然的心理描写

《天天读写》约稿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