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密不通风与疏可走马,两幅山水画对比看

 张jian 2023-06-01 发布于上海

细密处,风无法穿透;疏旷处,可以奔马驰骋。道理容易懂,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就不那么容易了。

古人从书法中感悟到疏密对比、虚实相生的道理,进而运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中。

比如这幅清代画家曹夔音的《千岩万壑》,用笔细密,构图饱满,山水相依,云蒸霞蔚,是一幅典型的密体山水画。

画这样的作品,费工费时,还容易让人感觉繁冗重复。为了打破这种生硬堆砌的感觉,画家用到了留白的方法。
通过留白,表现对比关系,让画中有气韵生成。一股清气贯穿在天地之间,全靠计白当黑的创作手法。

图片

曹夔音 千岩万壑
曹夔音生活在清代康乾年间,他供职于宫廷画院。清代宫廷画风以华丽典雅为尊,重视摹古,不重视写生。
即便如此,曹夔音在境界上也有更高追求。他在创作中兼顾笔墨和气象,画出了气势浑厚的山川胜景。
明末画家以清旷简淡为美,由此出现了一批构图简洁的山水画佳作。
比如这幅《孤舟飞鸿》,査士标深谙极简美学的真谛,勾画出文人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
査士标是安徽人,画风受倪瓒影响,逸笔草草诉说文人墨客的羁旅漂泊。传统一江两岸构图,在他的笔下发生了主次变化,悠悠江水成了画面主体。

图片

査士标 孤舟飞鸿
将这两幅山水画对比看,古代画家的理论有了具象化图释,哪怕无人讲解,也能直观地感受到。
多看,多想,多观察,继承传统技法之精华,才有了山水画创作的一座座丰碑。
很多时候,画家在创作中习惯把疏密与虚实统一起来进行表现。画家通过实景物象对比留白,进而产生山水意趣。
无论构图是繁是简,用笔是密是疏,都在强调山水画的人文底蕴。

图片

曹夔音 千岩万壑 局部
《千岩万壑》具有写实特征,《孤舟飞鸿》具有写意特点。两幅画对比之后,可以明白一个道理。
画家对山水形质的描摹,往往只能捕捉到自然表象。想要挖掘山水的内在气质,写意是个好方法。
故此,曹夔音哪怕处处讲究逼真细腻,依然没有达到査士标的艺术高度。
想要在艺术创作中取得进步,技法和审美缺一不可。形似,只能感受到山水的轮廓。神似,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看着《千岩万壑》只会惊讶于画家的耐心,看着《孤舟飞鸿》会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图片

曹夔音 千岩万壑 局部
笔墨构图简单了,留给欣赏者的想象空间反而丰富了。当画家知道了这个道理,提升山水画的意境有了具体方法。
虚实与疏密,配合自由活泼的笔墨形式,让人感悟到古人向往的天人合一。描绘自然山水,彰显文人风采,诗意美景回味无穷。
两幅山水画面貌不同,都在强调画面的对立统一。明末董其昌说过,“画家以神品为宗极,又有以逸品加于神品之上者,曰出于自然而后神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扎实的技法,加入画家的千思妙想,融入情怀志趣,可以画出佳作。疏密虚实,对立统一,画出人们对山水的崇敬。

图片

査士标 孤舟飞鸿 局部
山水画的面貌各异,气韵境界也大不相同。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画家运用了不同方法,提升作品的意境。
两幅画对比之后,就会发现,构图简单的《孤舟飞鸿》,在空间处理上更加成功。
这是由于,画纸尺寸有限,再优秀的画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还原自然山水形质。
有了取舍增删,就有了丰富了的画面层次。从而在画纸上留下来山水形貌,让人陶醉其中,乐而忘归。

图片

査士标 孤舟飞鸿 局部
技法为作品服务,哪怕再密,也要留下空间让人觉得气韵贯穿天地。哪怕再疏,也不能空无一物。
一幅好画,整体是有机的,画面是生动的,韵味是可以传递出来的。

拓展阅读
两种风格,竟然是一人所画,蔡嘉绘《山水册》
用热爱去创作,査士标绘《山水册》
诗意山水,匠心独运,近代名家笔下的大好山河
他比同时代画家想得多、画得好,方士庶绘《丘壑松风》
用线描绘制古典文学名著,曹涵美画《金瓶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