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家村儒家庄的由来

 舒溪河畔 2023-06-01 发布于安徽

在陵阳上章村与谢家村之间,有一处外人很少知道的古村落,名叫儒家庄。在行政区划上,应该归谢家村管辖,由于这个儒家庄不在谢家村中,几乎不为外人知道。但是,这个儒家庄在谢家村谢氏宗族的历史中,也是赫赫有名的,最早可追溯到宋天圣年间。

相传宋天圣年间,谢氏出了个进士名叫谢益寿,字光和。他在进京赶考的途中,结识了同样进京赶考的欧阳修。两人在赶考期间,成为同年至交好友,结果谢光和高中进士,欧阳修意外落榜。一直到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春,由胥偃保举,欧阳修才获得开封府国子监就试的机会,并于同年秋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并获得监元和解元的资格。天圣八年参加礼部省试获得第一名,成为省元。因为“连中三元”的成绩,参加了宋仁宗主持的殿试,但只获得了十四名的成绩。在欧阳修这段就学国子监并参加考试的几年,谢光和与欧阳修结下了深厚的同年之谊。因此,宋代陵阳谢氏宗族在修族谱时,谢光和就修书请求欧阳修为谢氏族谱提序,欧阳修欣然应允,写了首《题谢氏世谱诗》:

奉观先牒起遐思,

南北家乘续旧支。

一脉祖孙无异姓,

千年昭穆似同时。

蒸尝共守晋臣庙,

金石犹存宋诰辞。

惟愿族人崇孝敬,

莫将身世负君师。

并落款“学士欧阳修拜书”,至今,欧阳修的这首《题谢氏世谱诗》仍在谢氏族谱的内页。

说到这里,还有两个文物故事与欧阳修题的这首《题谢世谱诗》有关联。

2011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被标注为元代姚枢的行书《奉观》七言诗被拍出了632.5万的成交价。但是这个元代姚枢的行书《奉观》七言诗的内容就是欧阳修为谢氏宗族题的《谢氏世谱诗》的内容,并且将“蒸尝共守晋臣庙”一句改为“蒸尝共守唐臣庙”。拍买会结束后,有人质疑佳士得拍卖会的这件元代姚枢的行书《奉观》是伪造的,质疑的证据就是说这个《奉观》七言诗来源于陵阳谢家村谢氏族谱,实际为欧阳修所题。要知道,佳士得拍卖会在业内是非常有名的,最后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2016年,艺术品市场上出现了一件480厘米的宋元《叶氏家谱书画卷》,在第三卷中出现了范仲淹《题叶氏卷》诗,并落款为“仲淹之印”。北京中陶古艺术品鉴定技术开发中心为此特邀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进行了鉴定,得出了“此卷至迟不晚于元代,且有较可信的宋人画像和宋高宗诏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应属国家珍贵文物”的结论。后来,这个结论在文物界被部分业内人士质疑,并将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了《文物》报上,但是由于质疑没有列举关键证据,最后也不了了之。

所以说,文物的水很深。如果陵阳谢氏宗族将族谱刊印、流行于世,上面说的这两件“文物”估计就显了原形了。欧阳修估计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如果造假者知道原作者是欧阳修,估计做个欧阳修的更靠谱些。

由于谢光和与欧阳修的这段交往,并且得到了欧阳修为《谢氏宗谱》题诗,应该说在宋代,谢光和在宗族的地位也提升了不少。由于谢光和与欧阳修的这段交往,使谢光和被族人称之为儒士,后来,谢光和居住的地方就被谢氏族人称之为“儒家庄”,成为谢家村一个特别的存在,其名字一直延续至今,这个就是儒家庄的来历,它也相当于谢家村谢氏宗族的一个小分支。

儒家庄所处的位置在谢家村与上章村之间,在岁月的更替之中,谢氏族人逐渐转移到了谢家村,上章李氏族人又逐渐转移了过来。自明清以后,儒家庄以李氏族人居多,并逐渐成为主要原住民。

2023年5月16日于青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