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三峰曹氏受五公下尧华端靖四房合修支谱序

 曹国书馆 2023-06-01 发布于广西
天潢派衍,若木分枝,我三峰曹氏始迁祖讳玉溪,元至治年间(一三二一年)自江西丰城来湘执掌湘阴榷关关务,功勋卓著,卒后赐葬长沙万寿乡古石塘铺茭塘将军山。自此,三峰曹氏一脉,衍领治世之馨荣,钟毓湘水之灵秀。七百年风流俱往矣,族裔遍居中华大地及海外,丁口已达二十余万,诗礼簪缨之族,精英辈出,族业浚发,方兴未艾。
我房受五公,讳懿海,乃玉溪公的第五子,继别祖为祖,因父葬茭塘,遂落业于黄花铺,其孝思可掬。公卒后,葬株山黄花坝,公嗣子一,讳汝松,承前启后,派衍天方莫不自一人之身,松公有子二,名贵,名良,贵公称必十一,自黄花铺徙株山,秉承父志,艰苦创业。有两子,长子彦尧,字巍峰,府庠生。次于彦华,字继舜,邑庠生。其世代主要在长沙境内生息繁衍。良公称贤十二、曾以十二渔舟迎驾明太祖有功,被授以拦江指挥使,由湘阴三峰移关乔囗,镇抚安民。恢宏先绪,垂俗后昆,有子四:曰端、曰靖、曰麒、曰麟。端公后裔居长沙,部分迁居平江,大部分迁居浏阳;靖公崇教支后裔一部分居长沙,一部分迁居平江。靖公崇政支后裔大多居住望城靖港、格塘等地。彦麒、彦麟两公旧谱载迁新康后失考。
我受五公房裔孙克绍书香、农服先畴、科甲仕宦,英才济济,商贾实业大佬比比皆是,门楣昌大,枝荣叶茂、瓜瓞绵长,安居乐业。我族之大,我族之强、盖因先祖之荫佑,族人之自强。今逢盛世升平,理应念族敬宗,而敬祖收族,非谱莫由。我受五公房合谱自乾隆癸巳至民国十一年间共修三次,使我房族众能悉先祖之由来,知后嗣之衍派,系一脉之亲情,然然民国十一年至今已一百年了,时间久远,迭经兵燹和时代变革,废服制,及宗族主义,特别是十年'文革',民心己被紊乱,旧谱大多被焚毁,孝道文化被空前排斥,有老不养,有子不教,吃喝嫖赌,玩乐无度,师长不尊、横蛮逆行,凡此种种,无不是家庭观念和人伦教导的缺失,拜金主义下人性的扭曲!是故,我们倡议续修族谱,不仅旨在逆源求本,明辨昭穆,亦欲通过修谱的过程让宗亲增强家族意识,学习和研究谱牒文化,了解领悟家规家训,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传承五千年华夏文明,洗礼心灵,知书达理,敦亲睦族,修身齐家,开拓进取。为此,才是家之幸、族之幸、国之幸也!
此次合谱是尧、华、端、靖四支房的第四次合一处续修。首次将乾隆年间外迁四川的尧房廷元公后裔和三百多年未入合谱的华房之焕公后裔丁口收编于合谱,收族归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四房合谱之重举,是先祖之福佑,是念族敬宗之大事幸事,可喜可贺!
此次续修族谱由于距上届修谱时间久远,旧谱大多已散佚,许多古地名已被变更,一些知谱、懂谱文化的长者又都相继驾鹤而去,家史、族史面临断层之困,特别是改革开放春风之迅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很多曹氏族人的祖居地已被征收,其宗亲有的外迁经商,有的住进社区高楼大厦之中,信息全无,上户录丁犹如大海捞针。但我录丁工作人员,不计得失,不畏艰辛,苦口婆心,委曲求全,以不遗漏一个丁囗为已任,沐雨栉风,顶酷暑,冒严寒,历时四个年头人终以完成。
谱牒告成,集纸质谱、电子谱、网络谱、微信谱于一身,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多元化家谱的时代特色,甚是欣慰。然亦留有遗憾:其一、玉溪公之父名讳尚未得知,其上溯世系也有族人质疑;其二、我尧、华、端、靖裔孙有许多迁居海内外,因时间与人力有限,寻觅尚难。暂不能纳宗入谱。此憾悠长。还祈我祖有不朽之灵,荫佑我族众俾炽而昌,未竟事宜,庶几后俊定能析解。余浅学拙笔,赘言浮篇,是以为序。

二十三世裔孙曹卫民谨撰
公元二零二二年壬寅岁季冬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