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马首玉带钩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在玉器收藏方面拥有丰厚资源,尤以元明清时期玉器为特色。作为“无尽藏”系列藏品展的首个展览,本次共遴选一百六十六件玉带钩和部分玉带板、玉带扣及其它玉器展出。除少量战国、汉代和宋代玉带钩外,绝大部分为元明清时期玉带钩。 ![]() 汉 龙首玉带钩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中国古代玉文化光辉灿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玉器的传统,推动中国玉器的发展绵延不断。小小玉带钩是中国玉器的一个代表, 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它的发展亦可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 宋 螳螂首蝉纹玉带钩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带钩古称“钩”,是古人束腰带具上的构件,用于束带或佩系。通常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侧视如“S”形,钩钮固定于带具上,钩首用于钩住带具的一端,或用来钩挂器物、佩饰等。作为服饰配件,带钩虽小,却是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演变发展的重要实物。 带钩的常见造型有禽鸟形、曲棒形、琵琶形、兽形、长条形、异形等多种。考古发现的带钩多以铜、铁制成,也有金、银、玉、骨等质料。虽然玉带钩的出土数量不及铜带钩,但玉材珍贵,造型和工艺往往更胜一筹,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 元 龙首螭纹玉带钩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带钩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时代风格深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意趣、风俗习惯、工具和技术等因素影响。 根据考古发掘记录,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玉带钩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带钩。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广泛使用带钩。战国至西汉是带钩发展的高峰期,出土了大量造型多样,纹饰丰富,制作工艺精湛的带钩,艺术风貌令人叹为观止。东汉之后带钩逐渐被带扣取代,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衰落。 ![]() 明 双龙首螭纹玉带饰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宋代社会风气开放包容,玉器进入民间,仿古之风兴起,玉带钩一支卷土重来并延续至明清时期。明清两朝制玉业发达,玉带钩向商品化、装饰化、工艺化的方向发展。乾隆帝在位的清代中期,玉料充足,琢玉技艺达到鼎盛,很多玉带钩玉质精良,精雕细刻,典雅华丽。玉带钩的功能也从实用为主发展到实用性与玩赏性兼具。 ![]() 清 龙首凤纹玉带钩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展览如题,期待与各位观众共同钩玄和欣赏玉带钩的材质之美、玉色之美、工艺之美、造型之美、纹饰之美,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 片玉钩玄——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玉带钩展 展期:6月16日至18日-9:00-16:30 地点:上海威斯汀大饭店(黄浦区河南中路88号) 资料:上海文物商店 编辑:刘义 特别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热忱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