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助孩子养成自我驱动力

 韩知书 2023-06-02 发布于北京

惭愧,再次被插队的一本书,这是2021年看完的第25本书

《自驱型成长》

这不是被插队的一本书,而是一系列儿童教育丛书的第一本,个人阅读也并非是紧急且重要的一类,但反思一下,好像也很少会有那种紧急且重要的,至于每本书被翻开第一页的时候,好像是正应验了那一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先看哪本不重要,既然有人希望我先看这一本,就先看呗,反正早晚都要看的。”

另一层原因,随着家中老大即将进入三年级的“转折期”,本就因孩子教育问题而四处寻找良方,也就顺应“天意”,顺势为自己开启一条“探寻真理之路”吧。

为什么首选这一本?

书名:《自驱型成长》

自驱型,是现在多少父母渴望追求的“理想”呢?反思自身,自己的自驱力又能打几分呢?随着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世界的信息量正在以无与伦比的速度拥堵在你们的门口,只要你随意打开一扇门,什么头条,抖音,快手,各种各样的信息就会直接呈现在你的面前,再加上各大企业的大数据核心算法,你所看到的,基本都是按照你的个人喜好推送在你的面前的,这些商业行为有多少会影响你的自驱力?有多少是造成拖延症的“罪魁祸首”?

对于当下很多人本就缺乏自我驱动力,无论是在哪种领域,哪种行业,哪个岗位,那些缺乏自我驱动力的人,整日生活在浑浑噩噩的时空之中,最近看过一篇报道,在我国南方的某些城市中,很多年轻人会去打一些给日薪的散工,工作个几天,挣一些钱后,就直接一头扎进游戏网吧,直至再次“被迫”地去寻找下一次工作。(当然,报道指向南方某城市,但是我相信,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地方都是有的,也许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这些年轻人的自驱力是什么?我相信是有的,但这种所谓的“自驱力”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呢?还有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行尸走肉”,整日里只能听命于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方向,没有对于自己应有的那份责任感,或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但这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记得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当你自己认识到自己这一辈子终将绝望之时,发现自己的下一代也终将绝望,还有比这更绝望的事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生儿不知父母恩”......

父母,怕什么?为什么?

父母,期待什么?为什么?

身为父亲的我,也经常面对自家孩子在学习成长方面,那些让你心火上升、怒气上脑的种种,有时又真心想一巴掌下去,告诉你熊孩子的下场,但一只叫“理性”的手指,又经常点在我们前额,告诉我,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要用理智及智慧去面对;而另一个在脑后的声音,也在告诉自己,小时候我犯二的时候,可没少挨我爸打,该打就打,孩子不打长不大。

如何能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在今后的抉择中,能够有意识的前行,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内心不禁在想,是否正如本书书名《自驱型成长》那样,能够为父母们带来那心中所望,解那心中所惑。

本书正文将近300页,豆瓣评分8.4分,四星,近800人点评,和我看完后的感觉基本一致。

全书共分为14个章节,整部书总体来讲,就说的一件事:作为父母,应该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在今后的日子里,找到自己的认知,无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沿着自己的梦想前行,而不要像一具木偶,永远的听命于人,失去或根本就没有自己渴望的方向。

而这本书的作用,就是指出作为父母需要有意识,开始学会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激发孩子的自我驱动力,而这种自我的驱动力,将会成为孩子一生前行的动力,去面对未来的各种不定因素,去面对生活中、事业上的各种压力,去挑战未来自己的理想、梦想,走出自己应有的那条路。

书中从作为父母最为担心的一系列场景开始,以科学的形式,让读者认清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源于人脑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前额皮质、杏仁核、海马体)的影响,才会激发孩子的很多种行为,比如面对压力时,孩子是逃避,还是失控。在理解了孩子行为的基本原理之后,就正式进入了本书的核心:

当面对与孩子的家庭作业大战,家长该怎么办?

书中有一比喻,在发生“战争”之时,不争吵就相当于“风平”,孩子的表现也自然就跟着“浪静”了。

  • 不要强迫你的孩子去做他完全抵触的事情;

  • 不要让你的孩子去做违背他自己意愿的事;

  • 不要让你的孩子想要他本不想要的东西;

  • 不要让你的孩子不想要他本就想要的东西;

家长应学会,并做好你孩子的“人生顾问”,但不要强人所难。

要开始培养有自驱力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驱动力,并开始自己做主,逐渐开始掌控自己的人生,面对未来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在每一章节之后,作者也都如作业一般,为家长预留了体验作业:“今晚怎么做?”

尤其是当今社会,我们所面临的“信息反馈”的速度是极快的,就好像打游戏,打倒一个BOSS即刻就能升级,捡钱。但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信息反馈”是及其缓慢的,就比如培养孩子,也许你今天的一番教诲,可能会对孩子在几十年以后才能收到反馈,正是由于时间的跨度太长,你也无法证明,孩子在未来20年后的一次行为,是由你昨天的行为而造成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就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你只可能在未来才看到你的“成果”,而避免因内心的渴望,时时得不到那内心的所期所望而放弃。有时。面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真正需要学习和调整的,是我们大人自己。

作为家长,总是对孩子的未来有着多多少少的各种期许,但在走向这些期许之前,作者为天下的父母指出几个误区,这里也抄录一下,与大家共勉:

  1. 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而孩子万万不能被别人挤下来;

  2. 如果你想拥有好生活,在学校里就得拥有上佳的表现;

  3. 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我们的孩子就能越成功,长大后就越有出息;

  4.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要凶险的多。

看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对孩子有期望的家长的书,少走些弯路,多避几个坑,无论是孩子成长的那个阶段,是幼儿,还是学生,书中都有对应的一些场景案例,给你参考。

还有如何去面对,帮助那些不幸的,有缺陷的孩子的一些方式与方法。

最终,尤为深刻的一个道理:大学,并不是所有孩子最终都需要选择的路,也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应为孩子选择的路,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引导下,会用正确的方法,选择属于自己的路。

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掌握自己的人生,拥有自我的驱动力。

这本书值得去看看。

悟语:

对于所学的知识,最可怕的就是:在学完之后就没有之后了,仅以此文的书评书荐作为本人的一次“之后”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