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生为师,向孩子们学习

 若水123 2023-06-02 发布于山东

从教20余年,越来越没有教育的激情和职业幸福感,甚至连一点点的成功感也连难觅踪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曾经的热爱,满怀的激情都跑哪里去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日益迟钝,随之而来的还有麻木的心,似乎很难看到孩子们的可爱之处。满眼尽是缺点和不足,职业的倦怠感漫天卷地地袭面而来。

我知道不是孩子们不够可爱,而是自己缺少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的眼睛。

这学期自从担任班主任,自己的情绪时常处于崩溃的状态。每天应接不暇的各种会议及工作安排,让人感觉一个脑袋两个大。

到教室,低头瞅见地面有垃圾,抬头望见课桌排列不整齐,再瞅,还有两个追逐打闹滴。

思维被僵化,每天都在训练着那根爱挑剔,爱找毛病,爱纠错,爱生气的脑神经。

纪律卫生处理完,好心情丢掉了大半,剩下的一半这样磨:听写找错字,只找错处,不看对的。不是你没背过课文内容,就是他作业没写。抬头看见做小动作,转头瞥见交头接耳说悄悄说话的。

没完没了的抱怨,不是不会,就是不学,每天斗智斗勇,又累又不快活。

老师的幸福感在哪里?每天都被那些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不被学习的学生打败,深深的挫败感让人无奈、无能且无助。

每天的辛苦、努力,成效在哪里?两眼茫茫,两手空空,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在哪里,收获的欢愉,更是无从谈起。

我不喜欢这样的工作生活,却每天都挣扎着,无可奈何,犹如一只井底之蛙,挣扎着想跳出井口,却总是重重地摔在井底下。

为师的快乐在哪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部潜在的学习动力?

怎样才能演好教师班主任这个角色,不再身心疲惫的心累,而是能从师生点滴的进步中,收获生命成长的喜悦。

怎样重拾为师的爱心、耐心和童心,怎样身无挂碍,全心全意的爱上自己的工作?

这么多年来,我从不轻易肯定自己,几乎从来不

赞赏自己,认可自己,我对自己的表扬是那么的吝啬。

上学期不当班主任,刚刚找到一点感觉,这学期当班主任,那点唯一的快乐和幸福感早已荡然无存。

我想,这不是班主任的错,而是自己的心态没有调整好,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胸怀来容错,是自己太消极,不能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

每天,请尝试着来夸奖一下自己,只有自我认可,才会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孩子们。

每天,至少找一名学生谈心,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每天,当自己想发火,想生气,想抱怨的时候,请暂停十秒钟,试着换个角度来看问题,要远离那跟根消极悲观爱内耗的脑神经。

明天,再看到个别同学地面有垃圾时要冷静,不排斥,要接纳,一切都是正常的,再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五年级的孩子,总是爱随手乱丢垃圾,不提醒不知道主动去倒垃圾……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磨练心智修行的好道场。

问题不解决,就是个梗,如芒在背,烦恼痛苦。先静下心来,静能生慧,静能致远。

还是让学生做我的老师吧,以生为师,向孩子们学习,或许能点燃孩子真正学习的热情吧。

向孩子学习,是尊重,是理解,更是无比的信任和美好的祝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