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丛林之中苟且几何?

 云梦山房 2023-06-02 发布于福建

时空瞬息万变,但尚有规律可循,这使得有史以来愿意动脑筋操闲心的人有活可干,有蛋可扯,有饭可吃,有酒可喝,甚或有情可偷。

从天循有常,到人行有道,世界历经风云变幻,生生灭灭,至今尚存,人在小小环球繁衍生息没有灭绝,无疑是因为主观上、主流上还是顺应和遵循了自然规律,满足了自然造化的最低要求,有限守住了物竞天择的底线。

鱼离不开水就到富水江湖寻求生存,并多做有利于水环境改善的事,才可活得更久,并代代繁衍,不至绝种;

鸟有翅就在可及的高度寻觅生机,亲和自然,趋吉避凶,才可传宗接代;

人没有翅膀要么借助科技工具遨游蓝天,要么好好利用两条腿一双脚走人该走的路,并谨守人道、人伦底线,多积德行,多做善事,方可远离仇怨和意外,方可延年益寿,并荫及子孙。

乃至,汽车遵章守纪按道行驶,各行其道才可安全开行;飞机沿预定航道飞行才可安全起降。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间那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程序化、规则化、法制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因,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方向,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希望。

人,人类,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处境如何、地位高低,亦无论弱小或强大,对于自然更替和世界繁荣发展的大势而言,顺则昌,逆必亡,没有例外。

《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论断包涵了大多自然、社会、哲学、伦理的机巧,非饱学之士无以穷其极。但有一点,是可以由表及里直接理解的:在强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丛林之中,即使愚莽之辈,只要手握杀人利器,敢于举起屠刀,手起刀落,削人头颅,又颇具蛮力,少有对手,就会有同类追随,也会有沆瀣之徒投靠,于是乎,占山为王成为事实,分成为可能。

但,江湖有言,强中自有强中手。中国古代自西周分封以来,从一定程度的依规而行,到各自为政的诸侯割据、周公规矩逐渐式微,春秋动荡,战国争雄,相互征战兼并,又是连横,又是合纵,直到秦强者通吃,一家独大,合不是规则的胜利,而是强权之下百姓血肉逐就的长城。

这跟动物界虎王狮王猴王狗王的称王称霸有区别吗?在动物世界,弱者顺从、投靠、依附强者,强者凌架于众同类之上,占有和区处几乎全部生存、生活资源,乃至占有几乎全部它喜爱的异性,这种丛林法则下的平衡,以人的眼光看,既原始,又低级。就人类而言,尤其就被几千年封建意识熏染的中国人,绝大多数人潜意识里厌恶这种表面上的平衡,但其意识中觊觎的,通常还是那个占有一切资源的“王”。也就是我常叹惋的:每个国人心中差不多都住着一个皇帝梦。街头市井,茶坊酒肆,言之论之最多的,莫不是做“人上人”的林林总总。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国人几千年道德伦理教化的规律观之,帝王将相至贩夫走卒,基本上是缺什么,求什么;没什么,宣扬什么。法制式微、规则崩坏下的教化连教化者都不相信。教化者的言不由衷、言行不一是其教化日渐沦为抖机灵、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喊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号,干的却是把“己所不欲”,千方百计“施于人”的勾当。

双标人格像遗传病、传染病一样肆虐。潜意识里巴不得别人善待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把自己当人看,给自己平等,器重自己的才能,可是,意识里却又习惯性地极容易轻慢、妒嫉、傲视、鄙视、诋毁甚至构陷他人。对自己,他们渴望规则,讨厌别人对其施以丛林法则;对他人,他们是丛林法则的信奉者和践行者。乃至处心积虑、诡计多端、尔虞我诈、阴谋阳谋,不一而足。

如此肤浅、矛盾、双标,还纠结,甚至终生纠结,反反复复来来往往,屡屡发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故事,如此惨淡为人,苟且处世,即使偶尔时来运转,走了狗屎运做得人上人,也不过昙花一现,一时得意,难免哪一天被别人如法炮制而“治其身”。轻则灰头土脸,重则身陷囹圄,甚或小命不保。

好在,这世界因敏煮不可阻挡的弘扬、法治人心所向地不断健全、人道主义天理昭彰地弘扬,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加持,封建专制那一套越来越成为“皇帝的新装”,甚至是“过街老鼠”,既是整个世界的笑柄,也是人人喊打的鼠辈。野心家们越来越玩不转了。丛林之中苟且几何?当今人很幸运,我相信,很快都能看得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