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庆国】镇平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乡贤

 公司总裁 2023-06-02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宛西镇平,山水相依,钟灵毓秀,平畴沃野,人杰地灵,自古人才辈出,俊贤云集。在近代镇平史上,城南七里庄彭家,先后走出了两位杰出的人物,一位是被毛泽东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八路军、新四军的高级将领,军事家彭雪枫;另一位是彭雪枫的族叔,被冯玉祥誉为“一代完人”“万民生佛”的剿匪自治领袖彭禹廷。关于彭雪枫的事迹,在党史、军史中有浓墨重彩的记述,影视、文学作品亦多有反映和歌颂;而关于彭禹廷,虽然名扬镇平及宛西,生前受万民拥戴与敬仰,死后在民间被敬若神明,但建国后由于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没有得到官方应有的公正评价、权威认可和宣传弘扬。致使其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坚定意志,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一心为公、正直无私的高尚品德,造福乡梓,为镇平与宛西人民带来巨大福祉的社会贡献,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和记忆。如今提起彭禹廷,除了当地长者与学者,在年轻一代和外地人中,知者已不很多。在党中央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平县委县政府提出“镇平人建设新镇平”,采取多种形式“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发展浪潮中,回应民众之期待,树立乡贤之榜样,告慰先贤之英灵,增添地域文化之亮色,挖掘、整理和弘扬彭禹廷这位在民间享有盛誉、在镇平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章图片2

镇平城南七里庄,彭禹廷先生与彭雪枫将军故里。

彭禹廷辞去高官厚禄,回家乡组民团、剿土匪、行自治,宁地方,救民于水火之中,解民于倒悬之苦,这种舍己为民的崇高精神,遍观镇平古今,堪为千古一人。

彭禹廷,原名延宗,后改锡田,字禹廷,光绪十九年(1893年)正月十五生于镇平七里庄。父名如璧,早年设塾教书,后在村中行医。禹廷兄妹7人,他是父母最小的儿子,自幼聪颖伶俐,7岁师从族兄彭子善,12岁应童子试,名列榜首,1906年入镇平县立高等小学堂,后入师范传习所学习,1908年入开封知新中学,次年保送河南优级师范,其间秘密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彭禹廷参加组织开封起义,失败后潜奔襄樊投入起义军。不久南北议和,民国成立,禹廷复校读书,后考入北京汇文大学,两年后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积极投身反袁斗争。1916年,禹廷受聘于南阳省立第五中学(今南阳一中前身)任英文教员。1919年,经校长阎敬轩推荐,先后任河南印刷局副局长、南阳丝厘局局长。1921年10月,阎敬轩出任陕西路政局长后,邀禹廷赴陕任职。不料阎敬轩突然病逝于任内,禹廷主持一切殡葬及善后事宜,周到得体,众人称道,被前来吊唁的西北军旅长张之江看在眼里,将他推荐给西北督军冯玉祥,自此进入军界。

文章图片3

民国十三年,禹廷为了自励,精心设计,拍照了这张照片,取名《自求自》,在照片上他题到:“民國十三年,吾跪吾前,自求自焉。岁月易迁,速醒莫長眠。立志要坚,請書要专。言多易招愆,应留半句在口边。今日应为之事,切勿待明天。彭锡田求彭锡田。”此后,禹廷总是把这张照片悬于书房、住室,作为座右铭。

彭禹廷才华横溢,魁梧奇伟,得到冯玉祥赏识,一入伍即被冯玉祥直接委任为卫队团书记官,1922年冯玉祥移督河南,禹廷随军还乡,年底随冯由汴北上,驻防北京。1923年冯玉祥任陆军检阅使,禹廷随升旅部书记长兼军法官。1925年初,张之江任察哈尔省都统,委任禹廷为察哈尔军法课长兼禁烟督办,后升任督统署秘书长,1926年升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秘书长。在此期间,与张之江干女儿沈若愚在包头喜结伉俪。1927年6月,北伐军进入河南,禹廷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高等执法官,移驻郑州,月薪400银元,沈若愚任开封第一模范小学校长,夫妇生活条件相当优渥。

文章图片4

1927年农历八月,禹廷接母亲去世噩耗,请假返乡葬母,路遇军匪被困襄城多日。待历经劫难返家,母亲已经下葬,禹廷悲愤万分,就在母亲坟边结庐守墓。时镇平县匪患严重,禹廷目睹土匪在附近村庄烧杀抢掠、祸害百姓的暴行,义愤填膺。在民众的一再恳请下,他戴孝出山,到侯集出任南区区长。上任后,他借枪编练民团,组织村民联防,剿匪保境安民,在较短时间内,连续打垮了几股杆匪,擒杀了多个土匪头目,土匪的嚣张气焰得到遏制。1928年8月,国民革命军24师驻防南阳,该部原属冯玉祥,师长石友三了解禹廷才干,任其为镇平县民团旅长,统领全县。同年11月,禹廷的上司张之江出任国民党政府要职,他深知禹廷文武兼备,德才出众,连续3次来电,邀禹廷到南京任职。禹廷见国民党日趋腐败,热衷剿共,他既不愿当国民党的高官,也不愿舍弃家乡父老,两次复电张之江,谢绝提携之恩,坚辞未就。1929年初,河南省政府任禹廷为河南自卫团豫南第二区区长,辖南阳、南召、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浙川、内乡、镇平9县。立区署于南阳卧龙岗。自此,宛属9县在彭禹廷和参谋长宁洗古的领导下,统一节制地方武装力量,实行清乡剿匪,匪患大为减轻。禹廷爱护民众,办事认真,公正廉洁,执法如山,深得宛属各县人民敬颂,'彭青天’的美名传遍南阳城乡。

文章图片5

任河南民团二区区长时期之彭禹廷先生

文章图片6

彭禹廷推行的“镇平自治”,以及在他主导下实施的“宛西自治”,是在黑暗的旧中国乡村治理的成功实践,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和历史先声。镇平,是近代中国乡建运动的发源地和最成功样板。

在剿匪守境的同时,如何让民众安居乐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禹廷一上任就在思考。他从孙中山《建国大纲》中找到了答案。《建国大纲》第八条规定:“以筹备自治完成一县之训政为宗旨,用地方自治来建设农村”。禹廷认为:“国家之基础在乡村,乡村不治,国基就难奠定。”剿匪是一时之功,只能治标,自治乃长远之计,方能治本。当今中国,内忧外患,军阀混战,各霸一方,国民党分崩离析,指望他们为老百姓剿匪、建乡、谋幸福是不可能的。要剿匪保家富民强国,必须顺民意、重民生、行民主, 上不依附于官府,下不受制于豪绅,让老百姓自己治理自己,从一村一区一县开始,强富民救国之基。他以中山先生《建国大纲》和“三民主义”理论为遵循,结合当时镇平社会现状,将地方自治概括为“自卫、自治、自富”三项内容,称之为“三自主义”。他博采众议,多措并争,实行各村联防,剿匪守境,平均田赋,禁大烟,禁赌博,使全区乃至全县民心大振,面貌为之一新。

时任河南省主席韩复榘是西北军将领,素知禹廷才识过人,闻禹廷剿匪自治成效卓然,就写信勉励并送来委任状,授其为豫南民团总指挥。这是一个管辖南阳、许昌、信阳40多个县,占全省将近一半人口的剿匪和治安重任,位高权重。禹廷斟酌后回信道:“窃观当今之势,内忧外患,农村凋敝,须知农村乃国家之基础,欲强国富民,必先自农村始。余愿以乡邑之地,亲身以试,竭力以赴,以期有成。公所委之职,实难从命,望另任贤能,伏祈鉴谅。”韩复榘接信,越发感到禹廷品格高尚,写信约见禹廷。禹廷安排好诸项事务,赴开封面见韩复榘,当面陈述自己对推行地方自治的认知、做法、成效和决心,并表达想办所学校以培训自治人才的意愿,得到韩的认同。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筹办河南村治学院,由禹廷任院长,负责筹建。

1930年2月,河南村治学院在位于辉县的中州名胜百泉开学,学员来自晋冀鲁豫4省,阎锡山特派23位优秀青年前来学习。学院设农村师范部、培养教师;农村村长组织部,培养村长和行政干部;农村警察训练部,培养治安干部;农场实习部,负责农业实习与生产劳动。每班40人,学期1年。另设附小,供师范学生实习。除学习外,学院专设武官负责军事训练,并配有一门迫击炮,两挺机关枪和几十支步枪,用于军训与护校。

禹廷在全国广邀学者名流到校任职。著名学者梁仲华任副院长、郭海峰任教务长、吴丽泉任教务主任、经济学家王柄程任总务长、农业专家冯梯霞任农场主任。孙廉泉、于鲁溪、李柳溪、高赞非、许养素、吴干卿等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梁漱凕执笔,撰写了《河南省村治学院旨趣书》及《组织大纲》,并讲授《乡村建设理论村治研究》,他主编的《村治月报》定期在北平出版。一时,全国自治名流荟萃百泉,自治之声,响彻神州。5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到百泉会商讨蒋事宜时,专门到学院参观并给师生讲话,二人对禹廷办学大加赞赏,并请禹廷帮助起草《讨蒋宣言》。

文章图片7

1930年4月,彭禹廷在村治学院主持召开了全国乡村建设讨论会,总结和交流乡建运动的经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会上阐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国际知名乡村建设派”学者晏阳初,介绍了在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实验。“中国船王”卢作孚派来的代表,介绍了从工业、商业入手,推行“工业与农耕并进”,发展农村经济的做法。禹廷在交流中思考、丰富自己的自治理论,并在会上介绍了在镇平建设政权和自卫队,剿匪安民,推行自治的做法和成效,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就在村治学院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1930年5月爆发了“蒋冯阎大战”(也称中原大战),由于冯玉祥部韩复榘和石友三叛冯拥蒋,导致冯、阎战败。此战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影响了学院的未来和禹廷的命运。战后不久,韩复榘去山东任省主席,河南继任主席张钫不支持村治,学院失去了政治靠山和经费保障,加上新任辉县县长李晋三的刁难滋扰,学院陷入困境。韩复榘邀其迁至山东,改名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禹廷辞退校职,回到镇平。

促使禹廷辞职返乡的直接原因,不仅因为学校迁徙,还在于他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在此之前的1929年10月8日,(农历八月二十六),被禹廷与自卫队打散的镇平土匪勾结邓县土匪近2万人,攻破镇平县城,大肆烧杀抢掠 ,万余人被“绑票”,几千人或死或伤,酿成惨绝人寰的“八.二六血案”,民众热切盼望禹廷回来收拾残局的书信、电报接连发往百泉,禹廷鞭长莫及,心急如焚。中原大战后,镇平县各界派代表来到百泉,恳请禹廷回县稳定局面,领导民众医治创伤。为不使自己备尝艰辛开创的自治局面半途而废,禹廷毅然告别了志同道合的师生,历经艰险,辗转返乡。

此时南阳为陕军控制,陕军派阚葆贞任镇平县长。阚是狡诈贪婪之徒,在南阳警备司令姚丹峰支持下,一到任就征粮派款,招兵收枪,说自治是封建割据,自卫队是私人武装,扬言要解散自卫队,取消自治。见禹廷又回来办自治,就竭力阻止破坏,并请姚丹峰派兵抓捕加害禹廷。禹廷在自卫队保护下脱险,回到侯集,布告全县,号召民众继续执行自治,勤耕练武,保乡防匪。

鉴于当时宛西及周边的土匪已结成大股,动辄成千上万,非一县之力所能清剿的匪情变化,禹廷与宁洗古审时度势,商议在宛西四县联防剿匪,共推自治。1930 年秋,在禹廷倡议下,与内乡别廷芳、邓县宁洗古、淅川陈重华在内乡杨集召开四县民团领袖会议,会上面对有人质疑和提出的问题,禹廷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地阐述联防要义,说服众人接受了他的联防自治主张,决定成立宛西四县地方自治委员会和联防办事处,推举禹廷任宛西四县政治委员会主任和联防办副主任,指导各县自治;成立宛西民团指挥部,别庭芳任司令,统一编练节制四县武装;制定了联防自治《十条公约》《五不办法》。会后发布了“镇内邓淅四县联防自治宣言”。自此,禹廷的自治实验,由镇平一花独放,发展为宛西满园花开。

四县联防后,宛西24个民团(其中内乡9个团、邓县10个团、淅川4个团、镇平2个团)统一调度,战斗力大增。不久杆匪马西有、张铁头率2000余人窜犯邓县、新野交界的歪子一带,禹廷率镇平、内乡民团会剿,全歼该匪,旗开得胜。春节前夕,巨匪崔二旦部在邓县境内几十个村庄抢掠,掳掠“人票”万余,禹廷指挥邓内镇三县民团四面夹击,在汲滩一带大败匪帮,击毙土匪2000余人,“人票”全部获救。1931年冬,巨匪王太纠集万余匪徒从方城县境窜至南阳北部抢掠,并狂妄地向禹廷下书挑战。禹廷当即挥笔写下16个字:“凡系匪徒,定予剿除,维护治安,决不宽恕!”他临危不惧,指挥民团与各村杆子队配合作战,步步为营,诱敌上钩,在镇平和营寨大破匪军,歼敌近千人。险些丧命的王太带残匪狼狈逃回南召花子岭,招拢被禹廷打败过的5个匪首,发誓“血洗镇平城,活捉彭禹廷”,纠集残匪3万余众,浩浩荡荡杀向镇平,见房就烧,见人就杀。镇平、内乡民团在杏花山、石佛寺、高丘、晁陂、楼子王一带苦战,堵截悍匪,淅川、邓县民团也参与助战。双方激战胶着之际,驻守泌阳的11军军长刘镇华应禹廷所求,派参谋长张轸率2个旅1个团星夜驰援,在晁陂、曲屯一带与4县民团会合,围歼匪部,土匪不支溃逃。禹廷与张轸会商后,决定乘胜追击,斩草除根。民团和国军循匪迹一路穷追猛打,匪徒大多死伤或被打散,仅剩几百人逃入湖北、陕西交界的大巴山中。是役从正月初四打到正月十五,镇平民众惨死600余人,受害灾民达11万多,民团伤亡数百人,祸害南阳多年的大杆巨匪终于被剿除,宛西匪患基本肃清。

四县联防成功,剿匪屡获胜利,彭禹廷威名大振。不久,豫南民团司令李正韬任命禹廷为豫南民团宛属游击总指挥。禹廷随即以此名义发布《告宛属十三县同胞书》,阐释自治的目的是“为宛属同胞谋福利”,取得了社会广泛同情和支持。阚葆贞虽处心积虑反对禹廷,但无可奈何。禹廷趁此声势,总揽全县自治权力,成立镇平县自治委员会,作为决策和立法机构;全县划分为10个区,设10区自治办事处,作为自治委员会的执行机关;应上缴省府的赋税,由办公处及时纳清,省政府或军阀委任的县长不得干预县政大局,完全摆脱“官治”。在全县大刀阔斧地推行自治四项政策:“端民行、敦民情、除民害、裕民生”。他在全县丈量土地,按耕地面积和肥瘠等级确定田赋;设立农民借贷所和信用社,为拮据的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引进和改良农作物、牲畜、桑蚕、蜜蜂品种;开办林场,植树造林;修筑公路,架设电话,兴修水利,完善基础设施;兴办实业,复活工商业,规范和发展玉雕、丝绸业;开办工厂,制造枪弹和农具,织布织袜,发展草帽、竹编等手工业;逐级成立息讼会,处理民间纠纷,端正村风民情;设立救济院,收容孤儿;建立义仓,以赈灾荒……一系列自治措施,使镇平老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少有的繁荣升平景象,群众抗匪自治热情高涨。禹廷提出的“野无旷土,村无游民,人无不学,事无不举,家家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自治初级目标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村村无讼,家家有余”的自治高级目标得到初步呈现,在疮痍满目的中国,镇平被誉为“世外桃源” 。

文章图片8

镇平自治的成果和宛西自治的推行,与国统区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经《大公报》《村治月报》等报道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河北、山西、广西、山东等地自治组织纷纷派员前来观摩学习。蒋介石听到并从报上看到彭禹廷在宛西办自治的颂扬报道,特派监察委员黄绍竑到镇平察访,弄清彭禹廷的真面目,提出对策。黄绍竑扮作丝绸商人来到镇平,经多日考察耳目一新,反复斟酌后,给蒋介石写了一份考察报告,报告中写道:“彭禹廷笃信地方自治可以救国救民,并将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缩小为自卫、自治和自富。他惩办劣绅,奖励农耕,兴办教育,兴办实业,兴办地方福利事业,地方秩序井然,匪盗绝迹,赌博与吸毒之风彻底清除,人们安居乐业,一片升平景象。”

1933年3月1日,经过一年筹备,禹廷倡议创办的宛西乡村师范学校在内乡天宁寺开学,禹廷被公推为第一任校长。他把毕生所学付诸天宁寺师范的教学实践,在学校和镇平轮流办公20天,每周给5个班各上一节《精神陶冶课》。禹廷被害后,别庭芳继承办学,从1933 年到全国解放前,宛西乡师共办12期,培养学生7500多人,生源扩大到5个省,许多学生在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宛西乡师一度成为南阳民团的“黄埔军校”。

20世纪30年代前后,乡村建设的话题在中国炒得沸沸扬扬,成为一个政治热门,出现了一个“乡建派”。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黄炎培、卢作孚等都是乡建运动的积极鼓吹者和试验、实践者。据统计,当时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各种试验区达1000多处。但像镇平自治、宛西自治这样轰轰烈烈,全民参与,全域自治,成效这么卓然,影响这么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全国绝无仅有!

文章图片9

彭禹廷同情共产党,掩护过地下党和红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直接或间接地给予过帮助。他推行的自治运动,得到了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参与支持,历史应铭记他的功绩。

彭禹廷是旧军队的高级军官,生逢乱世,身处官场,游刃于军阀、政客之间,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坚守做人底线和救国救民理想,矢志不移地践行“三民主义”之宗旨,并为之奋斗和献身,是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志士。他为之奋斗的理想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有相通之处,因此能够和睦相融,共同奋斗。为了还原彭禹廷与共产党和红军交往的历史真相,笔者遍查史料和有关当事人的回忆文章,仔细阅读了我高中时的老师谭学禹先生花费8年时间,遍访尚存的每位当事人而精心写成的一部史料详尽、真实的传记一一《自治导师彭禹廷传》,与对彭禹廷颇有研究的镇平县雪枫中学退休教师、我的舅舅李林尚进行了多次交流与核实,基本理清了一些史实。

彭禹廷与彭雪枫。彭雪枫是禹廷启蒙老师彭子善的亲侄,禹廷的族侄,小禹廷14岁,称禹廷为“五叔”。雪枫的成长与禹廷有直接关系。1922年底,禹廷随军驻北平南郊时,遇见“老师哥”彭子善,从其口中得知雪枫(当时名修道)15岁时投奔他到天津求学,在南开中学旁听,因家贫失学,现流落天津卖苦力谋生。禹廷一直喜欢雪枫,闻听后即让雪枫来京,安排他进入西北军军官子弟学校--育德中学继续深造,并每月供其学习生活费用。雪枫在禹廷支持、引导下,逐步接受了马列主义,走上革命道路。后来雪枫在自述中写道:“我之所以走向革命道路,与族叔禹廷公引导有关”。1928年6月,雪枫回乡探亲和进行革命活动,去侯集探望禹廷。叔侄俩相处多日,推心置腹谈心,开诚布公论政。雪枫动员禹廷参加共产党,禹廷道:“我暂时还不能参加共产党,因为一旦加入了共产党,蒋介石就找到藉口,马上派兵来打,自治立时就办不成,同时,我现在决不能丢下镇平民众到苏维埃去。你既然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很赞赏,人各有志,不可相强。”叔侄俩相互勉励,依依惜别,雪枫在党的培养下很快成长为文武兼备的高级将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周边强敌环伺,生存极为困难,毛泽东知人善任,派雪枫为特使,去兰州密会于学忠,到绥远面见傅作义。雪枫利用禹廷在西北军的关系和影响,圆满完成了任务。抗战中,雪枫又以八路军少将参谋处长身份担任太原办事处主任,周旋于阎锡山和晋军高层之间,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八路军在山西立足做出了巨大贡献。

彭禹廷与宁洗古。宁洗古,邓县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两次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7月,时任第4军26团团长的宁洗古率部参加南昌起义时,部队被打散,因白色恐怖严重,回到南阳,受聘为南路军教导团教育长。南路军调往湖北,宁洗古回到家乡,见匪祸猖獗,民不聊生,有意追随彭禹廷剿匪安民。在共产党南阳特委书记郝久亭安排下,洗古至侯集拜访禹廷,俩人一番长谈,相见恨晚,被禹廷留任民团参谋长。自此二人肝胆相照,出生入死,成为禹廷的得力助手。后洗古在禹廷支持下,回邓县建民团,办自治,共同促成了宛西自治的大好局面。

宛西四县联防,自治轰轰烈烈,蒋介石担心禹廷把宛西搞成独立王国,授意刘峙加以控制。刘峙时任河南省长,是蒋介石的亲信,曾当过黄埔教官,是宁洗古的老师。为剪除禹廷臂膀,削弱自治力量,就以老师名义写信给宁洗古,要他到开封担任省民政厅长。洗古与禹廷商议后,决定赴任,以借机对刘峙施加影响,争取省府对自治的支持。但行走路线不慎被阚葆贞获悉,即报南阳姚丹峰,二人立即与邓县县长王子义、泌阳县县长薛宾侯密谋,截杀洗古。这几人均为陕西军阀委派的官吏,宛西自治阻碍了他们对宛西的控制权,故视禹廷、洗古为死敌。1930年10月29日,年仅24岁的共产党员宁洗古,在泌阳被杀害。

洗古被害,禹廷悲痛万分,怒火中烧,发誓报仇。经周密安排,将即将离开镇平赴新野任县长的阚葆贞诱捕。11月14日在侯集召开公审大会,杀了阚葆贞,斩其头致祭于洗古墓前。禹廷在挽幛上手书:“真知吾,真爱吾,真为吾死,吾真愧汝;为忠死,为义死,死得其所,虽死犹生。”

一个区长公然处决县长,舆论大哗,一时成惊天大案,开封与南京乌云翻滚,蒋介石要兴师问罪。因洗古是刘峙刚委任的民政厅长,赴任途中被害,阚葆贞等擅杀省府大员,证据确凿,有罪在先,刘峙不好深究;加上张之江等多名国府要员活动力保,才平息了这场风波,禹廷逃过一劫。

面见杨虎城,营救共产党人和进步学生。1930年秋,南阳五中的热血青年在地下党组织下开展学生运动时遭到镇压,时耀东等11名进步学生被捕入狱。禹廷闻讯十分着急,但因与姚丹峰不睦,一时无从下手营救。恰陕军司令杨虎城莅宛视察,禹廷立即赶到南阳警备司令部求见,受到杨的热情接待。二人单独晤谈许久,从国事板荡,政局日非,外侮不攘,内战日炽谈到地方不宁,百姓日苦以及自治之难,杨虎城对禹廷的真知灼见与胆识风骨大为赞赏。禹廷趁机提出,我西北军一贯以救国救民为宗旨,与共产党希望以武装斗争建立苏区的做法,虽然方法、道路不同,但救国救民的目标是相通的,希望立即释放在押学生,与共产党化敌为友。杨虎城采纳禹廷建议,当即下令释放了包括共产党员时耀东在内的全部被捕进步学生。

不准国民党特务染指镇平。创办于1930年秋的宛西中学,是镇平第一所中学。禹廷惜才、爱才,不拘一格,超越党派,任人唯贤,请了不少进步教师。国文教师周子凡,是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在学校组织读书会,传播马列主义。在白色恐怖下,我党利用学校做掩护开展地下活动,发展力量。宛西中学成了“红色苗圃”,培养出杨德诚(彭戈)、赵国英、王严身(王致道)、贺子俊、张万平、郭庠生等一批忠诚的共产党员。后来禹廷创办宛西乡师,也聘请和掩护了不少共产党员。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禹廷不允许在学校政治课中讲授国民党规定的《党义》课程,只讲“三民主义”,不允许国民党特务染指镇平。1931年初,国民党河南省党部派赵海楼到镇平,要在镇平建立县党部。禹廷气愤地说:“现在的国民党挂羊头卖狗肉,只会打内战,欺压民众,不能让他在镇平胡闹!”派人通知赵海楼立即离县。赵海楼惊惧,将县党部牌子挂在石佛寺,遭到宛西中学进步师生的示威反对,只好灰溜溜地离开镇平,把县党部牌子挂到南阳,成为'流亡党部。’

奉命截击红军,暗中提供帮助。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一部突破国民党大军重围,撤离大别山区,经枣阳进入宛境向西北转移。国民党11军军长兼豫鄂陕边区绥靖督办刘镇华执行蒋介石指令,要求彭禹廷率领民团到邓县协助国军堵截,别廷芳在内乡堵截。禹廷以“民团的任务是剿匪,保护地方民众,不宜出县作战”为由拒绝出兵。刘镇华就派张轸来镇平,邀禹廷率民团合兵“西巡”。张轸和禹廷交情深厚,不久前曾率兵助剿王太,禹廷只好答应。但劝张轸说:“红军战斗力强,我军不可轻进,强阻硬拼。”又打电话给别庭芳,不可急进,要保存力量,堵而不击,主动让路。

禹廷带领3个营,号称3个团,缓缓前进,27日到达邓县厚坡一带,红军已于前一天过境。找民众询问,都说红军纪律严明,惩治恶霸,开仓济民。禹廷召集营长们开会说:“大家都看见了吧,红军不伤害老百姓。官军打红军是为国民党争天下的,咱打红军图个啥?大伙路上都机灵点儿,先派尖兵探路,如果遭遇上红军,尽量回避,切不可开枪。”

禹廷率团至李官桥镇以东丘陵地带,发现有人踏平的新路,宽一丈多,通向西北,跨沟过岗,绝不偏离。禹廷仔细察看,见红军遗下的粪便中有豆粒,知其供给艰难。路旁的萝卜地里,萝卜被拔掉不少,但在每个萝卜坑内都放几枚铜钱。有的坑内还留着字条,上面写着:“父老乡亲们,我们未经你们允许拔了你们的萝卜,对不起,谨留下铜圆,请收下,谢谢!”禹廷对张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过去说人家红军共产共妻,杀人放火,坏到极点,这次我们亲眼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像这样遵纪爱民的军队,国民党有吗?这样的军队,咋能不打胜仗?”张轸亦然。

禹廷率队回撤中,发现了1名红军伤员,禹廷吩咐不要声张,亲自到跟前扶起,让伤者脱去红军服装,穿上团兵服装,骑马随队回镇平。到侯集时,听说黑龙集民团也俘获1名红军伤员,禹廷让立即送到侯集。当天夜里,安排卫士长张登云和4名卫士,以“红军伤员是要犯,要交给上级处置”为名,秘密护送到菩提寺,交给安玺方丈。方丈遵禹廷所嘱,将伤员安置在藏经楼内,专派小和尚释明道照料,待伤势痊愈后,将2人扮作和尚,护送至卢氏县归队。

据《内乡县文史资料》记载,红军转移路过厚坡时,内乡民团遵照禹廷意见,虚发几枪,匆匆撤出,还给红军留下了一些枪支弹药。红军到达瓦亭时,那里的内乡民团悄悄让开道路,没有发生任何战斗,红军顺利穿过内境,经淅川渡丹江进入湖北。

经过这次“西巡”,禹廷思想大变,他从实践中认识到,中国的希望在红军身上,下决心寻找共产党,走革命道路。他嘱其亲信、菩提寺养蜂场厂长杨德润(地下党员)打听雪枫的下落,生办法把他找回来。因当时中央红军正处在反“围剿”的艰难环境中,未能实现。

移花接木,借堵截红军之名出兵南召,剪除土豪恶霸。南召是镇平北邻,盛产柞蚕丝,蚕丝大多销往镇平织柞绸,两县民众互通有无,关系密切。镇平自治后盗匪绝迹,南召人羡慕不已。曾任县教育局长的李益闻是个开明人士,多次到镇平学习,与禹廷成为好友。在禹廷支持下,李益闻在李青店、白土岗等4个区开展乡村自治建设,成立了南召县自治办事处,组织民团,剿除匪霸,减租减息,创办实业,兴修水利,受到民众拥护。以杨子清为首的当地劣绅和官吏串通一气,反对自治。杨家户大族众,平时勾结官府,串通土匪,横行乡里。他让三弟杨荣玉带家丁武装到李青店区政府,赶走了自治区长,自己当区长。还向刘峙诬告李益闻是共产党。刘峙就派省保安团去南召剿办自治派。李益闻向禹廷求救,禹廷很着急,却不方便率民团出县救援。恰在此时,刘镇华来电,说红军贺龙部由湖北经唐河进入南召,要求镇平民团前往堵截清剿。禹廷暗自高兴,这真是“想烧曹兵,送来东风”。1932年11月,禹廷率民团赶到南召白土岗与李益闻相会,此时红军已离开南召的两河口,向西进入伏牛山区。禹廷要惩治土豪恶霸,在查清杨三强抢民女等罪行后,率兵来到李青店,黎明时突然袭击,在区公署抓获杨三,以四县联防主任的名义,宣布其罪恶,将其和两个作恶多端的爪牙处决。接着,禹廷率兵攻打杨老庄,因寨墙高大坚固,防守严密,易守难攻,团兵死伤多人。禹廷下令停止攻击,撤至安全处,电告刘镇华,自己奉命截击,据报告有红军藏在杨老庄,民团欲入寨搜捕,遭寨内枪击,死伤多人,请求裁决处理。南阳公署派参谋长宋子程赶到,责令杨子清缴枪投降。杨子清自知理亏,镇平民团有客军协助,自己不是对手,即低头认罪,缴出长枪30支。禹廷考虑此时省保安团已到县城,不宜恋战,就表示尊重宋参谋长意见,接受宋子清求降。撤回民团后,禹廷为了开脱“越境杀人”的指责,立即起草一份“战报”上报绥靖公署,谎称:“镇平民团接阻击红军命令,立即行动,围红军一部于南召李青店,经两番激战,击毙赤匪杨荣玉、张三、赵连彬三人,击伤多人,缴获步枪三十支,余部向西北伏牛山中溃逃....”后来有的史料有关彭禹廷参与堵截红军的说法,即源出于此。

杨子清被惩罚之后,对禹廷恨之入骨,随即写下控诉状,说彭禹廷推行自治,实为共产造反,四县联防,意欲独霸宛属,借堵截红军之名,行剪除异己之实,罪大恶极,如不早日剿除,则百姓受其害,地方受其害,党国受其害。他托亲求友,请客送礼,把诉状到处散发,最终送到蒋介石面前。

彭禹廷惨遭杀害,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本质,这个反动政权被推翻是历史必然;镇平万众痛悼,禹廷在宛西大地上留下不朽口碑。

宛西自治成效显著,各地纷纷效仿学习。豫鄂陕边绥靖公署督办刘镇华在南阳举办保卫团干部训练所,聘请禹廷为村治部主任,讲自治理论和经验,地方自治在宛属多县推行,自治之风有燎原之势。实行自治的地方,贪官污吏、匪式军队以及流氓恶霸不能搜刮勒派民众,失去了财路和权势,所以极力反对,大肆污蔑;自治组织有群众基础,有民团武装,一呼百应,国民党及军阀委派的地方当局,失去了专横跋扈肆意欺压人民的权力,时任镇平县长就自嘲是“闲长”。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见中原腹地自治区域不断扩大,怕尾大不掉,不断地把歪曲的事实向蒋介石报告。当时,蒋介石正组织围剿中央红军根据地,但屡剿不胜,气急败坏。看了刘峙的报告和南召杨子清的诉状,联想到彭禹延擅杀国府县长、赶跑县党部专员、越境干政等行为,如芒在背,顿起杀心。党国一统天下,岂容地方自治割据,搞独立王国?于是给刘峙下令,杀掉彭禹廷,用其人头警告天下!

刘峙接到命令,与心腹手下密谋,因宛西自治势力强大,公开捕杀恐激起民变,决定暗杀。经周密策划,派特务黄川携重金,扮阔商潜入镇平,相机行事。黄川到镇平后,通过封官与贿赂,联络上对禹廷有仇恨的劣绅杨瑞峰,用金钱和美女收买了禹廷身边土匪出身的卫士杨天顺,1933年3月25日深夜,杨天顺等3人趁禹廷熟睡之机,将其残忍杀害。

禹廷被害噩耗传开,在镇平与宛属各县掀起滔天巨浪,全国为之震惊。民众同仇敌忾,很快将参与谋害禹廷的凶手抓获并处死。刘峙为掩盖真相,下令秘密处死黄川,在全省通缉凶犯。

禹廷灵柩停在东关,接受民众吊唁,各地吊丧者纷至沓来,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来者无不痛哭失声,如丧亲人。除宛属各县外,全国各地乡建派代表人物和自治领袖或亲自前来吊唁,或派人前来致祭。因来者实在太多,吊唁活动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月,延至5月10日才召开追悼大会。这一天,全县各机关、学校、民团、民众,别庭芳和宛西乡师师生、宛属各县民团领袖、山东乡建院院长梁仲华、广西自治名人韦品芳等均来参加追悼会,11路军军部、南阳督办公署也派员参加。会场上,悬挂着各地各界名人大员送来的千幅挽联和各种挽匾。冯玉祥将军的挽联是:“杀身成仁,做万家生佛;舍生取义,为一代完人!”孙科的挽联是:“继国父遗教,为自治先驱”。韩复榘的挽匾是:“能三不能”(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梁漱溟教授挽联是:“德昭日月,泽被山河”。冯友兰教授挽词:“圣举千古”。方振武将军挽联:“经纶辉一宛,浩歌欣百邑”。吉鸿昌将军挽联:“身为民死,情系国维”。宋哲元将军挽联:“德才馨塞外,功业震中原”。孙连仲将军挽联:“民众领袖,国家栋梁”。别庭芳的挽联:“剿匪有胆, 办事认真,功似明灯照长夜;英名不朽,身死非命,我欲搔首问苍穹”。众多挽词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彭公崇高精神的赞颂和缅怀。其中尤以黄炎培先生的长幅挽联,句精涵深,情真意彰,高度概括了彭公一生,表达了民众心声,被悬于大会主席台两侧,联曰:

“做下层工作,享上等荣誉,大丈夫当如是也!迄今昭忠栖魂,菩提贲骨,数千里齐来瞻仰,英名永不朽,功业直追佛、耶、回;

为民团领袖,当自治导师,有志者事竟成矣!试看桑麻遍野,花柳烟溪,百万户同庆升平,光辉垂故里,恩泽长留镇、内、淅!”

次日,是禹廷殡葬之日,镇平民众一大早就蜂拥而至,县城人山人海。6时30分移柩起行,送殡者依次前进,沿途每过一村,民众齐聚路旁,设香案祭品,待灵柩来时,就鸣炮焚香、敬行祭礼,祭毕随柩送殡,人越聚越多,绵延30余里,哭泣不断,哀动云霄,声震天地,极为悲凄。我爷爷曾多次给我说过,那一天,他和我们村的大人都去给“老彭先儿”送行,全县的成年男人都去了,说不清有多少人。女人小脚走不动,就在家摆案烧香。人老几辈,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隆重的葬礼。

禹廷被害,镇平自治人亡政息,但人民没有忘记禹廷。尽管以刘峙为首的反动官僚、土豪劣绅们对禹廷肆意诋毁,但宛西民众却深切怀念这位为家乡献出全部心血和宝贵生命的导师和救星。人们到处唱着悼念的歌曲,表达对禹廷的敬仰;文人学者们则写诗作词,寄托缅怀和哀思。每年农历二月廿九日,都有大批民众来禹廷墓地祭奠;侯集等地都要举行庙会,隆重纪念禹廷。1940年3月,别庭芳因受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汤恩伯等迫害而死,宛西民众无不悲痛。3月25日,适逢彭公逝世7周年,镇平县隆重举行公祭。当时省城开封被日军占领,省政府有4个厅和多所学校迁到宛西,众多高官名流、学界精英和宛西各界代表万余人在镇平县城举行公祭大会,沉痛悼念彭、别二公。

建国后,因受历次政治运动影响,特别是50年代批判梁漱溟,株连彭禹廷,相关纪念禹廷的活动官方不再提倡,民间受到限制。在人妖颠倒的“十年浩劫”中,法制、历史、文化被践踏。镇平县一些对禹廷不了解却惯于跟风投机的人,还有个别当年恶棍的后代,借动乱的机会跳出来,他们攻击彭禹廷是恶霸、军阀、反革命,鼓动一群红卫兵小将,于1966年7月12日来到菩提寺造反,先将方丈赶跑,接着来到禹廷墓地,将墓冢扒开,劈棺、曝尸、毁祠。七里庄亲邻近族闻讯,赶着一辆牛车,将丢弃于山沟中的彭公遗体拉回,草草埋在他当年为母亲守墓的地方。造反派还株连禹廷后人,对他们进行批判斗争;把禹廷当年编写的《民众教材》《团丁教材》《镇平自治概况》个人日记等珍贵文稿,污蔑为反动著作,予以焚毁,造成不可弥补的史料损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和文化的复兴,强加在禹廷身上的各种谤辱被推翻,人们心中积压已久的对禹廷的怀念得以释放,多位文化学者陆续撰写出版了一批反映禹廷生平业绩和镇平自治、宛西自治的文学作品;省市县各级文史刊物上,选载了许多老干部和知情人撰写的回忆录和记述彭公事迹的文章。1988年,解放前在镇平从事地下工作的原镇平中心县委书记彭戈(杨德诚)等多位老同志,根据亲身经历,写出了《回忆彭禹廷先生的业绩》一文,纪念彭公遇难55周年。文中赞颂说:“彭禹廷是反独裁统治和封建势力的民主战士,是逐渐醒悟的民主主义革命者。虽然在当时社会形势下,其事业悲剧结局有必然性,但他却活在人民心中。”

是啊,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要把人物放在当时当地的背景下,看他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彭禹廷从1927 年9月任侯集区长,至1933年3月被害,在短短五年半时间,把一个土匪如毛, 民不聊生的镇平县,建设成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村村无讼,家家有余”的模范县,他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啊。厚德者民必敬之,爱民者民必爱之!镇平人把禹廷当成活菩萨,大英雄,发自内心地敬重他、缅怀他、纪念他。正如著名作家殷德杰在为谭学禹《自治导师彭禹廷传》所作序言中所写:“历史有两部:一部埋在故纸堆里,叫史籍;一部挂在人民口唇上,叫传说。据统计:二十四史中,入传的南阳人有361位,显其名而不入传的有323位,共计684位。但在民众口中经久传扬的,不过十数位,如百里奚、范蠡、刘秀、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等。看来,'传说’这部'史书’,汰选更加严格。近百年中,南阳地方官难以计数。而人民经常传说的只有彭禹廷和别庭芳。也就是说,在这百年中,南阳只产生了两个传说,特别是彭禹廷,他是南阳人心目中近乎完美的偶像,是他们可以敬祀于庙堂的一尊神明。”

文章图片10

历史并不遥远。禹廷被害已经90年了,如果从1912年彭禹廷在镇平县城只身冒险入军营为民请命,说服王天纵整顿军纪、放粮救灾算起,至今已逾110年。百余年时光荏苒,中国换了人间,社会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禹廷为之奋斗献身的理想早已实现。当我们沐浴和平阳光,安享幸福生活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镇平历史上这位大德先贤。今天,镇平人正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致力于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我们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溯望乡村振兴渊源的时候,镇平自治、宛西自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彭禹廷是个绕不开的人物!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镇平自治的历史价值和禹廷人格与精神的崇高益显弥足珍贵。乡村自治源自镇平,镇平七里庄不仅出了彭雪枫这位共产党的大英雄、军事家,还出了彭禹廷这位伟大的精英和乡贤,彭门二杰都是镇平的骄傲和荣光!建议镇平在擦亮“将军故里”名片的同时,建一座乡村振兴纪念馆,从镇平百年乡村治理、乡村变迁、乡村振兴入手,解读乡村治理的历史先声,回顾乡村振兴的镇平实践、展现乡村振兴的镇平担当、讲好乡村振兴的镇平故事,全方位展示镇平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使之成为人们了解中国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一扇窗口。同时,广泛收集、整理镇平自治的有关史料、文物,修葺复建彭公祠、彭公墓、彭公故居等与禹廷有关的遗迹,综合运用展馆、文物、史料等载体和文学、影视、戏剧、研讨会、纪念会、传统庙会等各种方式,宣扬禹廷事迹,弘扬禹廷精神,传承地域文化,让百余年前发生在镇平大地上的这段往事成为留给后人的财富,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让历史昭示今天,告诉未来!

文章图片11

七里庄村自建的宛西地方自治纪念馆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禹廷不仅胸怀文韬武略,有经世安邦之才,且文章、书法俱佳。竖立于菩提寺卧佛殿前的这块碑刻,为梁建章著文、彭禹廷书丹,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原葬于此的彭禹廷墓,文革中惨遭扒墓抛尸。现已无尸骨的墓冢荒草萋萋,墓冢下,是这位乱世英才无法安息的魂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