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诊时,村里的一个老头告诉我:“肾囊肿,就是肾里藏了“一包水”,

 新路成功 2023-06-03 发布于北京
义诊时,村里的一个老头告诉我:“肾囊肿,就是肾里藏了“一包水”,戳破就好了,只有城里的人才想着做手术。”
 
记得我去陕西支援医疗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老头,当时村民们都让我远离他,说他见谁就骂谁,撕开嗓子能骂到天亮的那种人。
 
村里人也都不敢跟他打招呼,而且他还会治一些小毛病,但是因为他的脾气太臭,没人愿意去找他看病,他手里还有好几个小方子呢,效果很好就是不愿意给别人。
 
开始我也没有很在意,但是一听见手里有方子的时候,我的两只眼睛里立马就有光了,于是就跑去找他,一探究竟。
 
果然我前脚刚进院门,就听见他的骂声已经传来了,忍不住的我回了他一句:中医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好东西才被失传了。
 
说完我也生气的走了,后来也试探性的去了几次,但是每次不是吃闭门羹,就是被骂出来了。
 
不过到后来,我们两个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一直到我支援期限满的时候,他来找我,说我很像年轻时候的他。
 
他还说:前段时间我还看你治的肾囊肿患者,其实哪里还有肾囊肿啊,不过就是肾里藏了“一包水”,戳破就好了,只有城里的人才想着做手术。”
 
当时,我也没有当真,就当他是胡言乱语,等离开的时候,我发现桌子上放着几张泛黄的方子,而老头已经不见了。
 
回去后没过多久,我就遇到了类似的肾囊肿患者来找我,其中一个患者说她的肾囊肿已经有一年之久了,一直在吃西药,但没有控制住。所以决定转投中医治疗。
 
我仔细询问后,得知:患者有腰腹部疼痛、口苦口干,口中粘腻。大便粘腻不爽,夜尿多,还有血尿的症状,尤其到了晚上,不吃止疼片就疼的他睡不着觉。
 
我再一看患者的舌脉,发现舌体胖大,苔白腻,脉细。
 
在了解完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后,我给他开了一个方子,但就是不见效。于是我就想到了老头给我方子。
 
接着,我就根据患者的情况拟方:三七、浙贝、黄柏炭、生姜皮、石榴皮、黄芪、菟丝子。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10天,就说自己晚上睡觉没那么痛了,睡的也好了,血尿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了;接着患者又服用一个多月,口苦口干、腰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效不更方,患者又服用半个月,去医院检查,发现肾囊肿已经完全消除;为巩固药效,让患者继续服用7天。随访,未见复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肾长了囊肿,大多数人眼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手术。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囊肿切开不过就是个水泡,里面都是粘稠的液体,以及一些少许的半固态物。
 
在中医的认识中,这就是水湿,外加一些痰湿。而囊肿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主健运。健运正常抵挡外敌的能力就足够,健运不足,各处就会郁滞和罢工,这就给囊肿造成了可乘之机。什么原因呢?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主水”。肾一虚,气化功能就会下降,水湿就不能气化开来。
 
当水湿瘀积在肾内,就会阻碍气机,肾气下惫,不能吸纳上之浊气下降,就会导致气滞血瘀,气血水互结为患,形成囊肿。
 
而这就好比水在遇到太阳热是会蒸发的,但是当你把水装在密封的塑料袋里对着太阳,那它里面的蒸发的水汽附在袋子上方,最终还是会落下来,根本出不去。
 
就像肾里面的水湿一样,因为失去了见太阳的机会,所以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久而久之,就瘀结成了囊肿。
 
怎么办呢?下面就来看看,这个方子的用药思路:
 
在方中三七、浙贝、黄柏炭可以凉血化瘀、软坚散肿,把水包戳破,让水都出去,让肾囊肿自然消失;生姜皮、石榴皮有消炎通淋、化结散块、抗菌消肿,防止肾衰的功效。
 
黄芪、菟丝子能够滋阴补气、益肾固精、养髓充元,把肾虚的补上来,彻底阻断肾囊肿的再生环境。
 
这几十年来,中医在慢慢的走向没落,中医的传承没有了人,我们坐堂的老大夫逝去了位置没有人能补上来,社会上找不到,毕业的学生只是会点理论。
 
这样下去中医的没落是迟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偏远的山村里有会治病的老大夫,而大城市里却找不到能治病的大夫。
 
看着这日渐没落的中医,看着可怜的病人,我内心十分感慨,悲痛,如今只能通过自己蹩脚的文字,把一些经历和方子写出来,帮助一人算一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