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离婚后大病一场,顿悟后写下一首治愈词,引起无数中年人共鸣

 zhp001007 2023-06-03 发布于上海
乌兰巴托的夜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独自前往湖州赴任,却在途中病逝。

临行之前,他曾嘱咐李清照,假如遇到战乱,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珍藏的金石文物,无论如何都不能损毁遗失。

于是李清照在安葬了丈夫之后,带着几十箱古籍、金石铜器等贵重物品踏上了逃亡之路。

两年之后,她辗转到了浙江绍兴,借住在当地一位百姓家里,不曾想却遭遇了盗贼。

一夕之间,几乎所有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立下重金想把书画赎回来,却未能如愿。

绍兴元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到了杭州,文物遗失的痛苦,逃亡生活的艰辛,孤苦无依的心酸将她压垮了。

当她最脆弱的时候,渣男张汝舟出现了。

那时的李清照将张汝舟当做黑暗生活中的唯一一丝光亮,他虽然不如赵明诚博学儒雅,但却对自己处处关心,百般殷勤。

他给了困境中的李清照最需要的东西——情感寄托。

于是李清照与张汝舟开启了她的第二段婚姻,那时的她已经49岁了。

可惜婚后没多久,张汝舟的丑陋面目就逐渐显现了出来。

图片

他原本觊觎李清照收藏的金石宝物,但却发现绝大部分都已经遗失,失望之下便开始与李清照争吵,甚至对她拳脚相加。

李清照万万没想到,那个她以为会将自己拉出深渊的人,却将她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她还发现,张汝舟在考取官职的时候采用了不正当手段,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要求离婚。

即使她很清楚,大宋律法规定,妻子状告丈夫,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要蹲两年大牢的。

幸运的是,经过亲朋好友的多方斡旋,她被关押9天之后就出狱了。

这一连串的风波让她心力交瘁,一病不起。

她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

“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

那时李清照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识人识物已经不清,连后事都预备好了。

可以说这场病是她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但是她熬过来了。

有句话说:

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擦伤。

也许在日复一日的病榻缠绵中,李清照也悟得了这个道理。

毕竟人活着,就还有希望,毕竟她还有许多事没有做,还有未了的心愿。

图片

于是在一个桂花盛开的晚上,她写下了一首治愈了无数人的词: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斜卧在病榻之上,瞥见铜镜中的自己。

那张年轻时明媚的脸庞,如今写满了沧桑,那一头如瀑的青丝,也变得稀疏,大病一场后,更添白发。

她不再年轻了。

残月映在窗纱上,影影绰绰,人与月相顾无言。

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饮下去既能保养身体,也可以代替茶水,就不用强打起精神来点茶分茶。

今夜孤枕,心境却莫名闲适起来。

没有凄凄惨惨戚戚,也没有梧桐更兼细雨。

拿起一本书,靠在枕上安静研读,这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细雨中,显得更加美丽。

谁说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呢?

你瞧,那从来不语的木犀花,终日陪伴着我。

图片

这首词可以说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中,最特别的一首,是难得闲适治愈之作。

由于接连遭受不幸,从客观上来说,靖康之变后她的遭遇可谓是落魄凄凉,笔下的大部分诗词文字也教人不忍卒读。

但这首词却流露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宁静,以及宠辱不惊,笑看风雨的从容豁达。

我想,这才是李清照真正的精神内核。

她不是自怨自艾的怨妇,不是以泪洗面的弱女子,她用诗书疗愈自己,也疗愈别人。

人到中年,千帆过尽,人生不免有许多遗憾。

她做过错误的选择,经历过失败,明白人生中有些事,无论怎么努力也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

但她坦然接受了,她选择与跨不过的苦难和解,然后一路向前。

人生中最大的课题,就是学会接受。

接受失败,接受失望,接受生离死别,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与他人。

在诗书中修炼自己的心境,在与自然的交互中获得真正的宁静。

年轻时我们用热情和勇气抵抗生活,中年时我们用豁达与从容与生活和解。

我的朋友啊:

人生如梦,转眼间轻舟已过万重山,

只要心中有诗意,处处都是怡然的心情。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说找不到诗词世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