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豨叛变的缘起和心路历程

 奇阶读史 2023-06-03 发布于山东
陈豨督军赵代边境的时间是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天,就是白登之围后不久,陈豨的职务是代国相国。

周昌被任命为赵国丞相的时间是汉九年(前198年)冬天,比陈豨来这边工作晚了两年。

陈豨督军赵代边境是因为匈奴常常犯边,陈豨是皇上所信任的,又是非常有军事才能的大将,所以才得机会镇守边疆。

皇上一点儿也没有看走眼,陈豨镇守北部边疆这两年,边境基本上没什么大的战事

匈奴人一看陈豨的阵势,就知道这人并非等闲之辈,还是少惹他为好。

陈豨在赵代边境领兵的前两年,工作上也比较顺利,没有跟同僚之间发生大的不愉快,也没有跟皇上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只等到一个人的来到,这一切都改变了,这个人就是周昌。

周昌跟他的堂兄周一样,都是对刘邦忠心耿耿的人,周昌的工作一直是负责监察百官,就连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是尊重有加。

周昌剧照

周昌之所以来到赵地,名义上是保护刘如意,但刘如意并没有离开京城啊!

其实,想,刘邦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让周昌监视陈豨

为什么要监视陈豨呢?因为刘邦要为刘姓江山的稳固继续做削冈填坑的工作。

关于陈豨的起家问题,在这里做一点补充,就是陈豨是从老家宛朐起兵的,而宛朐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吕泽的老家是单父县,就是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曹县在西边,单县在东边,两者县城之间的距离是五十公里,而沛县在单县的东边,两者县城之间的距离是八十公里。

根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记载,陈豨

以特将将五百人前元年从起宛朐。至霸上。为侯。以游击将军别定代。

前面我们分析过,前元年,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陈豨于此年加入刘邦的事业。

刘邦是前元年九月攻占沛,只一月,便是前二年了。

在这一个月当中,刘邦的作战轨迹并没有到宛朐,直到秦二世二年与项梁合兵后,刘邦本部才有明确的在宛朐行动的迹象。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此年

“攻都关、定陶,袭取宛朐,得单父令”。

可以肯定,陈豨所从起者非刘邦,而陈豨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又确实加入了刘邦阵营,那么,陈豨起初所加入当另有其人此人即为吕后之兄吕泽。

猜想,根据吕泽集团中薛郡和砀郡的部将比较多,那么吕泽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刘邦集团的西部和北部,陈豨最先加入吕泽军的可能性比较大。

同时,吕泽与刘邦主要是友军,而非直接下属。

既然陈豨属于吕泽部将,那么周昌监视陈豨有什么用意呢?这还要从吕泽谈起。

因为汉文帝上任之前,吕家被灭族,关于吕家的大多数资料也被销毁,所以,很多前因后果我们只能猜想。

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冬天,刘邦从白登山脱围后立二哥刘仲为代王。

汉七年十二月,匈奴进攻代地,刘仲在刚刚被封为代王后不到两个月,弃国而逃。

之后,刘邦立刘如意为代王,与此同时,刘邦立陈豨为代国相国,督军赵代边境。

汉八年(公元前199年)冬天刘邦率军东进,在东垣攻打韩王信的残余反寇,吕泽随行,但是不幸死于战事。

想,吕泽作为军界大佬,当年在反秦和灭项的战争中都没有牺牲,反倒在建国后消灭叛军的战争中死掉了,有些蹊跷。

至于吕泽的死因,我们无从知道。

如果有考古的证据发现,我们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的实况。

吕泽死后几个月,汉九年(前198年),赵王张敖坐罪废黜,刘邦爱子刘如意为赵王。

戚夫人日夜啼泣欲使刘邦立刘如意代替刘盈为太子。

十年(前197年),刘邦欲易太子,召集群臣商议,结果群臣纷纷反对。

而陈豨后来叛变的时间是汉十年九月

九月,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综合以上的一些事件的陈列,想作出一点大胆猜想,吕泽的死很可能是个阴谋,这件事跟贯高刺杀刘邦有一定的关系。

陈豨作为吕泽的部将,在老领导死了以后,背后的势力必然小了不少,但是仍然难以避开刘邦的猜忌,因为刘邦对吕家班很不放心,刘邦要换太子,根本原因不是儿子不自己就要换掉,而是怕刘盈成为吕家的傀儡。

刘邦要换太子,必然要先铲除吕家班的左膀右臂,而陈豨就是吕家势力的一个代表,拿下陈豨这个守边大将才能成功换掉太子刘盈,新太子的江山才能稳固。

而周昌作赵国丞相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调查陈豨有没有作奸犯科的事情,不查不要紧,一查还真不得了!

陈豨果然排场太大,而陈豨的部下,很多都不干净,这又都能查到陈豨身上。

陈豨的麻烦大了!

我们先说陈豨的排场。

陈豨跟张耳、刘邦一样,都是信陵君魏无忌的追随者,所以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效法信陵君蓄养宾客。

刘邦年轻时就曾在张耳门下做宾客,白吃白喝好几个月,后来刘邦作了汉王,封张耳作赵王,也是对张耳的一种报答。

张耳作了赵王以后继续蓄养宾客,当然了,他是诸侯王,除了皇上以外,也没有人能管他。

张耳死后,他所蓄养的众多门客对他的儿子张敖仍然忠心耿耿。

贯高看不惯皇上羞辱赵王张敖的大流氓做派,定意谋刺刘邦,虽然刺杀行动失败,但是在后来刘邦追查的过程中,涌现出非常多的忠义之士,以贯高为首的许多赵国臣僚、宾客甘愿为赵王张敖殉节,实在可歌可泣,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赵王张耳、张敖父子得了赵地广大士人的心。

皇上刘邦要想养门客,没有人管得了他,因为全天下都是他的,当然了,一直对刘邦忠心耿耿的周昌等人就类似刘邦的门客。

赵王张耳父子养门客,也有很大的特权。

但是陈豨作为中央特派到地方的大臣,蓄养众多的门客,必然令人产生猜疑。

陈豨回家省亲时,跟随他的门客竟然把邯郸城的政府招待所全部住满了,随从的车队竟然达千余辆之多!

算做今天,别说是上千辆豪车在马路上一字排开,就算是一千辆QQ汽车,也是相当壮观,如果早晨发生这样的事情,中午就会上各大媒体的头条。

陈豨这样大的排场,难道他就不知道收敛一下吗?

战乱频仍的时候,陈豨没有机会养宾客,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也没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那是在天子的眼皮底下。

现在,你在赵代边境独当一面,可以做许多你从前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了,但是,有必要蓄养这么多的宾客吗?有必要弄这么大的排场吗?

要知道,皇上最忌讳的不是你人品多么低劣或者能力多么差,皇上最忌讳的是有人敢抢他的风头,你陈豨在赵代两国那边礼贤下士,谦恭待人,养这么多的门客,难道有不可告人的想法不成?

我想,陈豨养宾客的这个做法本来不错,因为这是他的个人爱好,但是过分了就不好了,门客众多就是有喧宾夺主之嫌,即便你没有谋反的想法,皇上也必然对你产生猜忌之心。

陈豨才能出众,他能想不到这一点吗?应该能想到。

但为什么就是不收敛呢?可能是已经来不及了。

周昌是刘邦的铁杆亲信,看到陈豨的排场如此之大,就要进京向刘邦打小报告。

我想,除了周昌对刘邦的忠心之外,也很难说没有周昌的私心。

因为当时,陈豨是代国的相国,周昌是赵国的丞相。

代国暂时没有王,其实陈豨就是代国的无冕之王。

赵国有王,但是赵王刘如意还没有赴赵国上任,赵国的实际统治者乃是周昌。

陈豨来到赵国首都邯郸城,这么大的排场,周昌能不嫉妒吗?

这是老子主政的地盘,老子都没有这么大的排场,你来到我这里,比皇上的排场还要大,是何居心?

周昌到了京城,就把陈豨的宾客盈门和超大排场向刘邦述说,并提醒刘邦,陈豨率领边防精锐部队,督军北疆数年之久,不得不防。

周昌的话把刘邦本来就多猜忌的心理又给激发了起来。

于是刘邦开始派人调查陈豨的宾客们有无为非作歹的行为,一查,不但有,还都能牵涉到陈豨身上,于是陈豨就慌了。

其实,陈豨手下的门客犯些事儿非常正常,刘邦在以往的两年里不也是不管不问吗?刘邦对下属的很多不法行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就是这个道理。

刘邦剧照

刘邦这一次要查陈豨,其实不是要洁净陈豨身边的公务员队伍,而是开始借着调查陈豨宾客的不法行为,来落实陈豨为非作歹的罪证,好顺利地把他撤职法办。

那你要撤陈豨的职务,不能像抓捕淮阴侯韩信那样智取吗?看来,陈豨还真不好拿下,不然,刘邦也不会再后来出动几乎所有打江山的大将一起来讨伐陈豨。

陈豨知道,皇上调查他的宾客,就是要向他开刀了,他已经没有退路。

就在他心中恐慌的时候,一直流浪在匈奴的韩王信开始派人向陈豨游说,使者告诉陈豨,你已经没有退路,当年韩王就是这样被逼反的,皇上不会饶过你的,不如我们联手一起干死这个过河拆桥的老流氓刘邦。

不久以后,太上皇去世,刘邦召陈豨进京,陈豨托病不敢来,因为害怕有去无回。

陈豨如果入京向刘邦请罪,可以活下来吗?

当初陈豨看见韩信每天忧忧闷闷的样子,他可不愿意成为第二个韩信,因为你只要被皇上软禁起来,你的小命就在人家的掌控当中,他想弄死你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再说了,陈豨这几年在赵代边境督军非常的风光,天高皇帝远,他乃是真正的无冕代王。

从风光的诸侯王一下子变成一般的臣僚甚至成为阶下囚,陈豨又怎能受得了!

汉高祖十年九月,陈豨果然叛变,很快就把赵代两国的土地全部拿下。

于是刘邦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陈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