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书就像“拍照片”,过目不忘的超能力真的存在吗?

 菩提树下思如泉 2023-06-03 发布于浙江

学生时代,你最怕在课本上看到的话是什么?相信有一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背诵并默写全文”。

我们总是感叹,要记得东西太多,脑力和时间却永远不够,考前熬夜复习的晚上,幻想拥有某种玄学或吃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能帮我们变成“量子速读小天才”。

记忆这件事总是让我们又爱又恨,不过先不用着急,虽然世界上没有“记忆面包”这种考试神器,但提高和改善记忆力却是有迹可循的。

照相式记忆是真的吗?

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同学:他似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背书就像吃了哆啦 A 梦的“记忆面包”一样轻轻松松。

图源:动画《哆啦A梦》

笔者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据她描述,在初中时她可以用一个午休的时间背下半本政治书上的内容,考试时,书本的内容就像照片一样印在她脑海里,甚至可以前后翻阅。听了她的描述,大家都感到十分羡慕。

这种照相式记忆真的普遍存在吗?

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先搞清楚记忆形成的过程——我们是怎么记住东西的?

总的来说,记忆包含了 3 个阶段:编码、储存和提取。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图书馆,里面可以分成 3 个区域:大厅叫“瞬时记忆”,从外界接收的所有信息都聚集在这里等待下一步指示,有的记忆在这里待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有的记忆则被大脑看中留了下来,从而进入另外2 个区域——“短时记忆”馆和“长时记忆”馆。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被看重的信息是怎么留下来的。

你注意过图书馆藏书的书脊最下方所贴的标签吗?它通常由 1 位字母加 46 位不等的数字组成,可别小看了这个标签,有了它,熟悉图书馆的人就可以从琳琅满目的书中高效、准确地将目标定位,这就是编码的重要之处所在。

图源:pexels

类似地,大脑也会对将要储存的信息进行编码,给它们贴上独一无二的标签。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形成不同的编码,贴不同的标签,这些标签在认知科学中被称为“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包含了对信息的原始加工和心理加工

比如,考试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奖励了你期待已久的礼物。当大脑编码这个信息的时候,会同时在脑海中涌现出这个礼物的形状、颜色、收到礼物时的喜悦心情、父母的表情,等等。

除了这些简单直接的信息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信息也会出现:比如,你下定决心继续好好学习,或者要好好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礼物等,这些都是编码后的心理表征。

完成了编码,信息就可以正式入驻大脑这个图书馆了。接着便进入记忆的2 阶段:储存。有的信息被送往“短时记忆”馆,有的信息被送往“长时记忆”馆。这个过程能不能很好地完成,与记忆的类型、个人的记忆能力以及大脑的健康情况等息息相关。

3 个阶段是提取。默写时绞尽脑汁地回忆书上句子的过程,就是大脑在进行记忆提取的过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知识点在考场上死活想不起来,越是紧张,大脑似乎就越空白,但是一出考场没多久就想起来了。这说明,记忆储存没问题,只是在考场上提取时出了问题。

为什么提取过程会出问题呢?

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可能是记忆的第 1 阶段——编码做得不够细致,就像整理文件时,文件说明写得越简单,事后查阅起来就越费劲;其次,可能由于过于紧张的情绪,人在紧张和焦虑时会分泌一种叫作皮质醇的激素,少量的皮质醇可以促进学习和提高注意力,但是大量的皮质醇会严重影响记忆的形成和提取。因此,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放下笔,做 1 分钟深呼吸,使自己冷静下来再继续答题。

了解完记忆的 3 个阶段,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照相式记忆真的存在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做个小实验。现在,请仔细观察下图,10秒后,将本页刷上去,然后再继续往下阅读

现在,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这张图里有几个图案?分别是什么?它们的颜色呢?排列顺序呢?

如果你刚才有意识地记忆了这张图,那么你也许都可以回答上来,但假如你没有刻意去记,相信你凭“印象”也能回答上来 12 个。不过,刚才你回想的时候,脑海里的“印象”究竟是什么?

在专业术语中,这种即使并未刻意注意,但当你足够快地提取它时,会发现它仍在那里的记忆叫作瞬时记忆。由于瞬时记忆和视觉、听觉、味觉等紧密相关,因此又称感觉记忆。你能够在上课走神被老师点起来重复最后一句话时有惊无险地回答问题,也是它的功劳。

感觉记忆的容量很大,能包含许多信息,且由听觉保存的感觉记忆(又名声像记忆)会比由视觉保存的感觉记忆(又名图像记忆)保留的信息更多、时间更长。不过无论是图像记忆还是声像记忆,它存在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只能维持几百毫秒到几秒。当我们希望用感觉记忆来进行系统回忆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如此看来,这种感觉记忆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照相式记忆

实际上,“照相式记忆”也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作遗觉像。与我们靠感觉记忆记住的模糊图像不同,据有这种能力的人描述,他们记忆中的图像与原始的图像一样生动,并且看起来好像是在“头脑之外”,而不是在“头脑之中”。不仅如此,它可以持续数分钟,甚至数日。

觉像较多地出现在612 的儿童之中,大约只有 5%的儿童具有这种能力,且年龄越大,发生率越小。心理学家推测,这种能力的消失可能与儿童形式运算思维或者语言技能的发展有关,随着儿童不断发展语言和表达能力,遗觉像能力就会相应退化。

说到这里,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这种照相式的图像记忆实际上是极少存在的,至少在你长大之后是这样。·

来源:《给青少年讲脑科学》作者:闫天翼


这是真的。我就有这种记忆能力。而且和文章中说的一模一样,小时候这种能力极其明显,18岁以后渐渐地减少了。我从一岁多开始可以认字,2-3岁开始记事了,直到现在也能回忆起很多3岁以前的事情,且已经和家人验证过,不是家长讲给我的,而是我自己记住的。比如小时候住的老房子,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我上学时背书从来都是看一遍或两遍就像印在脑子里,需要用时脑子里还能翻书,这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我还可以记住周围邻居们每个人每一家的味道,从楼道里的味道就能判断出来谁刚刚走过去。还可以分辨出来所有熟人的脚步声呼吸声咳嗽声,直到现在也可以。

 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要走三次以上才记得路线,初次见面的朋友第二天就不认得了,共事两个月的同事见面了还是经常忘记对方名字,自己昨天穿的啥衣服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我也是图形记忆,天生的,小时候背书,从来不是读来背的,是像扫描仪一样一行一行扫进脑袋里,最后形成那页书的整体图像,回忆提取的时候要闭眼睛,而且是必须闭眼睛,不然“看”不见记下来的东西,有没有同类?

 初中时候有本书叫《学习的革命》,介绍过“拍照式记忆”读了以后我开始尝试。关键在于第一遍看图片时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图片的细节一个个看过来,同时在脑子里形成它们各自的方位,要有全局观。等看完后,闭眼睛在脑子里还原图片细节,类似拿个放大镜一遍移动一遍看。一开始练习很慢,熟练以后速度可以做到5秒左右能记住A4纸范围的内容,不复习的话能记住1周左右。

 我们这里的孩子,2022年高考去了清华,15岁。同伴上幼儿园,他上了一年级。跟他一个村的聊天时说去年我们这里还有一个考上清华的,他说是两个。我说新闻上报道的是一个呀!他说我们村的还有一个才15岁,母亲是小学老师。清华早已锁定了他,过一本线就要他,结果这孩子考了690多分,还是他父亲考试之前几个月就走了的情况下。他说这孩子别的不说,书看一遍就能记住,不是大致记住,是全记住

 照相式记忆“她”比“他”多。 接近的一个女生有照相式记忆,考试极其厉害,当年考全国顶尖学子趋之若鹜中科院研究生,以非有机专业考有机考接近满分,而有机专业考上的一般也就7-80多分。问怎么回事儿,原来一道难题她竟然在脑子里翻书找到那页,照猫画虎做出来了。其实这些人很少有完全明白为什么的,很多知识都是背下来的,知道一点其然,你要问其所以然,往往只会在其然兜圈子。

 小学时几乎都这么背课文,初中多了政治历史啥的,我也这么“拍照”,可是慢慢发现,脑子消耗太大,“拍照”功能会衰退。高中时,只能时不时强行拍照,整个人很虚脱。而且高三时做一张试卷,就像跑了一千米那么累,甚至有时头上冒烟,连都红的。现在,不仅泯然众人,甚至不及众人!

 这个世界有一种病叫做超忆症,就是过目不忘,大脑会自动不自觉的记忆东西尤其是细节方面的包括说的话,走了几步路,几十年前的事都能记得一清二楚,我想说的是有些人确实有记忆天赋有些是后天训练的,但是有些儿童三四岁的儿童他们知道什么记忆方法,人家记忆力确实好,看过的课文读一两遍就记住了

 聪明的含义也是与时俱进的。以前是过目不忘,出口成章,这个能力现在不重要了。现在是善于学习,举一反三,富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这个能力我是没有,但是小时候要走路去上学,一趟路要走40分钟。每天走4次。因为走路实在太无聊了,路上挺多大车,车上都写着一些安全标语。无聊我就记那些标语,有天突然恍然大悟觉得,我干嘛要记呢,要是能把它像画存在脑子里,需要的时候在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出来就好了,于是接下来走路上学无聊的时候,就自我练习。但是一直没练的很好。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这段经历。我个人的自学能力还可以。特别是毕业工作后,还学了挺多东西,工作也都用上。

 我大学的时候就有过,有一门数学概率课上课根本没人听,自己也没怎么听,书都没翻过,考试头三天临时抱佛脚,强迫记忆,因为老师说过就考书里的题目例题,所以整本书强化看一遍,最后考试考了98分,总分一百分,那些题目一出来,就可以想到它在书中的样子,式子靠左还是靠右。但是过后根本什么都不知道,记不住,这大概就是考试机器。

 6岁时,随父母去上海,很快就能听说上海话、飞快打算盘。 1年后离开上海极少回上海也不再有说上海话的机会。几十年后算盘的打法忘得一干二净,生活场景却历历在目,上海话虽然不会说,但依然能听懂。 这说明,声频信息和直观场景比起他人制造的抽象内容和规则更容易记忆? 记忆时先在脑中格式化出收纳库的样式、刻画时间线,摆放记忆内容,有利于记忆。

 我也有一个同事说他读书的时候确实很牛逼,一头钻进去一个下午能够被完一本书,后来说用脑过度,造成现在的后果就是记忆力很差,经常记不住东西

 不但能记住书本上的内容,照片一样,甚至老师讲课的过程,说过的话,黑板上哪个部位写的字,都能记住,跟录像一样。但是,如果想要深入理解,还是得下一番苦功夫。好处是看似学的轻松,坏处是自己知道只是记住了而已。大学时常年坐第一排,上课不记笔记,盯着老师黑板使劲听,巅峰时期,上数字信号处理,各种变换,只用结论,旁边一个同学总是问我这个为啥这样,不知道为啥,总是第一时间就回放开始一年前上复变函的课的录像,第一排又不好说话,就一边在纸上写函数公式,一边听课。

 这个我们都培训而且这个过目不忘的技术已经out了,现在都是整书复制,高维智慧连接了,现在chatgpt一出来在未来孩子们也只有这种能力才能超越人工智能了,所以我们在着手给现在的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训,确实耗能,一般人达不到而且耗精力,但是我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未来人才必备的能力

 我也有,考试时或者回忆一件事情时感受特别深,就像场景再现一样。有些学科这种情况很明显比如感兴趣的科目,能把老师那堂课讲的话一句不落复述,也能把那科教材第几页全部复述,复述的时候好像那页纸内容就在你眼前,但有些学科就没有,说明这类功能不稳定。可能跟感兴趣程度和当时专注度有关

 照相式记忆是完全可以训练出来的,从事的某种行业,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且每个行业都不相关,每个专业内部也不相同,专用名词就有上万个。每天要看大量的文件并提出批改意见,而且为提高效率,必须尽量记住。开始时,纯粹为了记忆而记忆,效果不怎么好,只能要求自己凡看的必须记住,效果反而越来越好。到后来一个本子几百页上万字,其中关键词和上千亿的数字,过目即记住,且立即和相关政策相关规定作出比较,在照相记忆时,还翻出记忆的其他相关资料比较。时间长了,看一个本子一页只一眼就记住了,刷刷地翻完本子,对方还以为在装,马上说出亮点与不足以及修改的意见,经常惊掉一堆下巴。这样的人很多的,但有一个职业病,记人名特别差,人名和人不易对上号。 照相式记忆没什么复杂的,很多行业经过长期职业要求都可以达到。比如医生的药方天书样,药房的药师看一眼,就直接无误抓药还写出服法。 只要有记忆需求,通过长期训练,照相式记忆一点都不难。

 图片记忆很神奇!记得以前读高中时,那么多的三角函数公式,我就是整齐地写在一张纸上,然后用透明胶贴在课桌桌面上。那张纸每天在我眼前,就印入脑海了。要回忆的时候,只要一凝神,似乎那张纸就出现在眼前,记得好熟

 没有照相记忆,主要通过逻辑记忆,效果也很好。刚才那个图自带转换为园方三心星,历史按照时间逻辑,地理按照地理位置,再把相关的内容放到一起比较记忆,感觉可以比较快速且准确的记忆。

 还真是这样,越小,机械记忆的能力越强。小时候最不怕的就是背,只要是背的都会拿高分甚至是满分,记得初中的时候一个晚上背过72道那种大段落的政治题。但是这种记忆的弊端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忘得真的是很快,也很有苦恼。

 有点类似吧,比如以前初中高中要期末考试了,历史地理政治我都是临时抱佛脚,强行把那些重点记下来,然后整本书的大概知识轮廓也记忆一下!基本每次单科都到前三名不过考后会忘掉很多

 以前读书的时候靠记忆画面或图像记单词,后来觉得这种可能短暂不靠谱,慢慢不用了,慢慢也没有这个能力。

 我记忆力不错,也曾经做到过照片式记忆,能倒背,能记得那页书在哪个位置有脏点或有无关的东西。大学时每半天能背下任一课本。我儿子十岁能背圆周率千位,每秒五位,一字不错,几个老师看数字都没他背得快。

 我儿子小时候就有这种记忆力,孩子妈妈曾今测试过,刚买的图片,放孩子眼里扫一下,也就两秒,十来张看完后,让孩子马上找出来,孩子瞬间就找到了!可是我和孩子妈妈都不知道如何让孩子保持住这种能力

 这是真有,极少数人的天赋!清华北大里面不少人都有这种天赋……普通学习鸡娃不要紧,顶级的学府绝对靠天赋!我朋友的爷爷,没上过学,但是可以被新华字典,牛津字典!就是过目不忘,拍照型,但是生不逢时,换作这个年代,妥妥的清华北大!

 出乎平常人常识意料的事有很多。照相式记忆是有的,但平常人即使训练也较难做到。 但通过几个学时培训,无内语音的一目一句、一行,还是很容易的……本人以前曾开辅学班对二十来名中、小学生试过。

 这文章怎么在说我呢!照着我的成长说的,确实记忆力好,学什么一看就会,但是这种人反而不容易成功,因为没有定性,学什么都快,什么都想抓最后什么都抓不住。想成就一番事业在年轻的时候需要有引路人,可惜,没有啊。

 我相反,小时候没有学习方法,学习很累怎么都学不好,现在三四十岁为了考证,把一本300多页的树翻破了,哪个知识点在哪页,在那个位置,脑子就像看到了实际的书样的,有时候一个知识点通过整个一句口诀记忆在逐字发散记忆。

 我见过小孩经训练很快就可以照片式记忆了!一本书快速翻一遍就记住了,随意考第几页第几行,就能背出来,甚至倒背如流! 作为中科院,应该细究原理证真并推广之~

 在梦中能看到整本书的很多内容和书中的细节,比如哪一页有什内容和插画等细节,但现实中根本没有印象有读过这本书,便不可能记得这书的内容。这是什么现象呢?你们是否有遇到这样的梦呢?我是不少次了

 上学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背东西,一篇很长的古文可以像拍照一样存下来,老师考的时候就像照着书念一样,从上大学开始这种功能开始退化了,现在记忆力差得很

 我小时候几乎没有刻意背过书,该背的,不该背的,大多记得。我记得我语文书里每一句话在哪里。自习课时,有人验证过。

 年龄越小这个能力越突出,我记得很小时候的花花草草,清晰到我看到的司机当时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从家里大概走出去了多远到的目的地。可是现在昨天吃的啥,复杂一点的商场出来都晕头。

 我儿子就是,小学时候他可以告诉我哪个词在第几页第几行,背书就是盯着这页看几分钟。但是到中学要背的东西太多了,这个方法实在没办法刻意记住这么多看上去差不多的页面,文科反而更差。

 这能力好像不能遗传啊,,我小时候记忆力真的很好的,能记七八个电话号码一点都不乱,回头看我家崽子感觉不像我生的一样,说完转头就忘

 咱家小子就是记忆力好一些,在幼儿园背诗总是第一个背会。上高中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把该背的都背完了,顺便把作文选看了几遍。英语语文从来没补课。就是数学没天赋,三年一对一也没什么起色,但是轻轻松松上大学了。

 我记忆力最好时是初中,连物理书上的插图都能记下来,以至于飘了上课都不怎么听课,后来数理化掉得厉害,语文历史政治闭眼都能考个不错的成绩。

 我以前能记住一些课本和名著里哪句话在第几页第几段,脑海里就像翻书一样……不知道算不算图片记忆

 曾经在准备司法考试的时候出现过,每个法条相关解释回忆起来不仅是内容,更能在脑海里浮现出那段话在书上的样子、位置、转行的地方,现在再也没有了

 我就是这样的,读书就像在扫描,记忆力超强。

 有的人,很少,有图形记忆。比如一般人看一串数字(手机号),记忆后,需要默念数字才能写出来,在写的时候,他很难预知下面要写的第二个数字是什么。妥妥的左脑人。

 以前中学校长在动员大会时候就说过他以前读书的时候晚上躺床上可以回放课堂内容的胶片电影这种学习方法,当时惊为天人,后来一问学霸原来也都行

 我就是照相记忆,年少时要背的课本太多,于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下意识的自觉训练,效果很不错。

 我儿子小学三年级时,我发现他回家从来不看书,整本书都能背下来,连目录也背下来,他能知道哪个词组在课文的几页几行几列。 现在初中了,学渣一枚 

很简单的一个事儿。看一眼,盯上三秒钟,闭上眼睛,脑门前面出现一幅图画,直接照着读出来就行,标点符号都不带错的

 我上学背书,全是先读然后分析理解,在脑海里形成画面。背的时候全靠画面后来相机坏了,啥也记不住了

 小学时候能做到哪行第几个字 标点符号都清清楚楚 电影一样 后来 看记不住东西

 我短期记忆就是拍照片,不仅记得内容还能记得位置,但是不回顾的话会忘记

 我可以,背的时候像脑子里有书,还可以翻页,生了孩子以后弱了好多

 其实我们能记住的场景就都是以画面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照片记忆,而且是存储在脑里最久的,其次才是声音

 我能记得两三岁时候的事情和细节,但是现在一天到晚忘记手机放哪里,忘记有没锁门锁车,是不是阿尔默海滋早早期?

 图象比文字易记;动象比静象易记;理解比机械硬记易记…。

也就是说,闪电翻书式阅读才是正确的方式?

 我高中也是这样背书,文科生需要背诵很多内容,也是背文章的位置,联想当页有什么插图,前后有什么内容,回忆书的画面。

 初、高中我学英语,单词和句子都在脑子的课文中,几乎可以看到页码,所以英语学得特别好。当然兴趣和时间才是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