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学礼|大道至简—2023年度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北京墨真书画 2023-06-03 发布于天津

【个人简介】

        赵学礼,笔名雪犁。1954年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祖籍山东沂水。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黑龙江省政协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史馆馆员、黑龙江省当代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维权鉴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楹联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收藏并获奖。出版《赵学礼书法作品集》《赵学礼草书千字文》《赵学礼书老子道德经》《赵学礼书法老子道德经俄文译本》专著。《中国书画报》《画界》《人民政协报》《黑龙江日报》曾专版介绍个人作品

【作品鉴赏】

          学礼兄擅长行草,行草书适宜直抒胸臆,表现喜怒哀乐。其行草书的气息是纯正的,笔法是从学习传统中得来的。经过多年的学习,已领会了传统帖学的古法并显示了活学活用的特点。《作品集》所收的许多书作,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变化错落,笔与笔之间轻重、缓急、苍润对比,处处见灵动自然。从中可以看到他既重书法的道,又重书法的技。技以现道,道以技显,点画之间的呼应说明着这种关系。灵动自然又气息纯正是其书法的特点,也是其可贵之处。

——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理事)

        见学礼兄书,得其旨意乃在二王。学礼兄不轻视技巧,我们看到他的行书手札,以书谱之风出而又参以章草、圣教序意。可见他对传统技巧的探索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但他对技巧的理解更看重技巧以外的“道”,正如苏轼所言:“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这种“道”即是品德修炼的过程、知识学养的积累、大千世界的观照。学礼兄常说:“在创作中,我们都要面对在技法表现上的稳定性与个性发挥、在形式表现上的丰富性与格调的统一的矛盾。”这种技巧风格的相互融合与个性展现,成为赵学礼书法的又一特点。

——王立民(曾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

      书法诸体之中,草书最为抒情。韩愈说:“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观学礼先生书作,颇近此意。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品格与气象,全然来自于他的气质和对生活的理解。其中充满坦然、豪放的特质,正是作者心灵语言的自然流露,他把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宣泄在点画之中。如大幅行草书《李白诗·将进酒》,将诗意与书意完美融合,痛快淋漓,一气呵成。横幅行草书《水调歌头·游泳》,笔势连绵,收放自如,通篇充满豪迈之情。草书《卜算子·咏梅》,将熟练的技法幻化于笔下自由奔放的线条中,其用笔、结体、章法皆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唯技艺精熟,心手双畅,方能臻此。恰如梁山舟所说:“写字要有气,气须从熟中得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高下欹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却着不得丝毫摆布,熟后自知。”

——栾继生(中国书协会员、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礼读帖、临帖功夫下得极深,他从上自二王,下至颜真卿、孙过庭、米芾、王铎等等,既学古人也学今人。他自己说如果问他的老师“就是古人的那些碑帖”。但是,从学礼的字中可以看出,学礼是一个非常有灵性的人,善于消化吸收,取古人、他人为我所用。他从二王进入,临唐楷、观书谱,又从米芾、王铎中取其老辣险绝之“势”,进行自己的艺术再创造。观学礼书法似古而非古,学古而不泥古,写出了自己的真性灵、真感情,这是难得可贵的。正如清代学者王文治赞米芾为“集古终能自立家”、“只应酿蜜不留花”。

——黄秋实(曾任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黑龙江省书协顾问、《书法赏评》杂志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