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宁神奇知多少——状元故里,教育名县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6-03 发布于河南

会宁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因其“地控三边,县居四塞”,素有 “秦陇锁钥”之称,是古丝绸之路重镇。

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Image

会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色明显,文化人才济济,且担当意识强烈;会宁从领导到群众,有着比较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尤其形成了良好的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会宁精神因此誉满天下,这让会宁文化改革发展因此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孕育和诞生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Image

自2006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健康、有序开展。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普查到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15类323项。其中会宁剪纸、会宁皮影戏、会宁民歌、曹氏中医正骨法已列入甘肃省第二、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铁木山庙会等21项被列为市级名录;河畔太平鼓等36项被列为县级名录。

Image

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自古以来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96人。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近4万人,其中,获得学士学位1万多人、硕士学位1000多人、博士学位200多人。会宁教育的三苦两乐(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精神享誉省内外,赢得了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称誉。

Image



在甘肃,一提起高考,人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会宁。在全国,因高考而想起会宁,似乎也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教育和高考正在将会宁人逼入一个难堪的境地,会宁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但教育支出却使很多会宁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会宁人相信上大学可以重塑人生但上大学的费用却使很多会宁人重新回到了贫困的行列。 问题其实很简单,教育的成果要等到十几年之后但投资却必须从现在开始,上大学的产出在大学毕业之后但花费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于更多的会宁人来说他们的逻辑并不是因为生活富裕了所以才将更多的钱投向教育而是恰恰相反正因为生活贫困所以才肯在教育上花更多的钱。贫困几乎成为让孩子念书的唯一理由也几乎成为让孩子上大学的充分条件。 

Image

如果有人问远见到底有多远那么会宁人之于教育的见地,就是答案。会宁人之于教育的态度表明了他们之于下一代的态度之于未来的态度。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选择。他们相信一种理想的东西一定会在不远处出现相信一些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在不久后发生。

Image

相信,是会宁人的精神支柱,如果说,教育使会宁人陷入了某种困境,那么,他们的不屈,他们的信心,则是他们摆脱困境的最坚实的基础。正是这种不屈,撑起了这个教育大县的脊梁,正是这种信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尊敬。他们的相信,使更多的人相信他们。 他们的坚持使更多的人与他们一起坚持,却不知这样的荣誉是怎样得来的:

家长:砸锅卖铁,供娃上学;

学生:坚韧不拔,玩命苦学;

教师:起早贪黑,血汗教学。

正是这样的精神,会宁被誉为“状元县”,“博士乡”,而会宁也形成了高考催生“三苦精神”:“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学,” 在此基础上,又有人总结出了“五苦精神”,即“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亲友苦帮。”



Image

这是一片贫穷的土地。全县58万人口中,就有24万人生活在穷困线以下,年收入不足1000元。全县82%的乡镇处于穷困,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称。

Image

这又是一片富足的土地。30年考出大学生5万多人,平均每10户有4名大学生。是我省乃至西部大学生最多的地区,有状元之乡美称。 因为贫穷,孩子们选择求学,梦想走出穷困。因为求学,家长们倾注心血,希望功成名就。正是这贫穷与富足的时空交替,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会宁神话,演绎出影响深远的会宁现象 但是,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竟然成了那些农村父母手中的烫手山芋  在我们会宁这个既干旱少雨又无矿产资源,经济基础匮乏的地方,求得生存并提高或改善生活,抓教育、攻大学生是唯一有效的出路,别无选择。每位家长乃至全社会成员只认优秀的考试成绩,不管其它无为的任何形式。但凡损害这个核心效果的所有行为都将被不齿或唾弃。

Image

在这片苦甲天下的贫瘠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与自然拼搏抗争的勤劳民众,更造就了一批批先贤志士。环境的艰苦和生存的艰难使会宁人骨子里就有了尊师重教、让下一代读书识字并学有所成的一贯追求。这个追求的源渊可上溯到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元鼎三年置祖厉县始,经王莽篡汉始建新政,新莽三年(公元11年)王莽与父亲一同西巡至会宁(其父途中病亡葬于会宁南十里步的盖家岔),历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13年)宇文泰置会宁县,发展至唐朝建立形成中西部文化传播之要道、商旅大通途。从那时起就有了崇文修德秦陇锁钥文化重镇的称谓。在千多年的历史演绎过程中,请先生、办私塾便盛行乡里,历久不衰。自唐朝贞观年间开创科举制至清朝末年,会宁就出了近百名进士。至于说举人、秀才则数以千计。历史发展的积淀产生定格了会宁精神,而会宁精神则构筑了现在的教育名县状元县博士之乡这三大美誉。她已被每个会宁人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拼力呵护,倍加哺育。

Image

会宁,这个学子崇拜的教育圣地,正在承受着不能承受之困。因教育走向贫穷,因求学走向困苦。会宁孩子求学的艰难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党中央、国务院的热情关切。前不久,国务院总理家宝温作出批示:会宁是闻名的状元之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实现求学愿望。

Image

会宁历史悠久,文化丰厚。虽然经济较落后,但是教育相当发达,会宁学子学习刻苦、努力,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山沟,走出穷乡,家长再苦再累也从不抱怨。所以,会宁的教育被誉为“三驾马车”之一,对会宁教育遗产进行开发考究,有利于弘扬会宁地区特有的地方文化以及向全国介绍及推广刻苦、努力学习的精神;也能宣传会宁文化,增强会宁学子及家长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的责任心,为会宁美好的明天尽自己的力量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