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恩如何带来更加稳定的自控力

 小播读书 2023-06-03 发布于广东

康德说:自律即自由。

自律的对立面是他律,自律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而我们之所以赞扬自律,因为自律意味着我们对自我意志的掌控力。

我们不会轻易被外在的环境和自身的欲望所诱惑。

自律需要强大的自控能力和意志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长期保持自律和自控。

自律地看了一会书,于是就奖励自己刷一会剧;

我们跟朋友吃了一顿大餐,然后告诉自己没关系明天会自律地健身。

我常常很难做到长期自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律其实是对意志力的消耗。

这种消耗来自于我们会反复对比权衡“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体验和回报。

从而做出对抗当下及时享乐的欲望,这种对抗和冲突,不仅会带来意志力的消耗,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纠结甚至焦虑。

不管是自律还是自控,我们都只关注到了“自己”,我们的大脑在反复权衡自己,现在享乐和未来收益之间的关系。

但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在于,只有“我”的存在,而没有其他人。

而相较于用意志力来驱动自控和自律,还有三种方式可以带来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自控力。

这就是《情绪:为什么情绪比认知更重要》的作者提出的:感恩、同情和自豪。

相较于用意志力去压制本能,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欲望,感恩、同情、自豪实际上是跳出了自我的视角,从群体视角看到自我,通过满足自我群体依恋的欲望,来获得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自控力。

这三种情绪并没有刻意运用意志力去克制自己的欲望,它不是自我对抗,而是自我合作。

相较于用意志力来获得自控和自律,感恩、同情和自豪实际上是通过“责任”来获得自控和自律,意志力会带来自我消耗,甚至焦虑,当然也会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但感恩、同情和自豪也会获得因为帮助了他人和未来的自己,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而且后者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意志力、自律、自控我们只看到了“我”,而感恩、同情自豪,让自己看到了“我们”,这是一种视角的切换,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这三种方式,首先看看感恩。

我们理解“感恩”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感恩是对过去他人给予帮助的感激之情。

但作者告诉我们,感恩也是一种重要的情绪能力,感恩不仅关乎过去,也关乎未来。

感受到他人在自己身上投资时,我们会心怀感恩,于是日后会更愿意报答这份恩情。

心理学家将感恩之心称之为人类的:道德记忆。因为它不会让你遗忘自己欠别人什么,从而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做出回报,感恩会督促我们抗拒即时收益,或是转移注意力,以建立或维持长期的互惠关系。

所以,感恩是一种主动的、关乎未来而不是过去的情绪。

前面我们介绍了三种产生自控力的方式。

一种是意志力、一种是转移注意力、一种是重新评估,而感恩就属于第二种,通过意志力带来自控力的方式,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自我内部,而感恩这种情绪,让我们把注意力关注到与其他人的关系中。

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表明,感恩可以让我们不再纠结于自我当下的得失,而把关注点转移到未来的回报,以及和他人的关系上,这让我们会产生更持续稳定的自控力,而且这种自控力并不会消耗内在的意志力和心理能量。

同时,感恩其实激发了我们的“责任”意识,产生一种基于群体视角的行为动机。

通过责任驱动行为,我们在回报他们的帮助过程中,实际上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这种视角的转换是非常有价值的,哲学家加缪说:幸福不是一切,人还有责任。

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人生的幸福和意义,那么他可能失去真正的生活。

当我们只关注自身的幸福和意义的时候,我们其实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其用个人的幸福来驱动自己的行为,可以用“责任”来驱动自己的行为,也可以带来自控力,并减少拖延。

比如告诉小朋友,他今天的作业,明天老师会作为范本,去帮助其他人不会做的同学,他会更有动力完成作业,同时他作者不再是痛苦的,还可能很乐意,因为他知道了,他做作业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多一种帮助其他同学的“责任”。

所以,当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幸福、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的时候,你可以跳出这种思维框架,想想加缪这句话:幸福不是一切,人还有责任。

当然,感恩是一种可以培养的情绪能力,有意识地回顾,甚至记录下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和事,这有利于我们心怀感恩,并对未来的自己和他人做出积极的行为。既感恩他人,也帮助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