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郊登科后赋《游子吟》,颂母爱,抒赤子反哺之情〔193〕

 历史典故漫话 2023-06-04 发布于安徽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春风得意,2、走马观花,3、寸草春晖。

语义:孟郊《登科后》诗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后来从中演化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俩成语:

1、春风得意,原为诗人登科后,在春风轻拂中,骑马游街展风采时,表现的神采飞扬的得意神态、心花怒放的得意心情,现多形容事情如愿以偿,心情舒畅,也形容得意扬扬的样子;

  孟郊画像

2、走马观花,原为诗人登科后,骑在奔跑的马上游街看花时,表现的春风得意神态与愉快心情,现比喻匆忙地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或粗浅地不深入细致地调查参观。

孟郊登科入仕后,写的《游子吟》中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后来浓缩为“寸草春晖”成语:

3、寸草春晖,诗人以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晖的沐浴之恩,比喻子女即使竭尽心意,也报答不尽慈母的养育之恩,歌颂慈母无私奉献的人性之美,抒发赤子知恩图报的反哺之情。

出处:1、《新、旧唐书·孟郊传》;2、《孟东野诗集》。

参资:古诗文网《登科后、游子吟赏析》。

二、进士及第后,赋《登科后》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浙江德清〕人,唐代著名诗人。

他出身基层官吏之家,父亲孟庭玢任昆山县尉。他出生后,盛唐已逝,十岁时,父亲又去世。母亲携他兄弟仨,孤儿寡母的,原本清贫的家庭,日子就更加艰难了。他是家中老大,小小的年纪,不得不勉为其难,全力协助母亲,苦苦支撑起破碎的家庭。

他自小聪慧,受父母启蒙,读诗学文,进步很快。失去父怙后,他则更加勤奋,并在指导俩弟中,教学相长,十几岁便颇有诗名。在武康,小孟郊巧对钦差故事流传至今。故事说,这天钦差来武康视察,看到小孟郊身着绿衣,神采奕奕的看着他,就笑嘻嘻地说:“小小青蛙穿绿衣”,未想到他接口对上:“大大螃蟹着红袍”。后来,他又以“大大老鼠偷皇粮”,对“小小猫儿吃民食”,给大人以启发,推动了巡行检查,受到钦差表扬。

清贫的生活,家庭的重担,磨砺了他,也教育了他,他吃苦耐劳,带着俩弟,紧跟母亲,苦磨苦挨,闯关过坎,艰难度日。在母亲教导下,他立志走科考道路,来改变人生命运。

科考,可是一条千万人争过的独木桥,偌大帝国每两、三年才科考一次,一次才录取2、30人,考上进士,谈何容易!他又要持家,又要扶持俩弟,尽管非常刻苦,“一生空吟诗,不觉白了头”,直到德宗贞元7年〔751年〕,他41岁了,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拿到科考的入场券。

于是,他尊母之命,千里迢迢,进京应试。贞元8年,他无背景、无名声,寂然下第。第二年,再试再下第。这时在京城,他结识了韩愈,得到韩愈的推崇,才诗名大振。

他家境不富裕,多年来又苦读寒窗,没挣钱养家,就更加贫寒了,“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还有在堂老母,劳累了一生,如今年迈体弱,仍跟着受罪,这让他情何堪?“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他灰心丧气极了。

贞元12年,在老母的敦促下,他又一次踏上进京路。这一次,他时来运转,进士及第了!

命运之神的眷顾,他没像范进中举,喜极而疯,但也春风得意,欣喜若狂。他神采飞扬,心花怒放,奋臂挥毫,描写自己得意神态,抒发自己得意心情,酣畅淋漓,惟妙惟肖,佳句连连,成语叠出,赋得《登科后》,全诗为: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三、《登科后》赏析

《登科后》,七言绝句,全诗意为:

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值一提,

今朝及第令人神采飞扬心花怒放。

迎着浩荡春风我得意地策马奔驰,

不觉之中,一天就看完长安如花的繁华。

开头两句,诗人运用对比写法,叙说今朝登科,金榜题名,他已经从苦海中超度出来了,过去落第造成的生活困顿与心绪不安,统统风吹云散,不值一提了,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心花怒放,登上了欢乐的顶峰。今昔对比,极言欢畅,为后联铺垫。

唐制科举,头年秋试,来春发榜。届时,春风轻拂,百花怒放,朝廷曲江设宴,新进士宴集同年,然后披红挂彩,骑着高头骏马,游行大街展示风采,最后大雁塔题名留念。此时,万人空巷,举城哄动,公卿工商、红男绿女,沿街欢呼、抛花献彩,而新进士则“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

于是,接着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以充满情趣的笔调,活灵活现的语言,描绘自己迎着骀荡的春风,得意扬扬地扬鞭策马,在鲜花烂漫的长安大街上,自由自在地奔驰。此时,诗人心花怒放,神采飞扬,精神倍感爽快,不仅觉得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前途平阔,而且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偌大一座长安城,繁华似锦,春花满城,也被他—日就看尽了。诗人笔随心意,绘情绘景,绘形绘神,惟妙惟肖地描绘自己龙腾虎跃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春风得意之情。

诗中春风骀荡、马上看花,为当时实情,但长安车马穿梭、行人如织、游人争观,是不能策马疾驰的,此处,诗人运用夸张写法,突出自己感觉上的“放荡”、心情上的“得意”。 同时,偌大长安,春花无数,美女如云,也不可能“一日看尽”,诗人这么写,也是用夸张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与自豪之情。再者,诗中的“得意、春风、花”,是实指,也为双关语:“得意”是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登科及第之事;“春风”是指自然风,还有象征皇恩浩荡的意思;所谓“花”,是实指春花,也比喻长安如云的美女,可供“得意”新进士择偶的无主名“花“。

  春风得意 走马观花画

《登科后》诗,语言生动,笔调清新,节奏轻快,气韵飞扬,诗意风流蕴藉,情趣别致浪漫,后联出神入化,美如春花,又化为两个常用成语,活在大众的口头上。

四、仕途侍母,赋《游子吟》

孟郊登科后,随即东归,告慰母亲。

唐制,进士及第,只是有了入仕资格,还须参加吏部诠选后,才以皇帝名义授予官职。贞元16年〔800年〕,孟郊50岁,又奉母命赴洛阳诠选,授官溧阳县尉。

诗人家境贫寒,又命途多舛,年纪半百了,才得官登仕,而家庭则全靠着母亲。他敬母甚孝,又心存感恩,赴任之后,就将老母接到任所,侍奉左右。面对慈祥的老母,回想起几次赴京赶考,老母都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他缝衣备装的情景,他深感母爱的伟大,情不自禁,挥笔赋成《游子吟》,全诗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封面画

这首五言古诗,语言通俗朴素,诗情亲切动人,全诗意为: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要远行的儿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地密密缝缀,

生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

就能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情?

开篇四句诗,描写母爱的人性之美,塑造慈祥感人的母亲形象。

首先,用白描手法,从“线、衣”两意象入手,描写母亲缝制衣服的场景,表达“慈母、游子”之间的相依为命、骨肉情深关系。

接着,描写慈母为游子“密密缝”衣的行为、与担心游子“迟迟归”家的心理,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朴素自然,亲切生动,揭示母亲对子女的深挚慈爱,以及无私的养育恩情,进一步深化母子间的骨肉关系,从而塑造了一位慈祥感人的母亲形象。

  寸草春晖条幅

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讴歌母爱,抒发报答母恩的赤子之情。

诗人先以“寸草春晖”起兴,再以之比喻:儿女就是区区的“寸草”,母爱就是温暖的“春晖”,然后又用反诘强调:寸草的微弱心意报答不了春晖的沐浴之恩,儿女又怎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于万一呢?从而,直抒了胸臆:礼赞母爱,讴歌母恩,抒发热爱母亲、报答母恩的赤子之情。诗情真挚,诗味醇厚,诗句优美,千古名言。

总之,《游子吟》立意高远,主题永恒,诗人怀着深沉的真情实感,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运用细节与心理描写,以朴素明丽的语言,艺术地再现母爱的人性之美,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讴歌无私奉献的慈母之恩,抒发反哺报恩的赤子之情,歌颂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又诗情真挚浓烈,诗味蕴藉醇厚,脍炙人口,传颂千年,赢得了一代代人强烈

的感情共鸣。

  香港评《游子吟》为唐诗榜首漫画

于是,孟郊的这首诗,理所当然,古代入选蒙书《唐诗三百首》,现代入选中小学《语文》,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香港曾在1992年举办“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活动,民意测验结果,孟郊的《游子吟》名列榜首。接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又向全世界推荐这首诗,建议各国都把它作为中小学生必修课。

五、孟郊是著名诗人,有“郊瘦诗囚”之称

宣州是孟郊多年向往的地方,他赴任该州溧阳县后,曾遍游各地名胜,与地方文人也多有唱和。他放纵山水,寄情于诗,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薪,生活也受到影响。贞元末年,他辞职离任。

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使相郑余庆任孟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元和9年〔814年〕,又升为兴元军参军、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前往上任,结果中途暴病,在河南阌乡去世,享寿64岁。文坛泰斗韩愈为撰墓志铭,国子司业张藉赠私谥“贞曜先生”,哀荣甚隆。

  武康孟郊公园里的孟郊塑像

孟郊是著名诗人,他家庭寒苦,命途坎坷,诗多寒苦之音,感伤不幸遭遇,用字避俗,追求险奇,长于五古,有“郊瘦、诗囚”之称。著作有《孟东野诗集》10卷,存诗500多首,代表作《游子吟》、《登科后》。陈存选2023、06、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