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帝陵墓盗掘事件:南宋灭亡之后,盗墓贼在临安皇陵的饕餮之宴

 昵称vUWeivtn 2023-06-04 发布于陕西

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也是元朝的至元十三年,当时正值中国传统的春节,但临安城的皇宫之内却是冷冷清清,所有人都是面色凝重。

正月初四朝会,坐殿垂帘的谢太后发现大殿里的文武百官比平常少了很多,一问才知道,同签书枢密院事黄镛、参知政事陈文龙等宰职大臣,全都已经携带家口逃离了临安。

而在两个月前,作为朝天宫官员的起居舍人曾唯、礼部侍郎陈景行,以及权礼部尚书王应麟几位大臣,纷纷弃官出逃,甚至就连当时的左丞相留梦炎,也脚底抹油提前逃跑了。

此时,元朝统帅伯颜率领着元朝大军已经到达了无锡,用不了几天时间,肯定就要打到临安了。

现如今,坐殿的当朝太后是宋理宗(赵昀)的皇后(谢道清),她还依稀记得自己的丈夫宋理宗晚年一直都生活在蒙古军队入侵的梦魇中,直到理宗皇帝病逝之际,也时时刻刻身处于蒙古军队即将攻入的恐惧当中。

在此之后,谢太后的儿子宋度宗(赵禥)哆哆嗦嗦地当了十年的皇帝,实际上最后也是在恐惧当中去世的。

自从先前的宰相贾似道在丁家洲溃败以来,每隔几天就会有宋国城池失守的消息传来,如今自己的小孙子赵㬎(xiǎn)才刚刚继位,眼见宋朝的江山即将断送在自己和小孙子的手里,谢太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等待判决”的南宋朝廷

在南宋与元军之间进行的“丁家洲之战”中,贾似道率领的十三万宋军最终全部报销了,长江水道自此门户洞开,而南宋沿江的那些州郡也溃不成军。

包括建康都统制徐旺荣、镇江都统制石祖忠、江阴军通判李世修、知平江府潜说友等人,全都相继向元军投降,最后就连宋朝大将夏贵也投降元朝了。

直至此时,如此多江南城市的守城主将们或降或跑,只剩下常州军民苦战不屈。

最后,常州城破,举城百姓纷纷遭到元军的屠戮,整个常州城只有七人幸免于难。

议和失败,已是穷途末路

到了德祐二年元宵节的这一天,临安城中稀稀疏疏地亮起了一些灯火,此时的城外,元朝大军已经兵临城下,杭州的百姓自然没有心思过节了。

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南宋著名词人汪元量,当时就曾这样描写了宋朝在临安城的最后一个元宵节——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宋·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

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

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我们从这首词中可以想见,从前元宵盛会的“万点灯火”,如今就只剩下“画楼哀角”了,唯有钱塘江水如故。

过了元宵节,南宋派去元营进行议和的使臣也回来了。

当时,使臣面见伯颜的时候就低三下四地表示:宋朝愿意向大元俯首称臣,每年贡银二十五万两、帛二十五万匹。

结果,却被伯颜一口拒绝。

使臣跪地苦苦哀求,一再表示:宋朝愿意当侄孙。

然而,伯颜依旧不许。

当时,临危受命被临时委任为枢密使的文天祥也曾去到元朝的军营进行和谈,结果就被扣押在了大元的军营之内。

到了一月十八号,元军距离临安城只有十五里地了,临安城内也因此人心惶惶。

无奈之余,谢太后只得让使者带着历朝皇帝用过的玉玺,连同宋朝的降表一起送到了元军大营。

与此同时,谢太后还下令守城军士打开临安城大门,相当于正式投降了。

宗室皇族被押北上

二月初四这一天,才刚刚六岁的宋恭帝(赵㬎)迈着稚嫩的步伐,带领着剩下还没逃跑的南宋大臣去往祥曦殿集体下拜,也就是向着元朝大都的方向拜表称臣。

而后,文武百官又聚集在一起,来到了城外的元朝军营,表示投降。

八天之后,元朝大将阿塔海带来了元朝皇帝忽必烈的诏书,其中还有“免系颈牵羊”的语句。

为此,谢太后当时就哭着对小皇帝说:“天子圣恩,你应该拜谢!”

乍一看上去,忽必烈在诏书中的语气比较温和,也免去了小皇帝受到那种极具侮辱性的礼节。

毕竟,先前北宋的徽钦二帝被金国俘虏之后,受到的那种侮辱大了去了。

由此,谢太后的一颗心也算落了地:就算是亡国,自己和孙子也不会像当年的宋徽宗和宋钦宗那样,落下个凄惨的结局。

投降礼完成之后的第二天,元军就把小皇帝、全太后、芮王、沂王,包括宋度宗的母亲黄氏,以及很多宋朝高官和太学诸生一并押往大都,由于谢太后当时身患重病,因此暂缓押送。

同时,象征南宋皇权的卤簿、冠服,包括金银、珍宝等,也都被装上了一辆辆大车,一同运往元大都。

那时候,著名的音乐家和词人汪元量当时是以宫廷琴师身份随行的,因此在路上他写下了很多具有诗史意味的诗作,非常令人感慨。

一路之上,各地的南宋遗民看到北上赵宋皇家的那些人,都忍不住跪在路边哀号痛哭,好在元军并没有因此而大肆杀人,只是呵斥那些南宋百姓赶紧离开。

宋皇赴元宴,受封瀛国公

三月二十四号,宋恭帝一行人到达了元朝的大都,短暂停留了一阵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被押送着前往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在上都,元朝皇帝忽必烈还特意大设“诈马宴”,隆重庆祝宋国降人前来朝拜自己。

宴会之上,宋朝小皇帝和他属下的官吏还被允许穿着从前的官服出席,当然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穿着宋朝的服饰露面了。

从汪元量的诗歌内容看来,这些宋朝君臣的命运在当时看上去还算不错:皇帝初开第一筵,天颜问劳思绵绵。大元皇后同茶饭,宴罢归来月满天。

可见,当时的气氛应该还是很融洽的,没有任何对宋朝君臣的侮辱与呵斥,待遇上还算可以。

由于在朝拜仪式当中,宋朝君臣表现得非常温顺,给忽必烈留下的印象还挺好,因此他当时也非常满意,于是就下诏把宋恭帝封为“瀛国公”。

到了八月,先前因病滞留在临安的谢太后一行人也抵达了上都,她也被忽必烈封为“寿春郡夫人”。

当然了,在赵宋王朝北行的这些人中也有个别坚贞之人,其中就有已经到达上都的赵宋皇室妇女安康朱夫人和安定陈才人,以及她们各自的侍女。

不堪亡国之痛的她们在焚香沐浴之后,摘下了各自的抹胸,纷纷上吊自杀了。

得知此事之后,忽必烈大怒至极,马上命人将她们(四个人)的头颅斩下,悬挂在全太后居住的寓所,以示惩戒。

在此之后,那些随行而来的南宋宗室、妇女,包括官吏们,全都消失在了历史的深处。

当然了,这些人并没有被元朝集体屠戮,只不过被大元朝廷“妥善安置”到了各地而已,后来就没有关于他们的记载了。

盗墓贼在临安皇陵的饕餮之宴

元军占领临安之后,并没有大肆地屠城杀人,但昔日繁华的都城还是迎来了浩劫,皇宫大殿很快就倾颓毁坏了,尤其是南宋那些皇帝的皇陵,遭到了特别严重的故意毁坏。

“南宋六陵”是指埋葬着高宗皇帝的永思陵、孝宗皇帝的永阜陵、光宗皇帝的永崇陵、宁宗皇帝的永茂陵、理宗皇帝的永穆陵、度宗皇帝的永绍陵。

除此以外,还包括众多皇后、嫔妃的陵墓。

所以说,整个南宋六陵陵区超过一百多座的陵和墓,也是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皇陵。

当年,宋高宗(赵构)逃亡到杭州之后,就把杭州视为临时的安息之所,他希望有朝一日还能还都,回到他们在河南巩县的祖陵,因此当时就把这个山陵命名为“攒宫山”,就和把杭州当作临安一样,相当于都是临时陵墓的意思。

宋理宗的永穆陵再向北就是宋徽宗的陵墓,自从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掳掠到五国城死去之后,南宋和金国之间就达成了“绍兴和议”,因此宋徽宗的骸骨就被送回了南宋,埋葬在了南宋六陵中。

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也就是南宋亡国的转年,有一个名叫杨髡(kūn),又叫杨琏真迦的胡僧,他被元朝任命为“江南释教都总统”,负责掌管着江南大地的整个佛教事务。

正是这个杨琏真迦,一手导演了骇人听闻的南帝陵墓盗掘事件。

大家如果看过南宋遗民周密写的《葵辛杂识》,以及陶宗仪写的《辍耕录》就可以发现,当中都有杨琏真迦盗掘陵墓的详细记载。

当时,杨琏真迦率领着手下徒众以及兵士们来到了攒宫山,准备挖掘陵墓,而南宋驻守当地的守陵官罗铣当时还没有逃跑,所以就据理力争,但胡僧杨琏真迦手下人多势众,因此就将罗铣一把推开,而后就开始大肆挖掘。

面对众人对陵墓的胡乱挖掘,罗铣在一边急得号啕大哭,可自己势单力薄阻止不了,于是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这群强盗在自己面前盗墓。

杨琏真迦先是派人把宁宗皇帝、杨皇后、理宗皇帝和度宗皇帝的四座陵墓深入挖掘,将地宫刨开之后就开始到处搜罗宝物。

在这四陵当中,又以宋理宗的永穆陵里埋的宝物最多,当那些盗墓贼开启棺椁之时,忽然间一股白气冲天,他们发现棺中理宗皇帝的尸首面色如生,躺在那里跟活人差不多。

原来都是因为宋理宗死了之后,宋朝的太医曾在他的身体里灌注了水银,因此才使得理宗皇帝的尸体可以长时间地不腐烂。

为此,这帮盗墓贼就把宋理宗的尸体倒悬在树上,先让水银流出来,接着又把理宗皇帝的脑袋给砍了下来,并挖取了含在他口中的夜明珠。

当时,西域有一种风俗:认为帝王骷髅可以厌胜致富。

于是,杨琏真迦就把宋理宗的头颅派人蒸煮之后,又在上面镶银、涂漆,把它做成了酒器,号称“骷髅碗”,他还时不时地端着用理宗皇帝脑袋制成的骷髅碗饮酒作乐。

几个月之后,杨琏真迦一众人又来到了南宋六陵,把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等帝王的陵墓一一挖开,肆意盗掘。

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深入盗掘之后,杨琏真迦在南宋六陵的地底下确实也挖到了不少的稀世珍宝,其中就包括: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玉色藤丝盘、鱼影琼扇柄、马乌玉笔箱、真珠戏马鞍、交加白齿梳……

根据《元史》记载:杨琏真迦在南宋六陵总共挖掘了一百零一座陵墓。

可以说,这位胡僧绝对算得上宋元时期,中国的第一大盗墓贼。

建塔毁风水,遗民抗暴行

杨琏真迦不仅把南宋六陵给盗掘遍了,而且还派手下人在临安城的皇宫上面修建了一座镇南塔。

而后,他又把从南宋六陵中挖出的皇帝与后妃的尸骨集体混合在一起,还在里面掺进了牛和马的枯骨,再将这些尸骨一同埋在镇南塔下。

紧接着,杨琏真迦还在南宋皇宫大内的垂拱殿、芙蓉殿、和宁门、延和殿,包括福宁殿的原址上,又命人盖了几座寺庙,并且命名为报国寺、兴元寺、般若寺、仙林寺、尊胜寺,以此来破坏南宋的皇城风水。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宋国皇族永世不得翻身。

一直到元朝末年,张士诚的起义军占领杭州之后,才派出士兵将镇南塔给拆毁了。

大家要知道,宋朝人一直非常讲究风水堪舆,因此胡僧杨琏真迦才会去故意盗挖宋朝的皇陵,他就是要从根本上损毁宋朝的龙脉,掘断宋朝的根基。

此消息传出之后,杨琏真迦盗挖南宋六陵的暴行,也激起了宋朝遗民的强烈愤慨,以至于当时广西、广东、浙江、江西、四川等地,那些不甘亡国的宋朝遗民愤愤举起了抗元的大旗,到处起义。

南宋六陵被盗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元上都,当时被软禁的谢太后(宋理宗的皇后,宋度宗的生母)得知自己丈夫和儿子的墓葬同时被盗,她的悲痛之情我们可以想见。

但是,此时的谢太后已经身为囚徒,因此在悲痛之余,她也不敢大声哭泣,只能在夜里无人之时偷偷流泪而已。

最可悲的还是要算宋徽宗(赵佶),当年他身死五国城,金国人送回到南宋的却只是一截枯木,但无论如何,他当时也算是魂归故里了。

岂料想,又过了百十来年,宋徽宗这个孤魂又被人刨了出来,再次遭到了一番蹂躏和凌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