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这次笔者写到的一个艺人,怀着比较复杂的心情,这是怎么了呢?犹如徒步中发现了一个巨大宝藏,此时的心情肯定是怕别人知道,好让自己一个人独享。陈君震就是这么一个有着超凡的艺术功底,由于不擅交际,却默默无闻的艺人;由此,他的工艺也对应着与实力不相符的相对低价。相对低价与加工速度,成了知他懂他的人能独享的、可持续的财富挖掘机,在如今的市场可说尤其难得。笔者知道此篇文章一出,陈君震必然走向人们的视野,他的工价也只需要名气出来后,就能补弥以前落下的,而加工的排队队伍也将更长。但无论如何,个人的些许损失,与他人本该出名却一生压抑的代价相比,少得太多太多。 陈君震在福州没啥名气,却不影响他的“香气”外溢到上海,应了一句“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能身在山中不知山的缘故吧,福州近得可贴身的距离,他的工艺没能得到十足的重视。在一些熠熠生辉的薄意高手名单中,陈君震的名字没能时常出现在其中,对于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业界的一个缺憾吧。 原先笔者也并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上海石友草原发了一件薄意作品给笔者看,好的工艺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的心情舒畅,然而这样的风格没能在脑海中生出一个具体的姓名来。草原说,这件作品是由一个叫作陈君震的艺人创作,小小的一个印章后来以六位数的价格成交。当笔者表示不知有这么一号人物后,草原显得很惊讶,因为在上海石友界对他的评价相当高。 笔者与中青年艺人来往比较频繁,所发的工艺少有称心之处,资深级石友海哥常有批评,他说发了这么多工,有没试过陈君震的。海哥的话刚好触到点子上了,与草原之前的看法,二者火力一交叉,促使了此后与陈的频繁联系。 (此件岩晶芙蓉,仅边角一条小裂,一般人都会磨掉可成正章,用于刻印钮。笔者与石友沟通后决定直接刻薄意,体现其素雅气质。岩晶芙蓉由福州话翻译过来,就是硬杂岩取肉的石头,肉质坚硬细密,可保不会褪色与不现裂格。) 经过几次观察,发现他的作品最主要特征是,具有“飘出来”的视觉效果,这一切来源他心中的那把刀。他的刀能转动生风,调拨了树的生长,促成了花的绽放;多情时,婉转处,几只蝴蝶气韵形成。非是万物自发生长,而是心在其中起着作用,各种气息凝结在一起,就是手中挥动的那把刀。思维枯竭时,一念飞思到梨园深处,回神时已是一树梨花现于面前。花的温馨,岂能没有男人的坚强的心守护。于是意念转为坚强时,又是寥寥几刀就呈立体的一堆磐石。 (君震整好章后,画了玉兰的笔稿,隐然已现精品的身影。) 当初的几个作品,发给某拍卖公司的老总看时,后者也是极为惊艳,薄意界还有这么一号人物?最后,他吩咐再发几件看看他的稳定性如何。可薄意偏偏又是发挥极为稳定的一个题材,后来所投入的几个作品一件优于一件。某电商老总看了他的作品后,这个薄意的效果风格有点像林文举,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潜力的艺人。 (作品终于刻出来了,引得一片喝采!) 前面投入的几个作品,因成本不太高,各个均是名花有主了。笔者与业内几个石友聊到他时,颇是为他有着与工艺不匹配的不知名,而感到忿忿不平。他的主要问题,还是人过于木讷,不爱交际,导致了他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如果他的所有实力,在一个耀眼的光环下,此时必是另外一番情形了。这种光环无非是把他导入一个师级人物名下,在名师的指导、帮助下,将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由一流磨光师莫名打磨,质感与美感双现!) 陈君震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神情极为坦然,他认为他的性格决定了现状,逆着性格行事是件极为难过的事。他现在的收入完全够一家人开支有余,最大的快乐是徜徉在工艺的海洋中,除此之外,没有名气也不妨碍他的每天进步。 最后提及的就是他的作品没有落款,他认为自己现在工艺水平还不够,达不到落款的地步,等将来各项条件达到后,会考虑这一行为。 工好,没有名气?笔者相信千里马会有伯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