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不能看懂《我的团长我的团》,这是一个入门问题:你有魂儿吗?

 历来现实 2023-06-04 发布于北京

在众多抗日题材影视剧中,《我的团长我的团》一直都是争议比较大的一部电视剧。

喜欢它的人把它奉为抗日剧中的不二神作,反复观看之后仍然赞叹不已。

而不喜欢它的人,有的说它“神神叨叨”的,让人看不下去,还有的人认为这部剧故弄玄虚,让人实在看不懂。

相比于其他以激爽欢乐的抗日剧而言,《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剧情上确实有点晦涩难懂,不静下心来品味,确实有点难懂。

这部电视剧到底晦涩在哪里?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开篇第一集,孟烦了向郝兽医提出了一个,百年前先烈们就已经在大声呼喊,而我们大多数人至今仍无法回答的问题:

你有魂吗?

尽管在如今这个时代,问一个人有没有魂,多少有点“无病呻吟”的嫌疑。可是回到《我的团长我的团》故事设定的1941年,这却是一个十分严肃且紧迫的问题。

小小的岛国日本,领土少于我们几十倍,人口少于我们十几倍,却能够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横行无忌,打得我们一败再败,一退再退。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专家学者们要么解释为当时我们的武器装备落后;要么就是说当时的国民素质不行,“汉奸”太多导致的。

而《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电视剧,却提出了除了这两种说法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当时我们之所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一败再败,是因为:

我们集体失了“魂”。

这里所说的“魂”,既不是某种必胜的信念,也不是大家通常理解不怕死不怕苦,而是作为一个人,某种最基本的特质。

看看《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那些主角们吧。

孟烦了是自愿弃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北京学生。

林译是位一心为父报仇,参加过军官团的上海高材生。

郝兽医是因为照顾伤兵,被自愿加入溃兵队伍的西安乡土医生。

康丫是运输队准尉副排长,某个山西土财主会开汽车的儿子。

要麻、迷龙、李乌拉、不辣、蛇屁股、豆饼等人,也同样都是久经沙场,在死人堆里爬出来过数次的老兵。

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在抗日战争中都是跟着自己的部队,一败再败,一逃再逃。

几乎退无可退的他们,选择在云南的小镇禅达,宁愿跟自己怄气怄到身心俱疲,面目狰狞,却还是不肯离开。

他们是为了什么?

在那个年代,孟烦了粗通英语,康丫会开汽车,郝兽医会看病。要麻、不辣、蛇屁股、豆饼等人虽然没有特殊技能,但却都是杀过人,在环境恶劣的战场上仍然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只有一个裤衩仍然敢抢枪反击的狠人。

这些人只要离开禅达的溃兵收容站,他们不管是落草为寇,还是去给大户人家看家护院,都能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

他们坚持守在那个,连最基本的吃都得自己解决的溃兵收容站,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想赢。

一个国家有如此多的渴望胜利,又愿意为这胜利舍生忘死的人,你能说这个国家的人民素质低吗?

长期以来专家们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抗日时期我国有多少多少汉奸,有多少多少顺民。可是遍观二战时的欧洲战场,法国、丹麦等国,投降德国人之后,哪一个不是举国皆顺民?

法国人投降之前把完好无损的军舰炸掉,我们的专家都能赞不绝口。

可是四亿人口的我国,为抗战死难3500余万人,老百姓的素质却仍然被他们公开大加贬损。

我们还要死多少人才能让专家觉得,那个时代的老百姓配当他们口中的“中国人”?

而在武器装备方面,虞啸卿从一出场就展示了捷克式轻机枪、汤姆逊机关枪、中正式步枪等武器,还特别强调这些武器都比日式武器“强多了”。

尽管我们的飞机坦克装甲车没有日本人多,武器装备也确实比日本人落后,可是如果人数加上本土作战的优势,我们也不至于拉出去不能打。

为什么当时我们一败再败,一退再退?

《我的团长我的团》给出的解释是,那时的我们,“失了魂”。

这部电视剧中的主角跟其他抗日剧主角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不但衣着破旧如叫花子一般,甚至就连人品都非常可疑。

孟烦了是一个心理阴暗,对谁都不信任的滑头。

要麻和不辣是喜欢制造骚乱,趁火打劫的混混。

迷龙干脆就是一个恃强凌弱,独霸一方的兵痞。

只有从来没有打过仗的阿译长官,略微符合其他抗日剧中主角的特质;他总是毫无理由地踌躇满志,莫名其妙地信心十足;一有机会就喊一两句光荣正确的口号,试图鼓励身边的人燃起斗志。

然而和其他抗日剧不同的是,这里不但没有人崇拜阿译,在别人的眼里,他甚至还是一个十足的笑话,大家明里暗里都把他当成一个傻子。

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习惯壮怀激烈,习惯光明正确。可是究竟有多少人在内心深处,真正地相信这些?

在阿译长官很合时宜却又堪称笑话的的大义凛然与孟烦了们随波逐流不择手段的挣扎求存之间;如果让我们做选择,我们又会选哪一种活法?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电视剧中,所谓“魂”,并不是我们从小就听了千百遍的夫子大义,而是一种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却又长期视而不见的东西。

在电视剧开始的第一幕,郝兽医提出收容站将要被整编,炮灰们将有可能会被送到缅甸去的时候,大家普遍的反应都是两个字:不信!

粤军老兵蛇屁股冷嘲热讽说,兽医脑袋烧糊涂了才会讲这种话。

而川军团的要麻直接掀了老底:缅甸?那是英国人帮忙,美国人出钱出枪,要啥子有啥子!轮得到你我这种后娘养的?

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小细节,却表明溃兵收容站里的这些百败溃兵虽然不一定有学问,也不一定很聪明,心里却十分清楚他们正在被欺压被利用;而且还是那种一边欺压利用你,还不忘一边骂你“烂泥扶不上墙”的利用。

这就是为什么满口伟大光荣正确的阿译,反而被所有人鄙夷不屑的原因。

明明大家都知道自己身在一个到处都是苍蝇蛆虫的粪坑里,甚至阿译自己心里也明白;可他还是固执地闭上眼睛,自欺欺人地告诉大家:这里环境多么美好,连空气里充满礼义廉耻的味道……

阿译虽然一直在重复着自己都不信的谎言,但他自欺的成分多于欺人,所以他这个角色分外让人觉得别扭;一方面他很多时候确实让人觉得讨厌,可是另一方又让不禁为他的孤独感到可怜。

一个人如果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全然不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

这种情况在西医看来叫做“精神分裂症”,而在中医看来就是“失魂症”。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遇到龙文章之前,炮灰团的所有人都很有很明显的“失魂”症状。

比如第一集的高潮部分,是李乌拉因为抢了迷龙的西瓜,被迷龙追打着从楼上直接扔到了楼下。

而与此同时,炮灰团的其他人在干什么呢?

他们一边怂恿迷龙暴揍李乌拉,一边趁乱哄抢了迷龙剩下的半个西瓜。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架秧子挑事儿,不顾廉耻地哄抢一点蝇头小利……

这样的他们,对得起自己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吗?

然而他们的经历证明,即使是他们之中最不起眼,年纪最小的豆饼,也足以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

只不过当他们为了伟大的抗战,付出了自己所有的一切之后,他们得到了什么?

即使是像远征军那样有武器,有野战医院,战死了能拿到抚恤金;这些一个军人该有的基本保障,对他们而言都是奢望。

政客和知识分子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经常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加高明,能够通过舆论和观念轻易地把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像炮灰团的那些人一样;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吃了这么大的亏,但他们心里却个个明白自己已经吃了亏。

为什么炮灰们会起哄架秧子让迷龙去打架?为什么他们会趁乱抢了迷龙的半个西瓜?

就是因为炮灰们知道自己吃了亏,却又不知道该去向谁讨回自己应得的,所以他们抓住每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去占一切可能占到的便宜。

这种便宜无所谓大小,只要能占到就好;大家心里都明白,即使有大的便宜,他们也根本占不到。

你说炮灰们算得上卑劣猥琐吗?当然算得上!

可当我们看清他们所处的环境之后,谁还有勇气去指责他们的卑劣猥琐?

在那个腐败无耻盛行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求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他们洁身自好?

这也是为这部电视剧有很大争议很大一个重要原因:这里的英雄太卑微,太猥琐,看着既不够激爽,也不够欢乐。

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它值得我们激爽和欢乐吗?

在长达十四年抵御外敌的岁月中,几乎每天都有国人死去,每年都有败仗在打。那明明是充满了苦难和屈辱的岁月,怎么就成我们心中激爽快乐的“光辉岁月”了?

混淆了过往和记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是为“失魂症”。

所以孟烦了的那一句:你有魂吗?

不管我们听不听得懂,都会感觉到分外刺耳。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魂,靠本能浑浑噩噩地活着固然是一种悲哀。

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魂呢?

什么是魂?

《我的团长我的团》透过龙文章之口,给出的答案是:“让事情成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大道至简。

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鸡汤,也不是什么能量,只是让事情成为它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这个道理古人称之为“知行合一”。

先贤们总结为“实事求是”。

用现在网友的话,就是“说人话,办人事儿。”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知道本来就很简单,“做到”才是真正的困难。

不懂这一点,真的很难看懂《我的团长我的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