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舟山行(上)

 冬歌文苑 2023-06-05 发布于北京

舟山行

心有故乡,人生才不会荒凉。在第二故乡舟山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多年,那些亲如姐妹的好友们让我格外思念。

十来年没回舟山了,五一节,全家利用这个长假一起回舟山。战友、同事们他们还好吗?印象中的大街小巷是否还是原来的模样?

短暂的三天,弹指一挥间。告别舟山的时候,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在回程的路上,思绪一直在逆行中……再次见到阔别多年的人和事,脑海里象放电影一样重现那一幕幕令人留恋和回味无穷的场面。

现如今外出旅游,驾车有导航,住宿也可提前在网上订房。儿子用手机订好酒店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发一了条信息“舟山,我们要回来了。”

消息刚发出去,微信通讯录中,白云后面露出暖阳的微信头像弹出一条信息:“什么时候到舟山?来时去定海港务码头的夜排档为你们接风。”我秒回:“你忙你的,我们行程不确定。”

定海港务码头有个特色大排档,以往在部队时,老乡或亲友来队,我们会在这个离住地很近的夜排档为他们接风洗尘,如今听到这个地方格外亲切!我知道这个白云后面有暖阳的头像是舟山好友小刘的,她当年在部队大院附近开了一家报亭,我每天上下班路过,总会进去买些驻地报纸或《读者》《知音》等杂志看,若有投稿也会去报亭查找一下有没小文上报。小刘和我兴趣相投,她对我这个会写“豆腐块”的军嫂特别关照,时间长了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你们订的酒店是哪家?”小刘又在微信中询问。

“我们订在离普陀山比较远的地方,现路上堵车不一定赶得到。”我给小刘发了酒店的定位并说明了行程路况。

“那家酒店刚装修好,我们单位有一个医生住附近, 五一节是旅游旺季, 舟山每次节假日期间宾馆都很贵的,以前在报亭的时候听出租车司机有说过。订好了就不要退, 旅游旺季难以订到……”车行至宁波通往舟山跨海大桥时,我贪恋地俯在车窗上观海景,小刘发了一大段的“微言”我都没空回复。看我发的定位已显示在金塘大桥上了,小刘又乐此不疲地在微信中介绍说:“这座从宁波到舟山跨海大桥,全桥长有21.029公里,你们第一次在甬舟高速上通行,看到的海景壮观吧……”“嗯,要不是海上有大雾,在伏季休渔期之前,应该会在海面上看到很多的渔船和出海训练的军舰。”我在心里想着。

得知我们订的酒店和定海港务码头比较远,小刘又发来微信说:“明天吃饭不去夜排挡了,就在你们定的酒店附近傅之坊酒楼。” 不愧是开过报亭的,对舟山小刘了解的比我多,所以我很放心她的安排。

舟山是一个海上花园式的岛城,据网上统计,今年五月一日至三日期间,舟山全域累计接待游客约205.5万。全市24家3A及以上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113.13万人次,这可能和众多善男信女去普陀山有关系。

到舟山后的第二天早上,小刘吩咐说:“今天先去定海街上逛逛,你们住的酒店对面有东海云廊也可以去逛逛,希望现在的舟山能给厦门客人留下好印象。”

东海云廊?我好奇地百度一下得知:原来云廊全长25公里,穿越“环抱定海湾”之“五山”——东山、长岗山、擂鼓山、镇鳌山、竹山,具有“兼山海之胜,融文化之美”之魅力,形成了“行于云廊,满目山海,满怀风情”的山海绝美之佳景。东海云廊于2022年底才全线惯通并对外开放的。

七点不到,酒店还没有供应早餐,我已迫不及待地催林先生一起去街上各骑一辆共享单车,然后从定海城东的洋岙往城西骑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东海云廊“五山”之一的竹山。

鸦片战争遗址公园也称竹山公园,是一所集纪念和休憩为一体的公园。同时也是鸦片战争时的古战场遗址。公元1840年7月5日,鸦片战争爆发,英军炮轰定海城。翌日城陷,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军五千八百名将士,与敌浴血奋战六昼夜,相继壮烈殉国。是役为中国近代史上抗击英军入侵的重要一仗。鸦片战争遗址公园正是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而建立。公园占地10余公顷,园内建有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三总兵”(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纪念广场、百将题碑、傲骨亭等及迁建的“三忠祠”和抗英阵亡将士墓群。公园还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站在竹山的山顶上,一种难以隔舍的故乡情,令我仰起头站在将士们的丰碑前,对英烈们肃然起敬……

从竹山公园回到酒店途经孝娘桥和海军环南招待所时,记忆中每天上下班路过这条路,看到的低矮民房和门店,早已被一幢幢高档的小区和购物商场替换了。而行道树旁边开着各种鲜艳的月季和干净如洗的街道,让我惊叹海岛花园名不虚传。

林先生和战友约好,早上去部队参观军史展览馆,我们就没再环游东海云廊的其它景点了。

到了约定时间,儿子开着租来的七人座车子直接停在部队门口时,林先生看到老战友已在门口等我们了,他习惯性地举起右手,和站岗的小兵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可小兵还礼后不予放行,此时老战友看到我们就小跑过来亲自迎接。

在军史馆讲解员的带队下,我们庄严地步入展览馆,坐在大厅观看了军史纪录片后,还去二楼参观了历年的海军发展史图片和各时期参战的纪念品及舰上武器装备… 

参观完军史展览馆,车子路过海军招待所,老战友建议我下车看一看当年在招待所上班过的地方。

记得2004年8月,我从招待所考入军工厂做财务时,写过一篇《再见,招待所》刊登在《人民海军》报上。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晨起与一家人一起爬竹山公园,到了山顶,我总喜欢向西眺望,在那军舰昂首的军港码头边,獭山招待所的十几幢临海家属楼,整齐地排列在樟树中,从山顶俯视下去,整个家属区就象世外桃源。在即将离开招待所时才发现,自己对这个'家’是如此的留恋……”如今站在招待所的操场上,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可这个迷恋军港的“家”,已变成我难得回来一次的故乡……

插图/作者

作家简介

陈红姐,网名迷恋军港,女,福建莆田人。爱好文学,曾在《人民海军》报《舟山日报》《湄洲日报》《厦门日报》《华文月刊》《海峡体育》《军嫂》等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随笔、散文和小说。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